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193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方的支撑板,还包括铰接于支撑板边沿的挡板、固定于支撑板底部的加固板、卡接于支撑板一侧的梯子和套接于支撑架底部的多个支脚;所述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两侧相固定;挡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能够将挡板垂直固定于支撑板上方的卡扣机构;梯子能够相对于支撑板上下翻转,并能水平插入支撑板与加固板之间的空隙内;每个支脚均能够伸缩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高,便于攀爬,施工快捷,支撑平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建筑施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是一种安全可靠、简捷高效的支撑装置,普遍采用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利用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并配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但是,目前的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建筑结构的支撑装置没有设置挡板,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可以手扶或者拦挡的东西,安全性较低;二是支撑装置没有设置扶梯,施工者难以进行攀爬,工作效率低,浪费了总体工程的时间;三是支撑架无法进行调节,在不平坦的地形下支撑装置难以摆放平稳,加大了施工的困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具有安全性高,便于攀爬,施工快捷,支撑平稳的优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方的支撑板,还包括铰接于支撑板边沿的挡板、固定于支撑板底部的加固板、卡接于支撑板一侧的梯子和套接于支撑架底部的多个支脚;所述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两侧相固定;挡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能够将挡板垂直固定于支撑板上方的卡扣机构;梯子能够相对于支撑板上下翻转,并能水平插入支撑板与加固板之间的空隙内;每个支脚均能够伸缩调节。上述卡扣机构包括拉钩、第一拉钩固定环和第二拉钩固定环;第一拉钩固定环固定于支撑板上端,第二拉钩固定环固定于挡板内侧;拉钩的一端与第一拉钩固定环活动连接,另一端扣接在第二拉钩固定环内。上述挡板的数量为三块,且分别设置于支撑板的三侧;每块挡板与支撑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卡扣机构。上述加固板有若干块,且各加固板之间平行等间距分布。上述支脚包括底板和中空套管;底板的形状为倒圆台,中空套管固定于底板的上方,支撑架的底部从上方可滑动地插入中空套管中;支撑架的底部沿纵向均匀开设有多对第一通孔,每对第一通孔水平对齐设置;中空套管上沿纵向均匀开设有多对第二通孔,每对第二通孔水平对齐设置;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配合插入插销相固定。上述梯子包括梯架、卡接机构和梯脚;梯架的上端左右对称地固定有一对卡接机构,每个卡接机构均包括连接柱和固定柱,梯架经连接柱与固定柱相固定,连接柱垂直于梯架平面向支撑板一侧延伸,固定柱平行于梯架平面沿水平方向延伸,梯架通过卡接机构均卡接于支撑板的一侧;梯架的下端左右对称地套接有一对梯脚,该梯脚能够伸缩调节。上述每个梯脚均包括可滑动地套设于梯架外部的外壳,梯架的底部沿纵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螺栓孔,外壳上沿纵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螺栓孔;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相互配合插入螺栓相固定。上述梯架包括两根扶杆以及相互平行地固定在这两根扶杆之间的多个踏板,每个踏板上端均铺设有第一橡胶板。上述支撑架包括多根立杆、横杆和斜杆;各立杆等间距地卡接于支撑板底部,每根立杆的下端分别套接一个支脚;各横杆分别水平地固定在相邻两根立杆之间,各斜杆分别倾斜地固定在相邻两根立杆之间。上述支撑板的上方铺设有第二橡胶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本技术揭示的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通过在支撑板边缘可翻转地设置挡板,便于搭建,可以用作扶手,也可以用于阻挡东西掉下来砸伤人,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在支撑板一侧卡接有梯子,使施工人员便于攀爬,减少了时间与体力的浪费;在不需要使用梯子时,将梯子采用嵌入式放置于支撑板下方,既便于安装,又节省了使用空间;在支撑架下端套设有多个支脚,在支撑装置所安放的地面不平坦时,通过调节各个支脚的高度使支撑装置达到平稳状态,避免了由于支撑装置不平稳而造成施工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高了支撑装置的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挡板与卡扣机构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1中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支脚与支撑架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架,11—第一通孔,12—立杆,13—横杆,14—斜杆,2—支撑板,21—第二橡胶板,3—挡板,4—加固板,5—梯子,51—梯架,511—第一螺栓孔,512—扶杆,513—踏板,514—第一橡胶板,52—卡接机构,521—连接柱,522—固定柱,53—梯脚,531—外壳,5311—第二螺栓孔,532—螺栓,6—支脚,61—底板,62—中空套管,63—第二通孔,64—插销,7—卡扣机构,71—拉钩,72—第一拉钩固定环,73—第二拉钩固定环,8—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1,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方的支撑板2,还包括铰接于支撑板边沿的挡板3、固定于支撑板底部的加固板4、卡接于支撑板一侧的梯子5和套接于支撑架底部的多个支脚6;加固板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2的两侧相固定,用于增加支撑板的稳固性,还可在梯子水平插入支撑板下方时用于放置梯子;挡板3通过合页8与支撑板2铰接,并能够相对于支撑板2上下翻转,挡板3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能够将挡板垂直固定于支撑板上方的卡扣机构7,施工者在支撑装置上作业时,挡板可用作扶手,也可以用于阻挡东西掉下支撑板砸伤人,增加了施工安全性;梯子5能够相对于支撑板2上下翻转,并能水平插入支撑板2与加固板4之间的空隙内,在不需要使用梯子时可将梯子收起,起到节省使用空间、便于安放梯子的作用;每个支脚6均能够伸缩调节,当支撑装置所安放的地面不平坦时,通过调节各个支脚的高度使支撑装置达到平稳状态。卡扣机构7包括拉钩71、第一拉钩固定环72和第二拉钩固定环73;第一拉钩固定环72固定于支撑板2上端,第二拉钩固定环73固定于挡板3内侧;拉钩71的一端与第一拉钩固定环72活动连接,另一端扣接在第二拉钩固定环73内,将拉钩从第二拉钩固定环内解开时,能够将挡板向支撑板外侧翻转,从而将挡板放下。挡板3的数量为三块,且分别设置于支撑板2的三侧;每块挡板3与支撑板2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卡扣机构7,用于增加挡板的稳固性。加固板4有若干块,且各加固板之间平行等间距地分布在支撑板的底部。支脚6包括底板61和中空套管62;底板61的形状为倒圆台,且由橡胶材料制成,采用该形状与材质的底板,可以增大底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本支撑装置更为平稳;中空套管62固定于底板61的上方,支撑架1的底部从上方可滑动地插入中空套管62中;支撑架1的底部沿纵向均匀开设有多对第一通孔11,每对第一通孔11水平对齐设置;中空套管62上沿纵向均匀开设有多对第二通孔63,每对第二通孔63水平对齐设置;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63相互配合水平插入插销64,插销64贯穿于支撑架1与中空套管62,使两者相固定。梯子5包括梯架51、卡接机构52和梯脚53;梯架51的上端左右对称地固定有一对卡接机构52,每个卡接机构52均包括连接柱521和固定柱522,梯架51经连接柱521与固定柱522相固定,连接柱521垂直于梯架平面向支撑板2一侧延伸,固定柱522平行于梯架平面沿水平方向延伸,梯架51通过卡接机构52卡接于支撑板的一侧,并可以相对于支撑板上下翻转;梯架51的下端左右对称地套接有一对梯脚53,该梯脚能够伸缩调节,当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方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于支撑板边沿的挡板、固定于支撑板底部的加固板、卡接于支撑板一侧的梯子和套接于支撑架底部的多个支脚;所述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两侧相固定;挡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能够将挡板垂直固定于支撑板上方的卡扣机构;梯子能够相对于支撑板上下翻转,并能水平插入支撑板与加固板之间的空隙内;每个支脚均能够伸缩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方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于支撑板边沿的挡板、固定于支撑板底部的加固板、卡接于支撑板一侧的梯子和套接于支撑架底部的多个支脚;所述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两侧相固定;挡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能够将挡板垂直固定于支撑板上方的卡扣机构;梯子能够相对于支撑板上下翻转,并能水平插入支撑板与加固板之间的空隙内;每个支脚均能够伸缩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包括拉钩、第一拉钩固定环和第二拉钩固定环;第一拉钩固定环固定于支撑板上端,第二拉钩固定环固定于挡板内侧;拉钩的一端与第一拉钩固定环活动连接,另一端扣接在第二拉钩固定环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三块,且分别设置于支撑板的三侧;每块挡板与支撑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卡扣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有若干块,且各加固板之间平行等间距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包括底板和中空套管;底板的形状为倒圆台,中空套管固定于底板的上方,支撑架的底部从上方可滑动地插入中空套管中;支撑架的底部沿纵向均匀开设有多对第一通孔,每对第一通孔水平对齐设置;中空套管上沿纵向均匀开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蛟胡凯杨渊莫正国唐明涛苗方辉陈庆福朱其零蓝祥毕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