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隔震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震支座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在桥梁和建筑结构设计中,通常需要考虑地震、温度、基石下沉和频发飓风等可能对建筑结构造成恶劣影响的因素,而减隔震支座不仅能够为上部结构提供可靠的竖向承载,而且还能够为上部结构提供一定的转动和位移,从而达到减震和隔震目的,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摩擦摆隔震支座和滚动隔震支座是一类以钟摆理论为设计依据的支座,常用于桥梁或建筑等结构的竖向支承及水平减震的支座。这类减隔震支座隔震消能的主要原理为:将支座承载的结构物体与地面隔离,利用球面在外力作用下的滑动,来延长所承载结构物的自振周期,从而大幅减少结构物在地震中的动力放大效应,达到隔震目的。同时,滑动球面间的摩擦作用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达到减震目的。但是,传统的隔震支座本构关系及耗能机制单一,且其在使用过程中,当受到风载或地震作用的影响时,将可能对支座产生向上的拉拔力,从而出现支座各部件之间相互分离失效甚至是结构倾覆等恶劣情形,进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隔震支座,以解决传统隔震支座耗能机制单一的技术问题。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100)、下连接板(200)、夹设在所述上连接板(100)与所述下连接板(200)之间的减隔震单元(300),以及环绕所述减隔震单元(300)布置的多个弹性隔震座(400),各所述弹性隔震座(400)位于所述上连接板(100)与所述下连接板(200)之间,且所述弹性隔震座(400)的上端与所述上连接板(100)可拆卸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连接板(200)可拆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100)、下连接板(200)、夹设在所述上连接板(100)与所述下连接板(200)之间的减隔震单元(300),以及环绕所述减隔震单元(300)布置的多个弹性隔震座(400),各所述弹性隔震座(400)位于所述上连接板(100)与所述下连接板(200)之间,且所述弹性隔震座(400)的上端与所述上连接板(100)可拆卸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连接板(200)可拆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隔震座(400)包括上固定板(410)、下固定板(420)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板(410)与所述下固定板(420)之间的弹性体(430);所述上固定板(410)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100),和/或,所述下固定板(420)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板(2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430)仅包括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一端硫化粘接于所述上固定板(410),所述橡胶层的另一端硫化粘接于所述下固定板(42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430)包括硫化为一体的橡胶层和钢板层,所述橡胶层的数量不多于五层,所述钢板层夹设在相邻两层所述橡胶层之间,且位于最上端的所述橡胶层硫化粘接于所述上固定板(410),位于最下端的所述橡胶层硫化粘接于所述下固定板(4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隔震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吴志峰,李建华,杨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