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拉杠杆式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71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拉杠杆式模架,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力臂杆和第一直线驱动器;上模架的一侧设置有转轴,转轴与上模架固定连接,转轴与下模架铰接;转轴上设置有一段用于与力臂杆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的截面呈非圆形;力臂杆的一端套在连接段上,力臂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一直线驱动器,力臂杆位于上模架和下模架之外。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拉杠杆式模架将转轴设计为非圆轴,便于力臂杆与转轴固定连接,简化了力臂杆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后拉杠杆式模架将转轴和力臂杆设置在上模架的同一侧,避免转轴和力臂杆与模具及上模辅件产生空间干涉,并且上模架的开口侧呈完全开放式,增加了下模架的操作空间。

Back-pull lever die hol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r-pulling lever type die fram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frame, a lower die frame, a force arm rod and a straight line driver; on one side of the upper die frame, a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to the upper die frame,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hinged to the lower die frame; on the rotating shaft, a connecting section for connecting the force arm rod is arranged, and one end of the force arm rod is sleeved on the connecting section. The other end of the boom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irst linear driver, and the boom is located outside the upper and lower die brackets. The utility model rear-pull lever die holder designs the rotating shaft as a non-circular axis, which facilitates the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rm bar and the rotating shaft,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arm bar and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the rear-pull lever die holder sets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arm bar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upper die holder, avoids the spatial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shaft and the arm bar and the die and the upper die accessories, and the opening side of the upper die holder is completely open. The operating space of the lower die holder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拉杠杆式模架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拉杠杆式模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杠杆式模架为前拉式模架,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和驱动器,上模架和下模架通过转轴铰接,驱动器驱动上模架围绕转轴旋转而实现开合模。这种模架的缺陷在于:(1)上模架的受力点与转轴分别位于上模架的两侧,驱动器和模具辅件容易与模架的内部空间干涉,模架容易与模具产生空间上的制约;(2)转轴为圆柱形,与转轴连接的力臂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后拉杠杆式模架,简化模架结构,解决模架在使用时的空间冲突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拉杠杆式模架,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力臂杆和第一直线驱动器;上模架的一侧设置有转轴,转轴与上模架固定连接,转轴与下模架铰接;转轴上设置有一段用于与力臂杆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的截面呈非圆形(例如矩形);力臂杆的一端套在连接段上,力臂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一直线驱动器,力臂杆位于上模架和下模架之外。第一直线驱动器能够驱动力臂杆摆动,由于转轴与力臂杆连接的部位是非圆形的,转轴将随着力臂杆的摆动而自转,进而带动上模架旋转,实现开模和合模。进一步的,模架还包括合模锁定系统,合模锁定系统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和锁定轴,第二直线驱动器安装于下模架,第二直线驱动器驱动锁定轴往复运动,上模架和下模架在开合处设置有第一锁定孔,第一锁定孔与锁定轴同心;当上模架运动至合模位置时,上模架和下模架的第一锁定孔重合,第二直线驱动器驱动锁定轴运动插进上模架和下模架的第一锁定孔中,实现上模架和下模架锁定。进一步的,模架还包括开模锁定系统,开模锁定系统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和锁定销,第三直线驱动器安装于下模架,第三直线驱动器驱动锁定销往复运动;力臂杆设置有第二锁定孔,当上模架运动至开模位置时,锁定销能够插入第二锁定孔内锁定力臂杆;需要合模时,第三直线驱动器反向驱动锁定销离开第二锁定孔。具体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二直线驱动器和第三直线驱动器均为气缸。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架设置有可充气的气垫,气垫承载下模具;合模之后,气垫充气将下模顶起,使得上模和下模紧密结合;开模前,气垫放气。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后拉杠杆式模架将转轴设计为非圆轴,便于力臂杆与转轴固定连接,简化了力臂杆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技术的后拉杠杆式模架将转轴和力臂杆设置在上模架的同一侧,避免转轴和力臂杆与模具及上模辅件产生空间干涉,并且上模架的开口侧呈完全开放式,增加了下模架的操作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模架的主视图。图2是实施例1模架的立体图(隐藏局部上模架)。图3是实施例1模架的主视图(开模状态)。其中:1、上模架;2、下模架;3、力臂杆;31、第二锁定孔;4、第一气缸;5、转轴;51、连接段;6、第二气缸;7、第一锁定孔;8、锁定轴;9、第三气缸;10、气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后拉杠杆式模架,包括上模架1、下模架2、力臂杆3、第一气缸4、合模锁定系统和开模锁定系统;上模架1的一侧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与上模架1固定连接,转轴5的两端呈圆柱形并且与下模架2铰接;转轴5中间的连接段51的截面呈方形;力臂杆3呈弧形,力臂杆3的一端套在转轴5的连接段51上,力臂杆3的另一端铰接第一气缸4,力臂杆3位于上模架1和下模架2之外;第一气缸4安装在下模架2的下方;如图2所示,合模锁定系统包括第二气缸6和锁定轴8,第二气缸6安装于下模架2,第二气缸6驱动锁定轴8往复运动,其中第二气缸6为双向气缸,第二气缸6的两端各连接一根锁定轴8;上模架1和下模架2在开合处设置有第一锁定孔7,第一锁定孔7与锁定轴8同心;开模锁定系统包括第三气缸9和锁定销,第三气缸9安装于下模架2,第三气缸9驱动锁定销往复运动;力臂杆3设置有第二锁定孔31;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观察,图2隐藏了侧面的挡板,露出气垫),下模架2设置有可充气的气垫10。本实施例后拉杠杆式模架的工作流程是:(1)如图1和图2所示为合模状态,第一气缸4伸出,上模架1扣在下模架2上;第二气缸6伸出,上模架1和下模架2的第一锁定孔7重合,锁定轴8插入两个第一锁定孔7内;(2)气垫10充气,使得安装在下模架2上的下模顶起,与上模紧密结合(附图中未画出模具);(3)气垫10放气,下模与上模松开;(4)第二气缸6缩回,锁定轴8脱离上模架1和下模架2的第一锁定孔7,合模锁定解除;(5)第一气缸4缩回,上模架1顺时针翻转,模架打开,具体如图3所示;(6)模架打开时,力臂杆3顺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力臂杆3上的第二锁定孔31与锁定销对齐;第三气缸9伸出,锁定销插入第二锁定孔31中;模架进入开模锁定状态(此时,即使第一气缸4失去动力,模架依然能保持开模状态);(7)第三气缸9缩回,锁定销离开第二锁定孔31,开模锁定状态解除;(8)第一气缸4伸出,上模架1逆时针翻转,模架闭合成图1和图2状态。虽然说明书中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拉杠杆式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力臂杆和第一直线驱动器;上模架的一侧设置有转轴,转轴与上模架固定连接,转轴与下模架铰接;转轴上设置有一段用于与力臂杆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的截面呈非圆形;力臂杆的一端套在连接段上,力臂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一直线驱动器,力臂杆位于上模架和下模架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拉杠杆式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力臂杆和第一直线驱动器;上模架的一侧设置有转轴,转轴与上模架固定连接,转轴与下模架铰接;转轴上设置有一段用于与力臂杆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的截面呈非圆形;力臂杆的一端套在连接段上,力臂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一直线驱动器,力臂杆位于上模架和下模架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拉杠杆式模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合模锁定系统,合模锁定系统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和锁定轴,第二直线驱动器安装于下模架,第二直线驱动器驱动锁定轴往复运动,上模架和下模架在开合处设置有第一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秉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徐旭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