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重力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97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重力下料装置,机架下端框架倾斜安装;翻转机构包括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下端框架上的偏转盘,安装在偏转盘后端部的运输辊道,固定在偏转盘前端的配重板和包括移动块、固定在移动块上的限位板和空心套筒、穿在套筒内并由扭簧固定的拨叉轴和位于套筒外与拨叉轴一体的上下拨叉的翻转触发挡位机构;当工件全部位于偏转盘运输辊道上时,偏转盘上运输辊道侧的重量大于配重板侧的重量;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可翻转的物料托盘、升降架导套、两个导向滑轮、钢丝绳、配重和物料托盘翻转机构;储运箱位于物料托盘的正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完全省去人工下料,大大减少轴杆探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探伤人员的探伤效率,且不损害工件。

A self-gravity blank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lf-gravity blanking device, in which the lower frame of the frame is inclined to be installed; the turnover mechanism includes a deflection plate which can be rotatably fixed on the lower frame of the frame, a transport roller at the end of the rear end of the deflection plate, a counterweight plate fix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deflection plate and a movable block, a limit plate fixed on the movable block and a hollow sleeve, and a pull through the sleeve fixed by a torsion spring. The lifting mechanism includes lifting frame, reversible material tray, lifting frame guide sleeve, two guide pulleys, wire rope, counterweight and material tray overturning mechanism. The storage box is directly below the material tray. The invention completely eliminates manual cutting, great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shaft rod flaw detection personnel, improves the flaw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detection personnel, and does not damage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重力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驱动轴各类轴杆及棒类工件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驱动轴的核心三大件为轴杆、滑套和球壳,三大件重量都在3公斤以上,各零件制作完成后需要人工将其搬运到储运箱内,进行探伤。只单独一个轴杆单元,轴杆探伤人员每天就需要从输送带上负重搬运到箱体内四千多根,平均搬运重量达七千多公斤,由此造成的轴杆探伤人员劳动强度大,来回接杆,移动轴杆,弯腰放入箱体内,长期从事这种工作会对人体的颈椎、腰椎、胸椎、手臂等各部分造成损害,尤其是人在疲劳工作下,稍不小心会掉落轴杆砸伤自己,所以,长期从事这种工作会严重影响轴杆探伤人员的身心健康,且还会发生将轴杆装入箱中转移等无效的搬运,更是对人劳动的一种浪费。这样搬运轴杆的方式生产效率低下,有时来不及搬运输送来的轴杆,也会造成轴杆的掉落,轴杆的掉落会造成轴杆的损伤,造成不合格轴杆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完全省去人工下料,大大减少轴杆探伤人员的劳动强度,保护轴杆探伤人员的身心安全,提升了探伤人员的探伤效率,且不损害工件的自重力下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重力下料装置,包括机架、翻转机构、升降机构和储运箱;所述的机架固定在工件加工设备的底架上,包括固定为一体的下端框架、中固定架和上端架;下端框架向远离工件加工设备底架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偏转盘、运输辊道、配重板和翻转触发挡位机构;偏转盘左右端的前端部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下端框架的左、右两端前端部,运输辊道安装在偏转盘的后端部,偏转盘的前端固定有配重板,配重板置于机架下端框架上,空置时偏转盘在配重板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偏转盘的起始端正对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带末端;翻转触发挡位机构包括移动块、固定在移动块上的限位板、固定在移动块上的空心套筒、穿在套筒内并由扭簧固定的拨叉轴和位于套筒外与拨叉轴两端一体或固定为一体的上、下拨叉;移动块可沿偏转盘左右移动地固定在偏转盘有配重板一端的右侧,与偏转盘起始端的距离大于一个工件的长度,使工件正对物料托盘上端;上拨叉位于偏转盘上端,能与输送来的工件接触,下拨叉卡在机架下端框架的下端面;当工件全部位于偏转盘运输辊道上时,以偏转盘左右端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下端框架上的旋转中心轴为分界线,偏转盘上运输辊道侧的重量大于配重板侧的重量;这样当工件离开工件加工设备输送带后沿偏转盘运输辊道自重力下滑时,由于下拨叉卡在机架下端框架的下端面,偏转盘未发生偏转,继续下滑,直到接触到上拨叉,推动上拨叉旋转,从而带动下拨叉离开机架下端框架的下端面,偏转盘偏转,工件下移离开偏转盘,偏转盘上运输辊道侧的重量小于配重板侧的重量,上、下拨叉回位,偏转盘恢复水平状态,继续接收工件;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可翻转的物料托盘、固定在机架上的升降架导套、两个导向滑轮、钢丝绳、配重和物料托盘翻转机构;升降架由上支架和固定在上支架上的两竖支架;升降架导套固定在下端框架后端;两竖支架穿在升降架导套上,其下端固定有可翻转的物料托盘;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升降架上支架中心,另一端分别穿过铰接固定在机架上端架两端的导向滑轮后折向下,最后固定在配重上;配重的重量保证空置时,物料托盘正好位于紧靠偏转盘后侧的下端,有工件时,升降架能迅速下降;物料托盘翻转机构固定在物料托盘下端左右中心、前后偏离中心的位置,当其接触到储运箱或其内的工件时顶物料托盘使其翻转卸料;所述的储运箱16置于地面上,位于物料托盘13的正下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偏转盘是由两个长竖直板和两个短竖直板组成的长条形矩形框,运输辊道由多个支撑轴和多个尼龙带轴承辊组成;多个支撑轴均匀固定在偏转盘的两个长竖直板上,各尼龙带轴承辊偏向后端偏心安装在支撑轴上;偏转盘的两个短竖直板的前端部由销轴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下端框架的左右端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物料托盘中间有一挡料板;所述升降架的上支架为等腰三角形支架,其两竖支架为圆形拉杆,圆形拉杆上端固定在等腰三角形支架的两端,等腰三角形支架的顶点有钢丝绳固定环,钢丝绳固定在钢丝绳固定环内。等腰三角形支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高。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物料托盘翻转机构包括固定在物料托盘下端面的支杆和偏转片;偏转片铰接在支杆下端,当偏转片接触到储运箱或其内的工件时,顶物料托盘使其翻转卸料。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机架下端框架向远离设备底架的方向向下倾斜的角度为8°-15°。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带将制作好的工件:如轴杆输送到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机构的偏转盘上,沿偏转盘运输辊道自重力下滑,滑到接触到上拨叉,偏转盘翻转,将工件翻至物料托盘内,这时偏转盘恢复水平状态,继续接收工件,物料托盘带动工件下降直至物料托盘翻转机构接触到储运箱或其内的工件时顶物料托盘使其翻转卸料,卸料完成后的物料托盘重量降低,在物料托盘翻转机构的顶置反力的作用下,在配重的拉动下升起到其原始位置,也就是紧靠偏转盘的一侧下端等待接料,继续下一个下料过程。物料托盘翻转机构不但能触发物料托盘进行翻转,还具有限制工件下料的位置的作用。总之,本专利技术完全省去人工下料,大大减少工件探伤人员的劳动强度,保护工件探伤人员的身心安全,提升了探伤人员的探伤效率,且不损害工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机架、翻转机构、升降机构和储运箱16。所述的机架固定在工件加工设备的底架上,包括焊接固定为一体的下端框架10、中固定架8和上端架6。下端框架10向远离工件加工设备底架的方向向下倾斜;优选地,倾斜角度为8°-15°之间的任意角。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偏转盘23、运输辊道、配重板30和翻转触发挡位机构。偏转盘23左右端的前端部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下端框架10的左、右两端前端部,运输辊道安装在偏转盘的后端部。优选地,所述的偏转盘23是由两个长竖直板231和两个短竖直板232组成的长条形矩形框,运输辊道由多个支撑轴25和多个尼龙带轴承辊14组成;多个支撑轴25均匀固定在偏转盘23的两个长竖直板231上,各尼龙带轴承辊14偏向后端偏心安装在支撑轴25上;偏转盘23的两个短竖直板232的前端部由销轴22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下端框架10的左右端上。偏转盘23的前端固定有配重板30,配重板30置于机架下端框架10前端上,空置时偏转盘23在配重板30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偏转盘23的起始端正对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带31末端。翻转触发挡位机构包括移动块28、焊接固定在移动块28上的限位板26、焊接固定在移动块28上的空心套筒21、穿在套筒21内并由扭簧33固定的拨叉轴32和位于套筒21外与拨叉轴32两端焊接固定为一体的上、下拨叉20、27。移动块28由螺钉29顶接固定在偏转盘23有配重板30一端的右侧,松动螺钉29,移动块28可沿偏转盘23左右移动,与偏转盘23起始端的距离大于一个工件轴杆24的长度,使工件轴杆24正对物料托盘13上端。上拨叉20位于偏转盘23上端,能与输送来的工件轴杆24接触,下拨叉27卡在机架下端框架10的前端下端面。当工件轴杆全部位于偏转盘运输辊道上时,以偏转盘左右端可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重力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翻转机构、升降机构和储运箱;所述的机架固定在工件加工设备的底架上,包括固定为一体的下端框架、中固定架和上端架;下端框架向远离工件加工设备底架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偏转盘、运输辊道、配重板和翻转触发挡位机构;偏转盘左右端的前端部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下端框架的左、右两端前端部,运输辊道安装在偏转盘的后端部,偏转盘的前端固定有配重板,配重板置于机架下端框架上,空置时偏转盘在配重板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偏转盘的起始端正对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带末端;翻转触发挡位机构包括移动块、固定在移动块上的限位板、固定在移动块上的空心套筒、穿在套筒内并由扭簧固定的拨叉轴和位于套筒外与拨叉轴两端一体或固定为一体的上、下拨叉;移动块可沿偏转盘左右移动地固定在偏转盘有配重板一端的右侧,与偏转盘起始端的距离大于一个工件的长度,使工件正对物料托盘上端;上拨叉位于偏转盘上端,能与输送来的工件接触,下拨叉卡在机架下端框架的下端面;当工件全部位于偏转盘运输辊道上时,以偏转盘左右端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下端框架上的旋转中心轴为分界线,偏转盘上运输辊道侧的重量大于配重板侧的重量;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可翻转的物料托盘、固定在机架上的升降架导套、两个导向滑轮、钢丝绳、配重和物料托盘翻转机构;升降架由上支架和固定在上支架上的两竖支架;升降架导套固定在下端框架后端;两竖支架穿在升降架导套上,其下端固定有可翻转的物料托盘;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升降架上支架中心,另一端分别穿过铰接固定在机架上端架两端的导向滑轮后折向下,最后固定在配重上;配重的重量保证空置时,物料托盘正好位于紧靠偏转盘后侧的下端,有工件时,升降架能迅速下降;物料托盘翻转机构固定在物料托盘下端左右中心、前后偏离中心的位置,当其接触到储运箱或其内的工件时顶物料托盘使其翻转卸料所述的储运箱置于地面上,位于物料托盘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重力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翻转机构、升降机构和储运箱;所述的机架固定在工件加工设备的底架上,包括固定为一体的下端框架、中固定架和上端架;下端框架向远离工件加工设备底架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偏转盘、运输辊道、配重板和翻转触发挡位机构;偏转盘左右端的前端部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下端框架的左、右两端前端部,运输辊道安装在偏转盘的后端部,偏转盘的前端固定有配重板,配重板置于机架下端框架上,空置时偏转盘在配重板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偏转盘的起始端正对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带末端;翻转触发挡位机构包括移动块、固定在移动块上的限位板、固定在移动块上的空心套筒、穿在套筒内并由扭簧固定的拨叉轴和位于套筒外与拨叉轴两端一体或固定为一体的上、下拨叉;移动块可沿偏转盘左右移动地固定在偏转盘有配重板一端的右侧,与偏转盘起始端的距离大于一个工件的长度,使工件正对物料托盘上端;上拨叉位于偏转盘上端,能与输送来的工件接触,下拨叉卡在机架下端框架的下端面;当工件全部位于偏转盘运输辊道上时,以偏转盘左右端可旋转地固定在机架下端框架上的旋转中心轴为分界线,偏转盘上运输辊道侧的重量大于配重板侧的重量;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可翻转的物料托盘、固定在机架上的升降架导套、两个导向滑轮、钢丝绳、配重和物料托盘翻转机构;升降架由上支架和固定在上支架上的两竖支架;升降架导套固定在下端框架后端;两竖支架穿在升降架导套上,其下端固定有可翻转的物料托盘;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升降架上支架中心,另一端分别穿过铰接固定在机架上端架两端的导向滑轮后折向下,最后固定在配重上;配重的重量保证空置时,物料托盘正好位于紧靠偏转盘后侧的下端,有工件时,升降架能迅速下降;物料托盘翻转机构固定在物料托盘下端左右中心、前后偏离中心的位置,当其接触到储运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少伟韩波高永民郝志强王月飞
申请(专利权)人:耐世特凌云驱动系统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