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112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650~680份、废钢280~300份、废瓷砖165~185份、研磨碎屑125~155份、矿渣125~155份、炉渣125~155份、池塘淤泥300~330份、沼液300~350份、胶凝材料220~250份、水335~36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自密实混凝土能有效降低构件自重,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具有良好的抗压性、抗拉性、抗离析性、抗裂性、耐九性、均匀密实、流动性能;18d抗压强度达到42Mpa以上,连通孔隙率达到14.8%以上,透水系数达到3.3mm/s以上,抗离析率达到16.23%。

Production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from construction was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produced from construction waste, which consists of 650-680 parts of construction waste, 280-300 parts of scrap steel, 165-185 parts of waste ceramic tile, 125-155 parts of ground debris, 125-155 parts of slag, 125-155 parts of slag, 300-330 parts of pond sludge, 300-350 parts of biogas liquid, 220-250 parts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and 335-365 parts of water. Th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ad weight of components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It has good compressive, tensile, segregation, crack resistance, nine-resistance, uniform compaction and fluidity. The 18-day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reaches more than 42 Mpa, the connecting porosity rate reaches more than 14.8%,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reaches more than 3.3 mm/s, and the segregation resistance rate reaches 16.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兼职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一些破旧建筑被拆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再一个就是新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我国2014年产生了超过15亿t建筑垃圾,预计到2020年我国还需建设300亿m2住宅,这之中将建筑物拆除和改造又会产生大约50亿t的建筑垃圾,据相关统计,对于能量消耗,建筑业的全部能量消耗量占全世界的25~40%;对于垃圾数量,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占城市垃圾总产量的30~40%,其中废弃混凝土占据50~60%。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量大约在10亿t左右。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每万平方米的建筑材料消耗中将会产生500~600t的建筑垃圾;而对于达到建筑寿命的老旧建筑物,在拆除过程中,每万平方米将会产生近7000~12000t的建筑垃圾。李旭平预计我国到2020年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将达到6.38亿t。采用堆放和掩埋方式处理建筑垃圾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危害:(1)堆放和掩埋的建筑垃圾会对地表和地下产生严重的污染。因为雨水的冲刷,雨水将建筑垃圾中污染物带入河流,污染地表水;受污染的地表水渗入地下又污染了地下水。(2)堆放和掩埋的建筑垃圾也会污染大气,随意堆放的建筑垃圾,如果不进行处理会有大量的粉尘产生,在运输建筑垃圾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粉尘,这都会产成粉尘污染。另外,一些建筑垃圾由于长时间的堆放,经过风吹日晒,会产生一些固体小颗粒漂浮在空气中,这也造成了大气的污染。(3)堆放和掩埋的建筑垃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在堆放和掩埋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污染土壤。在建筑垃圾中会有一些有害物质,它们进入土壤之后会在土壤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从而造成了土壤的污染,土壤质量的降低。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砂、石材料,由于大量的混凝土的应用,对石子和河沙等天然骨料的开采,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所以把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可以制备混凝土,这是一种好的解决方式。将建筑垃圾再利用有益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但缓解了短缺的骨料资源,而且一些建筑垃圾被再利用,这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目前,关于将建筑垃圾制成混凝土的思路也有晒粮文献报道,例如:专利申请CN201710303922.3,公开了一种全组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再生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再生透水混凝土材料分为混凝土基层和混凝土面层,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分选后得到建筑垃圾粗骨料、建筑垃圾细粉料和建筑垃圾细集料,其中,建筑垃圾粗骨料和建筑垃圾细粉料用于制备混凝土面层,建筑垃圾细集料用于制备混凝土基层。本专利技术可使建筑垃圾全组分利用,且利用率为100%。制备的再生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系数和吸声系数,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制备的透水系统可满足国家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大幅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但是还专利在处理过程中,添加了较多的天然原料,例如碱激发剂和减水剂,这会提高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自密实混凝土比重为1800~1850kg/m3,能有效降低构件自重,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具有良好的抗压性、抗拉性、抗离析性、抗裂性、耐九性、均匀密实、流动性能。本专利技术自密实混凝土18d抗压强度达到42Mpa以上,连通孔隙率达到14.8%以上,透水系数达到3.3mm/s以上,抗离析率达到16.23%。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650~680份、废钢280~300份、废瓷砖165~185份、研磨碎屑125~155份、矿渣125~155份、炉渣125~155份、池塘淤泥300~330份、沼液300~350份、胶凝材料220~250份、水335~365份。进一步地,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660~670份、废钢285~295份、废瓷砖170~180份、研磨碎屑135~145份、矿渣135~145份、炉渣135~145份、池塘淤泥310~320份、沼液310~340份、胶凝材料230~240份、水345~355份。进一步地,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665份、废钢290份、废瓷砖175份、研磨碎屑140份、矿渣140份、炉渣140份、池塘淤泥315份、沼液325份、胶凝材料235份、水350份。进一步地,所述建筑垃圾为废弃混凝土、废砂、废砖、丢弃水泥制品、废钢筋、废石膏和废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进一步地,所述胶凝材料为水泥和粉煤灰,且水泥和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1.5~2.5。进一步地,所述沼液是家禽粪便经过发酵后得到的液体。进一步地,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建筑垃圾的二分之一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为2~5mm的细骨料,剩下的二分之一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为6~10mm的粗骨料;(2)将废钢、废瓷砖分别粉碎至颗粒直径为13~18mm,将研磨碎屑、矿渣和炉渣混合均匀,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至过10~30目筛,然后加入粉碎好的废钢和废瓷砖,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3)将步骤(2)的混合物与胶凝材料混合均匀,先后加入步骤(1)的细骨料、粗骨料,干拌均匀后,加入池塘淤泥、沼液和水,搅拌均匀制成坯料,送入模具中成型,干燥后脱模,自然养护得到自密实混凝土。进一步地,在步骤(2),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50~200r/min,时间为3~5min。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干拌的时间为2~3min。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搅拌均匀的速度为250~200r/min,时间为5~7min。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需要添加较多的水,通过在原料中加入沼液,可以减少混凝土生产中水的用量,而沼液中残留有重金属离子等有害成分,将沼液作为混凝土原料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其含有的重金属来增强混凝土的性能,还能够避免有害沼液污染环境。(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自密实混凝土比重为1800~1850kg/m3,能有效降低构件自重,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具有良好的抗压性、抗拉性、抗离析性、抗裂性、耐九性、均匀密实、流动性能。(3)本专利技术自密实混凝土采用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生产,变废为宝,解决生活垃圾难于处理的难题,具有良好的环保节能性能,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4)本专利技术在建筑垃圾、废钢和废瓷砖中加入研磨碎屑、池塘淤泥、沼液和胶凝材料等物质,能够将建筑垃圾很好的包裹起来,同时填充到建筑垃圾的空隙中,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强了混凝土的强度,结合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再加入矿渣和炉渣,进一步调整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抗压、抗拉、抗离析、抗裂强度,并增强混凝土的透水性能,进而提高使用寿命。(5)本专利技术自密实混凝土18d抗压强度达到42Mpa以上,连通孔隙率达到14.8%以上,透水系数达到3.3mm/s以上,抗离析率达到16.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650~680份、废钢280~300份、废瓷砖165~185份、研磨碎屑125~155份、矿渣125~155份、炉渣125~155份、池塘淤泥300~330份、沼液300~350份、胶凝材料220~250份、水335~36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650~680份、废钢280~300份、废瓷砖165~185份、研磨碎屑125~155份、矿渣125~155份、炉渣125~155份、池塘淤泥300~330份、沼液300~350份、胶凝材料220~250份、水335~36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660~670份、废钢285~295份、废瓷砖170~180份、研磨碎屑135~145份、矿渣135~145份、炉渣135~145份、池塘淤泥310~320份、沼液310~340份、胶凝材料230~240份、水345~35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建筑垃圾665份、废钢290份、废瓷砖175份、研磨碎屑140份、矿渣140份、炉渣140份、池塘淤泥315份、沼液325份、胶凝材料235份、水350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为废弃混凝土、废砂、废砖、丢弃水泥制品、废钢筋、废石膏和废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为水泥和粉煤灰,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栋靳明灿周雁鸣范梦玮赵刚明荣邓建军李荥王健方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安凯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