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71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井。该分流井包括分流井本体和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相连形成溢流槽,所述溢流堰的外侧壁与所述分流井本体之间形成截流槽,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上连接有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分别与所述截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分流井,能够实现初期雨水收集、中期雨水排放及超标雨水蓄存,尤其适用于下游管道规模受限的积水治理工程,在下游管道排水能力受限的条件下解决内涝积水问题,同时减少初期雨水对下游水体的污染,提高区域雨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分流井。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硬化路面的增加,城镇内涝积水问题逐渐凸显,我国多座城市出现严重内涝积水问题。内涝积水治理工程往往受现场条件或工程投资限制而无法一次性解决整个汇水范围内的排水管网扩建,为满足内涝防治要求改造段排水管线需扩大其管径,由此易造成上游改造后的排水管高程低于下游未改造段雨水管线高程,容易造成排水不畅、管道淤堵。初期雨水一般是指地面10-15mm厚已形成地表径流的降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经雨水管直接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雨水调蓄是控制城镇雨水径流污染,加强雨水综合利用、防治城镇内涝、提高城镇排水安全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通过在雨水调蓄池内分别设置初期雨水池及雨水储蓄池,降雨过后将可初期雨水排至污水管网,最终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雨水储蓄池内干净雨水可回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及冲洗、景观娱乐等。然而,当上游改造后的排水管高程低于下游未改造段雨水管线高程时,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排水不畅、管道淤积、初期雨水直排下游水体等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流井,能够解决初期雨水收集、中期雨水排放及超标雨水蓄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流井,包括分流井本体,所述分流井本体中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相连合围形成溢流槽,所述溢流堰的外侧壁与所述分流井本体之间形成截流槽;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其中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分别与所述截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的内底标高均低于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的内底标高,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的内底标高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内底标高,所述溢流堰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内顶标高。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堰的上端设有堰板,所述堰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溢流堰相连。具体地,所述堰板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可调节接口,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可调节接口与所述溢流堰相连。具体地,所述溢流堰为钢筋混凝土墙体,所述堰板为不锈钢板,所述连接件为膨胀螺栓。进一步地,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与初期雨水池相连,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与雨水调蓄池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分流井本体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和下游雨水出水管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具体地,所述溢流堰设置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中部,所述溢流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流井本体右侧壁相连。具体地,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右侧壁上对应所述溢流槽的位置处。具体地,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设置在所述分流井本体右侧壁上靠近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分流井本体的顶壁设有若干检修孔。(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流井,雨水经上游雨水进水管汇入分流井本体,经过截流槽流入初期雨水截流管进行截流储存,超过初期雨水截流管过流能力的中期雨水经下游雨水出水管排入下游水体,当下游雨水出水管满负荷运行时,雨水通过溢流堰溢流至溢流槽,再流入超标雨水出水管对超过下游排放能力的雨水进行储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流井,能够实现初期雨水收集、中期雨水排放及超标雨水蓄存,尤其适用于下游管道规模受限的积水治理工程,在下游管道排水能力受限的条件下解决内涝积水问题,同时减少初期雨水对下游水体的污染,提高区域雨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分流井的俯视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分流井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分流井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分流井图1的C-C向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分流井中堰板的结构图。图中:1:分流井本体;2:溢流堰;3:溢流槽;4:截流槽;5:上游雨水进水管;6:下游雨水出水管;7:初期雨水截流管;8:超标雨水出水管;9:堰板;901:可调节接口;10:连接件;11:检修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流井,包括分流井本体1,所述分流井本体1中设有溢流堰2,所述溢流堰2与所述分流井本体1的侧壁相连合围形成溢流槽3,所述溢流堰2的外侧壁与所述分流井本体1之间形成截流槽4。所述分流井本体1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上游雨水进水管5、下游雨水出水管6、初期雨水截流管7和超标雨水出水管8,其中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下游雨水出水管6和初期雨水截流管7分别与所述截流槽4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8与所述溢流槽3相连通。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和超标雨水出水管8的内底标高均低于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的内底标高,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的内底标高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内底标高。所述溢流堰2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内顶标高,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内顶标高低于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的内顶标高。其中,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的内径大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的内径。其中,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与初期雨水池(图中未示)相连,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8与雨水调蓄池(图中未示)相连。使用时,雨水经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汇入所述分流井本体1中,然后经过所述截流槽4流入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通过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截流的初期雨水进入所述初期雨水池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对初期雨水的收集。当雨水超过所述初期雨水截流管7过流能力时,也即针对中期雨水,则经过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排入下游水体,从而实现对中期雨水的排放。当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6满负荷运行时,雨水则通过所述溢流堰2溢流至所述溢流槽3中,然后通过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8将超过下游排放能力的雨水输送至所述雨水调蓄池中,从而实现对超标雨水的蓄存。进一步来说,所述溢流堰2的上端设有堰板9,所述堰板9通过连接件10与所述溢流堰2相连。其中,所述堰板9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可调节接口901,所述连接件10穿过所述可调节接口901与所述溢流堰2相连。所述连接件10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与设置在所述堰板9上不同高度处的可调节接口901进行连接,从而便于调整所述堰板9在所述溢流堰2上的连接高度,进而控制进入所述雨水调蓄池的水量。具体来说,所述溢流堰2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体,从而保证结构强度。具体来说,所述堰板9采用不锈钢板,在不仅能够保障结构强度,同时能够防止雨水对所述堰板9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具体来说,所述连接件10采用膨胀螺栓,便于实现所述堰板9与所述溢流堰2之间的连接。进一步来说,所述分流井本体1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5和下游雨水出水管6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井本体,所述分流井本体中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相连合围形成溢流槽,所述溢流堰的外侧壁与所述分流井本体之间形成截流槽;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其中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分别与所述截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的内底标高均低于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的内底标高,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的内底标高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内底标高,所述溢流堰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内顶标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井本体,所述分流井本体中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相连合围形成溢流槽,所述溢流堰的外侧壁与所述分流井本体之间形成截流槽;所述分流井本体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其中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下游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分别与所述截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与所述溢流槽相连通;所述超标雨水出水管和初期雨水截流管的内底标高均低于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的内底标高,所述上游雨水进水管的内底标高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内底标高,所述溢流堰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下游雨水出水管的内顶标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的上端设有堰板,所述堰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溢流堰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板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可调节接口,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可调节接口与所述溢流堰相连。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哲杨燕妮郑伯乐王志祥张建明李刚史陇俊王茂青齐成红霍瑞航刘婕那成媛王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