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130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热收缩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100份、抗氧化剂1~3份、光稳定剂2~4份、对苯二甲二辛酯0.5~1份、硬脂酸镁1~2份、氯纶纤维5~10份、柞蚕丝10~15份、甲壳素纤维5~10份、铜氨纤维10~15份。通过将聚乙烯、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对苯二甲二辛酯、硬脂酸镁以及混合改性纤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熔融、挤出造粒、吹膜成型、拉伸,得到柔性热收缩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收缩膜手感柔软、耐磨性强、抗拉伸性能优异。

A Flexible Heat-shrinkable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exible heat shrinkable film, which comprises 100 parts of polyethylene, 1-3 parts of antioxidant, 2-4 parts of light stabilizer, 0.5-1 part of terephthalic dioctyl ester, 1-2 parts of magnesium stearate, 5-10 parts of chlorofibre, 10-15 parts of tussah silk, 5-10 parts of chitin fiber and 10-15 parts of copper-ammonia fiber. Flexible heat shrinkable film is obtained by fully mixing, melting, extruding, granulating, blowing and stretching polyethylene, antioxidant, light stabilizer, di-octyl terephthalate, magnesium stearate and mixed modified fibers. The heat shrinkable film has soft handle, strong wear resistance and excellent tensile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热收缩膜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热收缩膜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热收缩性的包装薄膜,热收缩膜因其优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食品、药品、饮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热收缩膜的种类繁多,有PE热收缩膜、PV热收缩膜、POF热收缩膜、OPS热收缩膜等等;但是不管哪一种的热收缩膜,为了进一步拓宽热收缩膜在包装行业的应用范围,需要对热收缩膜的抗拉强度以及耐磨性进行全面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手感柔软、抑菌性、抗拉强度高、耐磨性优异的柔性热收缩膜以及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热收缩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100份、抗氧化剂1~3份、光稳定剂2~4份、对苯二甲二辛酯0.5~1份、硬脂酸镁1~2份、氯纶纤维5~10份、柞蚕丝10~15份、甲壳素纤维5~10份、铜氨纤维10~15份。进一步,所述的氯纶纤维和柞蚕丝的重量份比为1:2;所述的柞蚕丝和铜氨纤维的重量份比为1:1。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100份、抗氧化剂2份、光稳定剂3份、对苯二甲二辛酯0.7份、硬脂酸镁1.5份、氯纶纤维7份、柞蚕丝14份、甲壳素纤维8份、铜氨纤维14份。进一步,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所述的光稳定剂为光稳定剂944。一种柔性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将氯纶纤维送入布料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完成之后将氯纶纤维送入水利碎浆机中进行碎浆,得到氯纶纤维浆液;S2、将柞蚕丝浸没在水中,将浸没后的柞蚕丝送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得到柞蚕丝浆液;S3、将铜氨纤维和甲壳素纤维一起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呈粉体状的甲壳素纤维和铜氨纤维;将粉体状的甲壳素纤维和铜氨纤维、氯纶纤维浆液和柞蚕丝浆液送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然后进行烘干后得到混合改性纤维;S4、将聚乙烯、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对苯二甲二辛酯、硬脂酸镁以及混合改性纤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熔融、挤出造粒、吹膜成型、拉伸,得到柔性热收缩膜。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1中粉碎机转速为700~800r/min,粉碎时间为20~30min;水利碎浆机中碎浆时间为30~40min,打浆度为40~50°SR。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2中柞蚕丝浸没在水中的时间为30~40min;柞蚕丝的打浆时间为15~20min,打浆度为30~40°SR。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3中混合搅拌时间为30~40min;烘干温度控制在60~80℃。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4中搅拌混合时间为40~50min;拉伸为双向拉伸,温度为100~1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柔性热收缩膜中加入了氯纶纤维、柞蚕丝、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氯纶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的特性,配合柞蚕丝高弹性的特性、甲壳素纤维的防臭抑菌性以及铜氨纤维的柔软真丝特性,使得四种材料相互融合,增加了整个材料的抗拉强度、耐磨性、抑菌性、手感,同时保证了热收缩膜的高弹特性;本专利技术在制备的过程中首先将氯纶纤维和柞蚕丝进行分别打浆以及甲壳素纤维和铜氨纤维进行研磨,待氯纶纤维、柞蚕丝、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充分混合均匀后再与其他的组分材料进行融合,防止热收膜各个部位性能不一致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使得柔性热收缩膜的性能均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柔性热收缩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100份、抗氧化剂1份、光稳定剂2份、对苯二甲二辛酯0.5份、硬脂酸镁1份、氯纶纤维5份、柞蚕丝10份、甲壳素纤维5份、铜氨纤维10份。进一步,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进一步,所述的光稳定剂为光稳定剂944。一种柔性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将氯纶纤维送入布料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完成之后将氯纶纤维送入水利碎浆机中进行碎浆,得到氯纶纤维浆液;粉碎机转速为700r/min,粉碎时间为20min;水利碎浆机中碎浆时间为30min,打浆度为40°SR。S2、将柞蚕丝浸没在水中,将浸没后的柞蚕丝送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得到柞蚕丝浆液;柞蚕丝浸没在水中的时间为30min;柞蚕丝的打浆时间为15min,打浆度为30°SR。S3、将铜氨纤维和甲壳素纤维一起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呈粉体状的甲壳素纤维和铜氨纤维;将粉体状的甲壳素纤维和铜氨纤维、氯纶纤维浆液和柞蚕丝浆液送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然后进行烘干后得到混合改性纤维;混合搅拌时间为30min;烘干温度控制在60℃。S4、将聚乙烯、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对苯二甲二辛酯、硬脂酸镁以及混合改性纤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熔融、挤出造粒、吹膜成型、拉伸,得到柔性热收缩膜。搅拌混合时间为40min;拉伸为双向拉伸,温度为100℃。实施例2一种柔性热收缩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100份、抗氧化剂2份、光稳定剂3份、对苯二甲二辛酯0.7份、硬脂酸镁1.5份、氯纶纤维7份、柞蚕丝14份、甲壳素纤维8份、铜氨纤维12份。进一步,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二丁基羟基甲苯。进一步,所述的光稳定剂为光稳定剂944。一种柔性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将氯纶纤维送入布料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完成之后将氯纶纤维送入水利碎浆机中进行碎浆,得到氯纶纤维浆液;粉碎机转速为750r/min,粉碎时间为25min;水利碎浆机中碎浆时间为35min,打浆度为45°SR。S2、将柞蚕丝浸没在水中,将浸没后的柞蚕丝送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得到柞蚕丝浆液;柞蚕丝浸没在水中的时间为35min;柞蚕丝的打浆时间为17min,打浆度为35°SR。S3、将铜氨纤维和甲壳素纤维一起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呈粉体状的甲壳素纤维和铜氨纤维;将粉体状的甲壳素纤维和铜氨纤维、氯纶纤维浆液和柞蚕丝浆液送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然后进行烘干后得到混合改性纤维;混合搅拌时间为35min;烘干温度控制在70℃。S4、将聚乙烯、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对苯二甲二辛酯、硬脂酸镁以及混合改性纤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熔融、挤出造粒、吹膜成型、拉伸,得到柔性热收缩膜。搅拌混合时间为45min;拉伸为双向拉伸,温度为110℃。实施例3一种柔性热收缩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100份、抗氧化剂3份、光稳定剂4份、对苯二甲二辛酯1份、硬脂酸镁2份、氯纶纤维10份、柞蚕丝15份、甲壳素纤维10份、铜氨纤维15份。进一步,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二丁基羟基甲苯和叔丁基对苯二酚中。进一步,所述的光稳定剂为光稳定剂944。一种柔性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将氯纶纤维送入布料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完成之后将氯纶纤维送入水利碎浆机中进行碎浆,得到氯纶纤维浆液;粉碎机转速为800r/min,粉碎时间为30min;水利碎浆机中碎浆时间为40min,打浆度为50°SR。S2、将柞蚕丝浸没在水中,将浸没后的柞蚕丝送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得到柞蚕丝浆液;柞蚕丝浸没在水中的时间为40min;柞蚕丝的打浆时间为20min,打浆度为40°SR。S3、将铜氨纤维和甲壳素纤维一起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呈粉体状的甲壳素纤维和铜氨纤维;将粉体状的甲壳素纤维和铜氨纤维、氯纶纤维浆液和柞蚕丝浆液送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然后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100份、抗氧化剂1~3份、光稳定剂2~4份、对苯二甲二辛酯0.5~1份、硬脂酸镁1~2份、氯纶纤维5~10份、柞蚕丝10~15份、甲壳素纤维5~10份、铜氨纤维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100份、抗氧化剂1~3份、光稳定剂2~4份、对苯二甲二辛酯0.5~1份、硬脂酸镁1~2份、氯纶纤维5~10份、柞蚕丝10~15份、甲壳素纤维5~10份、铜氨纤维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纶纤维和柞蚕丝的重量份比为1:2;所述的柞蚕丝和铜氨纤维的重量份比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100份、抗氧化剂2份、光稳定剂3份、对苯二甲二辛酯0.7份、硬脂酸镁1.5份、氯纶纤维7份、柞蚕丝14份、甲壳素纤维8份、铜氨纤维14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稳定剂为光稳定剂944。6.一种柔性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将氯纶纤维送入布料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完成之后将氯纶纤维送入水利碎浆机中进行碎浆,得到氯纶纤维浆液;S2、将柞蚕丝浸没在水中,将浸没后的柞蚕丝送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大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