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34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贴标机,包括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安装有标贴分离板(11)、第一压标组件(12),第一压标组件(12)包括换向电磁铁(121)、传动杆组件(122)、第一压轮(123),换向电磁铁(121)与传动杆组件(122)连接并驱动其转动,换向电磁铁(121)固定在固定板(10)背面,固定板(10)上设有供传动杆组件(122)通过的通孔(101),第一压轮(123)安装在传动杆组件(122)上并靠近标贴分离板(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换向电磁铁对标签带上的标签进行压标处理,处理速度快,采用第一压轮将标签压合在产品上,第一压轮在压标签的时候又在标签上滚动,防止干滑动,保护了标签的完整性。

Labe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be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10), a labeling separating plate (11), a first labeling component (12), a first labeling component (12), a reversing electromagnet (121), a transmission rod component (122), a first pressure wheel (123), a reversing electromagnet (121) and a transmission rod component (122) are connected and driven to rotate, and a reversing electromagnet (121) is fixed on the back of the fixed plate (10), and fixed. The plate (10)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101) for the transmission rod assembly (122), and the first pressure wheel (123) is mounted on the transmission rod assembly (122) and close to the label separating plate (11).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 reversing electromagnet to press the label on the label belt, which has fast processing speed. The label is pressed on the product by the first pressure wheel, and the first pressure wheel rolls on the label when pressing the label, preventing dry sliding and protect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lab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标机
本技术涉及贴标签的设备,尤其涉及贴标机。
技术介绍
为了给产品明码标价,在产品上贴标签是比较常见的手法,为了提高贴标贴的效率,目前基本都采用贴标机来代替人工,现有的标贴机大部分都是采用气缸推动伸缩杆将标签带上的标签压在产品上,压标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压标速度慢的缺点,提供贴标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贴标机,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标贴分离板、第一压标组件,第一压标组件包括换向电磁铁、传动杆组件、第一压轮,换向电磁铁与传动杆组件连接并驱动其转动,换向电磁铁固定在固定板背面,固定板上设有供传动杆组件通过的通孔,第一压轮安装在传动杆组件上并靠近标贴分离板。本技术采用换向电磁铁对标签带上的标签进行压标处理,处理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第一压轮将标签压合在产品上,第一压轮在压标签的时候又在标签上滚动,防止干滑动,有效的保护了标签的完整性。作为优选,标贴分离板向下倾斜固定在固定板上,标贴分离板下端部厚度向下逐渐减小。标签带上的标签分离效果好。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传动杆组件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拉杆,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二拉杆,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拉杆上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拉杆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用来辅助换向电磁铁,使得换向电磁铁能够在自身及其第一复位弹簧的双重驱动下快速实现下压和抬起。作为优选,传动杆组件包括转动杆、固定块和连接杆,固定块固定在转动杆的端部,连接杆固定在固定块上并向固定板延伸,转动杆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平行,第一压轮安装在连接杆上。连接杆用于安装第一压轮,固定块沿着转动杆径向延伸后给第一压轮提供了安装空间,从而使得转动杆组件结构更加的紧凑。作为优选,固定板上安装有刹车摇臂组件、放卷轮组件和第二复位弹簧,刹车摇臂组件包括第二压轮和摇臂,放卷轮组件包括与摇臂同侧设置的刹车轮,固定板上设有调节孔,第二压轮通过调节孔与摇臂一端连接,摇臂的另一端与固定板铰接,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摇臂固定连接,摇臂与刹车轮接触处固定有塑料制成的垫片。放卷涨紧,由于标贴带在输送时都是间断性,刹车摇臂组件能够及时刹住放卷轮组件,防止标签带走带过程松弛,保证识标光电的准确性,进而保证出标可靠性;第二复位弹簧能够及时将刹车摇臂组件的刹车减除,及时恢复标签带输送。作为优选,摇臂上设有凹槽,垫片伸入到凹槽内与摇臂固定连接。垫片三面与摇臂接触连接,固定牢靠,不易松动,结构也更加的紧凑。作为优选,放卷轮组件还包括放卷轮,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一调节轮、第二调节轮和第二压标组件,第一调节轮设在放卷轮上方,第二压轮设在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之间,第二压标组件包括固定座和压片,固定座固定在固定板上,压片固定在固定座上并压在第二调节轮上。标贴带从放卷轮内放出后沿着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后在经过第二压标组件,第二压轮压在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之间的标贴带上,使得标签带在停止输送时,第二压轮能够使得标签带处在涨紧状态,不会轻易松弛而脱离第一调节轮或者第二调节轮。作为优选,固定板上还安装有收卷轮组件和步进电机,收卷轮组件包括收卷轮、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片、第二传动片、第三传动片和第一转动轮,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与第一转动轮连接,收卷轮固定在第一传动轴的一端部,第一传动片、第二传动片、第三传动片和第一转动轮都套装在第一传动轴另一端部,第二传动片设在第一传动片与第三传动片之间,第一转动轮压紧第三传动片,第一传动片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由于收卷组件、主动轮组件都是通过同一个电机和同步带进行驱动连接,收卷组件和主动轮组件转动时角速度是相同的,一开始的标签带的在它们上的线速度是差不多,但当收卷组件上的标签带越卷越多时,收卷组件上的标签带的线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从而容易造成标签带被拉断,收卷轮的转动与第一转动轮之间没有直接连接,而是通过中间的第一传动片、第二转动片和第三转动片进行传动连接,收卷轮线速度太快时,三个转动片之间就会发生相对滑动,减少收卷轮上的线速度,有效的防止标签带被拉断。作为优选,固定板上还安装有主动轮组件和第三压标组件,主动轮组件包括主动轮、第二传动轴和第二转动轮,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与第二转动轮连接,主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分别安装在第二传动轴的两端,第三压标组件包括偏心轴、限位组件和第三压轮,限位组件和第三压轮分别安装在偏心轴的两端部,第三压轮与主动轮之间设有供标签带通过的第一间隙。转动偏心轴可以实现标签带输送过程中的启停,主动轮与第三压轮之间的标签带是通过摩擦力进行传动,通过摩擦力标签带别挤出两个轮之间,再在收卷轮的带动下进行回收;当第三压轮偏离主动轮时,标签带在没有摩擦力的输送下,停止运动,收卷轮的拉力较小,第一转动轮空转,该设计方便设备在不停止步进电机的情况下停止标签带传输。作为优选,偏心轴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与第二轴固定连接,第一轴的中轴线与第二轴的中轴线平行,限位组件固定在第一轴上,第三压轮套装在第二轴上,第二轴的外端部固定有用于限位第三压轮的固定盘。作为优选,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盘、第一限位杆和第三复位弹簧,限位盘固定在第一轴上,限位盘的前端面固定有第三拉杆,固定板上固定有第四拉杆,第三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三拉杆固定,第三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第四拉杆固定,第一限位杆固定在限位盘的外侧壁上,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二限位杆,限位盘带动第一限位杆转动与第二限位杆接触限位。第三复位弹簧能够使得第三压轮能够及时复位,恢复标签带传输,固定板上的第二限位杆限制第一限位杆转动,防止偏心轴转动过度,第三压轮又压紧主动轮,导致转动偏心轴来控制标签带启停的效果失效。作为优选,第一限位杆的中轴线垂直于限位盘的中轴线,第三拉杆的中轴线平行于限位盘的中轴线,第三拉杆的中轴线平行于第四拉杆的中轴线。作为优选,固定板上还安装有识标光电传感器和第三调节轮,识标光电传感器和第三调节轮设在第二压标组件与标贴分离板之间,识标光电传感器上设有供标贴带通过的第二间隙。识标光电传感器实现漏标检测。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换向电磁铁来对标签带上的标签进行压标处理,处理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第一压轮将标签压合在产品上,第一压轮在压标签的时候又在标签上滚动,防止干滑动,有效的保护了标签的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收卷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主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第三压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主动轮组件与第三压标组件配合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固定板、11—标贴分离板、12—第一压标组件、13—第一复位弹簧、14—第一拉杆、15—第二拉杆、16—刹车摇臂组件、17—刹车轮、18—第二复位弹簧、19—垫片、20—第一调节轮、21—第二调节轮、22—第二压标组件、23—放卷轮、24—收卷轮组件、25—步进电机、26—主动轮组件、27—第三压标组件、28—识标光电传感器、29—第三调节轮、101—通孔、102—调节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贴标机,包括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安装有标贴分离板(11)、第一压标组件(12),其特征在于:第一压标组件(12)包括换向电磁铁(121)、传动杆组件(122)、第一压轮(123),换向电磁铁(121)与传动杆组件(122)连接并驱动其转动,换向电磁铁(121)固定在固定板(10)背面,固定板(10)上设有供传动杆组件(122)通过的通孔(101),第一压轮(123)安装在传动杆组件(122)上并靠近标贴分离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贴标机,包括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安装有标贴分离板(11)、第一压标组件(12),其特征在于:第一压标组件(12)包括换向电磁铁(121)、传动杆组件(122)、第一压轮(123),换向电磁铁(121)与传动杆组件(122)连接并驱动其转动,换向电磁铁(121)固定在固定板(10)背面,固定板(10)上设有供传动杆组件(122)通过的通孔(101),第一压轮(123)安装在传动杆组件(122)上并靠近标贴分离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机,其特征在于:传动杆组件(122)包括转动杆(1221)、固定块(1222)和连接杆(1223),固定块(1222)固定在转动杆(1221)的端部,连接杆(1223)固定在固定块(1222)上并向固定板(10)延伸,转动杆(1221)的轴线与连接杆(1223)的轴线平行,第一压轮(123)安装在连接杆(122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机,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0)上安装有刹车摇臂组件(16)、放卷轮组件和第二复位弹簧(18),刹车摇臂组件(16)包括第二压轮(161)和摇臂(162),放卷轮组件包括与摇臂(162)同侧设置的刹车轮(17),固定板(10)上设有调节孔(102),第二压轮(161)通过调节孔(102)与摇臂(162)一端连接,摇臂(162)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0)铰接,第二复位弹簧(18)一端与固定板(10)固定连接,第二复位弹簧(18)另一端与摇臂(162)固定连接,摇臂(162)与刹车轮(17)接触处固定有塑料制成的垫片(1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标机,其特征在于:放卷轮组件还包括放卷轮(23),固定板(10)上安装有第一调节轮(20)、第二调节轮(21)和第二压标组件(22),第一调节轮(20)设在放卷轮(23)上方,第二压轮(161)设在第一调节轮(20)和第二调节轮(21)之间,第二压标组件(22)包括固定座(221)和压片(222),固定座(221)固定在固定板(10)上,压片(222)固定在固定座(221)上并压在第二调节轮(2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机,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0)上还安装有收卷轮组件(24)和步进电机(25),收卷轮组件(24)包括收卷轮(241)、第一传动轴(242)、第一传动片(243)、第二传动片(244)、第三传动片(245)和第一转动轮(246),步进电机(25)通过同步带与第一转动轮(246)连接,收卷轮(24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美琴郑建王存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