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人鹤专利>正文

一种单车座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845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车座位调节装置,包括支撑坐垫的座管和横轴,在横轴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定位装置、与定位装置传动连接的联动轮及与横轴右端固定连接的手柄,定位装置包括套壳,套壳的内侧设有弹性止动环,在弹性止动环的环内侧设有转动轮,弹性止动环与转动轮间隙配合,所述联动轮包括有齿轮及与齿轮联动的挡条,挡条伸入到第一缺口内与挡块进行联动,在所述座管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横轴与联动轮转动连接。由于弹性止动环向外膨胀时在摩擦力作用下,起到止动、定位作用。通过上述步骤对坐垫进行调节,省去了拆卸和拧紧螺栓的过程。

A Bicycle Seat Adjus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cycle seat adju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eat tube and a transverse axle supporting the seat cushion. On the transverse axle, a positioning device, a linkage wheel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device and a handle fix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transverse axle are arranged in turn from left to right. The positioning device includes a sleeve, an elastic stop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leeve, a rotating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elastic stop ring, and an elastic stop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he ring is matched with the clearance of the rotating wheel. The linkage wheel includes a gear and a ba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gear. The bar extends into the first notch and interacts with the block. A rack is arranged on the seat pipe. The rack engages with the gear, and the transverse axis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inkage wheel. As the elastic stop ring expands outward, it can stop and locate under the action of friction force. By adjusting the cushion through the above steps, the process of disassembling and tightening the bolts is omit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车座位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零配件
,具体是一种单车座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低碳、绿色出行的代表,共享单车已经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在骑行过程中,坐垫的高度关系到骑行的舒适程度以及是否省力。目前的单车的坐垫调节都是通过松动紧固螺栓后调整高度,按压或拔出座椅后,再使用拧紧螺栓对坐垫进行固定。调节起来十分不便不说,最让人郁闷的是,有些用户拧紧螺栓时用力过大,导致螺栓预紧力过大,后来的用户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松动螺栓,甚至根本就松不了。而气缸式的升降机构则有可能因为骑行过程中的颠簸而产生爆炸危险,无法应用到单车坐垫上来。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安全、方便的坐垫升降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节方便、可防止拧死的单车座位调节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车座位调节装置,包括单车的坐垫、座管、外套管和升降机构,所述坐垫铰接在所述座管的上端,所述座管插入所述外套管中与其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外套管的上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轴,在横轴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定位装置、与定位装置传动连接的联动轮及与横轴右端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套壳,套壳为圆筒形,中心部设有第一轴孔,套壳的内圆上设有轮齿,套壳的内侧设有弹性止动环,所述弹性止动环为一个带有第一缺口的金属圆环,在弹性止动环的外圆周面上、第一缺口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轮齿相配合的止动齿,弹性止动环在其对应第一缺口的两个端面上设有挡块,在弹性止动环的环内侧设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包括连为一体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的环心为第二轴孔,所述横轴穿过第二轴孔与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外环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挡块位于第二缺口的内侧,弹性止动环与转动轮间隙配合,所述联动轮包括有齿轮及与齿轮联动的挡条,挡条伸入到第一缺口内与挡块进行联动。所述外套管的管面上沿其径向设有凹槽,所述齿条设置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座管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横轴与联动轮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套壳的内圆上的轮齿为浅齿槽齿,轮齿的齿顶高尺寸小于其齿槽宽尺寸。进一步地,所述止动齿在第一缺口一侧的齿数为3~10个。进一步地,所述联动轮还包括有圆盘,圆盘与齿轮通过连筒固定连接,所述挡条设置在圆盘的左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横轴与转动轮通过定位销进行固定。该机构通过联动轮的齿轮与齿条啮合,在横轴转动下控制座管的上下运动,在横轴的左端通过定位装置来联动轮进行止动。横轴主动旋转时定位装置内部的弹性止动环向环形方向收缩。转动轮带动弹性止动环转动,进而通过挡块、挡条带动联动轮进行转动控制座管的转动。而在横轴不再旋转的情况下,支撑如果试图向下运动则会使挡条压到挡块上,此时由于力的作用方向使然,弹性止动环向外膨胀,轮齿与止动齿啮合。在摩擦力一定轮齿对止动齿的阻力作用下,弹性止动环无法转动,因此起到止动、定位作用。有益效果:通过坐垫调节装置调节单车坐垫的高度,省去了拆卸和拧紧螺栓的过程,方便了骑行者调节坐垫高度,同时,防止调节时拧死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单车座位调节装置,包括单车的坐垫7、座管5、外套管6和升降机构,所述坐垫7铰接在所述座管5的上端,所述座管5插入所述外套管6中与其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外套管6的上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轴1,在横轴1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定位装置2、与定位装置2传动连接的联动轮3及与横轴1右端固定连接的手柄4。所述定位装置2包括套壳21,套壳21为圆筒形,中心部设有第一轴孔,套壳21的内圆上设有轮齿,套壳21的内侧设有弹性止动环22,所述弹性止动环22为一个带有第一缺口221的金属圆环,在弹性止动环22的外圆周面上、第一缺口22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轮齿相配合的止动齿,弹性止动环22在其对应第一缺口221的两个端面上设有挡块222,在弹性止动环22的环内侧设有转动轮23,所述转动轮23包括连为一体的内环231和外环232,所述内环231的环心为第二轴孔,所述横轴1穿过第二轴孔与转动轮23固定连接,所述外环232设有第二缺口233,所述挡块222位于第二缺口233的内侧,弹性止动环22与转动轮23间隙配合,所述联动轮3包括有齿轮31及与齿轮31联动的挡条32,挡条32伸入到第一缺口221内与挡块222进行联动,在所述座管5上设有齿条51,齿条51与齿轮31相啮合,横轴1与联动轮3转动连接。所述套壳21的内圆上的轮齿为浅齿槽齿,轮齿的齿顶高尺寸小于其齿槽宽尺寸。所述止动齿在第一缺口221一侧的齿数为3~10个。所述联动轮3还包括有圆盘34,圆盘34与齿轮31通过连筒33固定连接,所述挡条32设置在圆盘34的左端面上。所述横轴1与转动轮23通过定位销11进行固定。实际使用时,该套装置通过联动轮3的齿轮31与齿条51啮合,在横轴1转动下控制座管5的上下运动,在横轴1的左端通过定位装置2来联动轮3进行止动。横轴1主动旋转时定位装置2内部的弹性止动环22向环形方向收缩。转动轮23带动弹性止动环22转动,进而通过挡块222、挡条32带动联动轮3进行转动,控制座管5的转动。而在横轴1不再旋转的情况下,支撑如果试图向下运动则会使挡条32压到挡块222上,此时由于力的作用方向使然,弹性止动环22向外膨胀,轮齿与止动齿啮合。在摩擦力一定轮齿对止动齿的阻力作用下,弹性止动环22无法转动,因此起到止动、定位作用。通过上述步骤对坐垫7的高度进行调节,省去了拆卸和拧紧螺栓的过程,方便了骑行者调节坐垫7高度,并且不会产生座管5被拧死在外套管6上的问题。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车座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车的坐垫、座管、外套管和升降机构,所述坐垫铰接在所述座管的上端,所述座管插入所述外套管中与其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外套管的上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轴,在横轴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定位装置、与定位装置传动连接的联动轮及与横轴右端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套壳,所述套壳为圆筒形,中心部设有第一轴孔,套壳的内圆上设有轮齿,套壳的内侧设有弹性止动环,所述弹性止动环为一个带有第一缺口的金属圆环,在弹性止动环的外圆周面上、第一缺口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轮齿相配合的止动齿,弹性止动环在其对应第一缺口的两个端面上设有挡块,在弹性止动环的环内侧设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包括连为一体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的环心为第二轴孔,所述横轴穿过第二轴孔与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外环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挡块位于第二缺口的内侧,弹性止动环与转动轮间隙配合,所述联动轮包括有齿轮及与齿轮联动的挡条,挡条伸入到第一缺口内与挡块进行联动,在所述座管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横轴与联动轮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车座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车的坐垫、座管、外套管和升降机构,所述坐垫铰接在所述座管的上端,所述座管插入所述外套管中与其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外套管的上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轴,在横轴上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定位装置、与定位装置传动连接的联动轮及与横轴右端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套壳,所述套壳为圆筒形,中心部设有第一轴孔,套壳的内圆上设有轮齿,套壳的内侧设有弹性止动环,所述弹性止动环为一个带有第一缺口的金属圆环,在弹性止动环的外圆周面上、第一缺口的两侧设有与所述轮齿相配合的止动齿,弹性止动环在其对应第一缺口的两个端面上设有挡块,在弹性止动环的环内侧设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包括连为一体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的环心为第二轴孔,所述横轴穿过第二轴孔与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外环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挡块位于第二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人鹤
申请(专利权)人:李人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