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02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其结构包括桁架、受力柱、防滑板、固定板、底座、支架、受力板、挡杆、护拦、站立平台、升降台、连接板、副支架,桁架与受力柱相焊接,受力柱位于底座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当需要调节站立平台的高度的时候,启动旋转电机就会带动连接杆进行圆周运动,就会带动移动板进行左右移动过渡板也会随之进行左右移动,在活塞缸里不断进行活塞运动,将液压油不断的从储油箱中通过出油管经过单向阀后吸入到活塞缸中,再被压入到升降缸中将升降杆顶起,当需要下降高度的时候打开回油阀就能将高度降下来,可以快速的调节站立平台的高度,有效的降低了伸缩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属于建筑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10578698.9的一种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所述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建筑施工支架,用于建筑的施工;声屏障,与建筑施工支架连接,声屏障呈板状并遮盖建筑施工支架的一侧面,但是该现有技术施工平台升降不易,且升降的过程中噪音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以解决的现有技术施工平台升降不易,且升降的过程中噪音过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其结构包括桁架、受力柱、防滑板、固定板、底座、支架、受力板、挡杆、护拦、站立平台、升降台、连接板、副支架,所述桁架与受力柱相焊接,所述受力柱位于底座的下方,所述底座与支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与受力板相连接,所述受力板与连接板相贴合,所述连接板与升降台相连接,所述升降台的上方设有站立平台,所述护拦与挡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滑板的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受力柱与防滑板相焊接,所述连接板与副支架相贴合,所述升降台包括回油阀、储油箱、旋转电机、连接杆、中心杆、移动板、活塞缸、过渡板、单向阀、升降杆、升降缸、密封板、出油管、回油道,所述回油道与回油阀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储油箱的上方设有旋转电机,所述连接杆与中心杆相连接,所述移动板与过渡板相焊接,所述单向阀嵌入安装于出油管中,所述过渡板嵌入安装于活塞缸中,所述密封板与升降杆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护拦嵌入安装于站立平台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受力柱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与站立平台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护拦是直径为3CM,长为30CM的圆柱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护拦采用铝合金材质,重量轻硬度高。进一步地,所述桁架采用不锈钢材质,硬度高不易变形。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当需要调节站立平台的高度的时候,启动旋转电机就会带动连接杆进行圆周运动,就会带动移动板进行左右移动过渡板也会随之进行左右移动,在活塞缸里不断进行活塞运动,将液压油不断的从储油箱中通过出油管经过单向阀后吸入到活塞缸中,再被压入到升降缸中将升降杆顶起,当需要下降高度的时候打开回油阀就能将高度降下来,可以快速的调节站立平台的高度,有效的降低了伸缩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桁架-1、受力柱-2、防滑板-3、固定板-4、底座-5、支架-6、受力板-7、挡杆-8、护拦-9、站立平台-10、升降台-11、连接板-12、副支架-13、回油阀-1101、储油箱-1102、旋转电机-1103、连接杆-1104、中心杆-1105、移动板-1106、活塞缸-1107、过渡板-1108、单向阀-1109、升降杆-1110、升降缸-1111、密封板-1112、出油管-1113、回油道-111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桁架1、受力柱2、防滑板3、固定板4、底座5、支架6、受力板7、挡杆8、护拦9、站立平台10、升降台11、连接板12、副支架13,所述桁架1与受力柱2相焊接,所述受力柱2位于底座5的下方,所述底座5与支架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6与受力板7相连接,所述受力板7与连接板12相贴合,所述连接板12与升降台11相连接,所述升降台11的上方设有站立平台10,所述护拦9与挡杆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滑板3的上方设有固定板4,所述受力柱2与防滑板3相焊接,所述连接板12与副支架13相贴合,所述升降台11包括回油阀1101、储油箱1102、旋转电机1103、连接杆1104、中心杆1105、移动板1106、活塞缸1107、过渡板1108、单向阀1109、升降杆1110、升降缸1111、密封板1112、出油管1113、回油道1114,所述回油道1114与回油阀11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储油箱1102的上方设有旋转电机1103,所述连接杆1104与中心杆1105相连接,所述移动板1106与过渡板1108相焊接,所述单向阀1109嵌入安装于出油管1113中,所述过渡板1108嵌入安装于活塞缸1107中,所述密封板1112与升降杆1110相焊接,所述护拦9嵌入安装于站立平台10中,所述固定板4与受力柱2相焊接,所述升降杆1110与站立平台10相焊接,所述护拦9是直径为3CM,长为30CM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护拦9采用铝合金材质,重量轻硬度高,所述桁架1采用不锈钢材质,硬度高不易变形。本专利所说的桁架1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所述连接板12是使相分离的两个或是多个结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件,它的样式结构非常多有矩形板、多边板、异形板等等,种类一般有隅撑连接板,系杆连接板,水水平支撑连接板,柱间支撑连接板几种。在进行使用时当需要调节站立平台10的高度的时候,启动旋转电机1103就会带动连接杆1104进行圆周运动,就会带动移动板1106进行左右移动过渡板1108也会随之进行左右移动,在活塞缸1107里不断进行活塞运动,将液压油不断的从储油箱1102中通过出油管经过单向阀1109后吸入到活塞缸中,再被压入到升降缸中将升降杆1110顶起,当需要下降高度的时候打开回油阀1101就能将高度降下来。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施工平台升降不易,且升降的过程中噪音过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当需要调节站立平台的高度的时候,启动旋转电机就会带动连接杆进行圆周运动,就会带动移动板进行左右移动过渡板也会随之进行左右移动,在活塞缸里不断进行活塞运动,将液压油不断的从储油箱中通过出油管经过单向阀后吸入到活塞缸中,再被压入到升降缸中将升降杆顶起,当需要下降高度的时候打开回油阀就能将高度降下来,可以快速的调节站立平台的高度,有效的降低了伸缩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桁架(1)、受力柱(2)、防滑板(3)、固定板(4)、底座(5)、支架(6)、受力板(7)、挡杆(8)、护拦(9)、站立平台(10)、升降台(11)、连接板(12)、副支架(13),所述桁架(1)与受力柱(2)相焊接,所述受力柱(2)位于底座(5)的下方,所述底座(5)与支架(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6)与受力板(7)相连接,所述受力板(7)与连接板(12)相贴合,所述连接板(12)与升降台(11)相连接,所述升降台(11)的上方设有站立平台(10),所述护拦(9)与挡杆(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滑板(3)的上方设有固定板(4),所述受力柱(2)与防滑板(3)相焊接,所述连接板(12)与副支架(13)相贴合,所述升降台(11)包括回油阀(1101)、储油箱(1102)、旋转电机(1103)、连接杆(1104)、中心杆(1105)、移动板(1106)、活塞缸(1107)、过渡板(1108)、单向阀(1109)、升降杆(1110)、升降缸(1111)、密封板(1112)、出油管(1113)、回油道(1114),所述回油道(1114)与回油阀(11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储油箱(1102)的上方设有旋转电机(1103),所述连接杆(1104)与中心杆(1105)相连接,所述移动板(1106)与过渡板(1108)相焊接,所述单向阀(1109)嵌入安装于出油管(1113)中,所述过渡板(1108)嵌入安装于活塞缸(1107)中,所述密封板(1112)与升降杆(1110)相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降噪式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桁架(1)、受力柱(2)、防滑板(3)、固定板(4)、底座(5)、支架(6)、受力板(7)、挡杆(8)、护拦(9)、站立平台(10)、升降台(11)、连接板(12)、副支架(13),所述桁架(1)与受力柱(2)相焊接,所述受力柱(2)位于底座(5)的下方,所述底座(5)与支架(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6)与受力板(7)相连接,所述受力板(7)与连接板(12)相贴合,所述连接板(12)与升降台(11)相连接,所述升降台(11)的上方设有站立平台(10),所述护拦(9)与挡杆(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滑板(3)的上方设有固定板(4),所述受力柱(2)与防滑板(3)相焊接,所述连接板(12)与副支架(13)相贴合,所述升降台(11)包括回油阀(1101)、储油箱(1102)、旋转电机(1103)、连接杆(1104)、中心杆(1105)、移动板(1106)、活塞缸(1107)、过渡板(1108)、单向阀(1109)、升降杆(1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和爱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拓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