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来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弯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69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弯管机,它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顶部一端设有行程滑道;行程滑道的内部设有行程滑块,且行程滑块上设有折弯辊;折弯辊与行程滑道上的滑槽滑动连接;行程滑道的顶端设有液压油缸;固定底座的顶部另一端设有与液压油缸连通的电动液压泵站;固定底座的底部设有传动电机,且传动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与转动辊连接;转动辊和折弯辊平行对应;电动液压泵站和传动电机与电源控制器电连接。液压油缸带动折弯辊下压进行管件的折弯;转动辊在折弯的过程中同步同向转动,带动管件进行移动,保证管件在移动的同时进行折弯,达到大半径或圈圆的折弯作业;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A New Type of Pipe Be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pipe ben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base; a travel slid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end of the fixed base; a travel slid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travel slide, and a bending roll is arranged on the travel slide; a bending roll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a chute on the travel slide; a hydraulic cylinder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travel slide; and a hydraulic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ed base. Electric hydraulic pump station; the base of fixed base is equipped with drive motor, and the driv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ducer; the reduc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roll; the rotating roll and the bending roll are parallel; the electric hydraulic pump sta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motor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controller. Hydraulic cylinder drives bending roll to press down to bend pipe fittings; rotating roll rotat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synchronously during bending process, driving pipe fittings to move, ensuring that pipe fittings bend at the same time as moving to achieve large radius or circle bending operation;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compact, occupies a small area, and the use cost is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弯管机
本技术属于管件折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弯管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弯管机主要应用于电力施工、公铁路建设、桥梁、船舶等方面管道铺设及修造,即将水平的管件弯曲成一定的弧状或圆圈状。目前,弯管机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管件类型和加工规格的影响,管件弯曲后易发生变形,不利于正常使用;同时,折弯过程产生的力较大,设备整体不稳定晃动明显,需要额外加固;其次,目前的弯管机多是将管件固定折弯,即管件被设置弯曲成一定弧度后通过油缸施加压力进行折弯,这种操作虽然被广泛应用,但是折弯的弧度受到较大限制,不能进行弯曲半径较大的折弯作业;有部分能够进行大半径折弯作业的设备体积普遍较大,结构也复杂,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管件折弯受限和使用过程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弯管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新型弯管机,它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一端设有纵向设置的行程滑道;所述行程滑道的内部设有与其相互滑动连接的行程滑块,且行程滑块上设有折弯辊;所述折弯辊与行程滑道上的滑槽相互滑动连接;所述行程滑道的顶端设有液压油缸,且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与行程滑块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另一端设有电动液压泵站;所述电动液压泵站通过分流阀和手动加压阀与液压油缸相互连通;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设有传动电机,且传动电机通过三角带与固定底座顶部设有的减速机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转轴通过链条分别与设置在行车滑道两侧的转动辊Ⅰ和转动辊Ⅱ相互同向同步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辊Ⅰ、转动辊Ⅱ和折弯辊相互平行对应;所述电动液压泵站和传动电机与电源控制器相互电连接。为了提高折弯稳定性,所述转动辊Ⅰ和转动辊Ⅱ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弯管凹轮。为了便于观察尺度,所述滑槽上设有刻度尺。本技术结构合理,液压油缸带动折弯辊下压进行管件的折弯,手动加压阀能够控制压力的变化,进而调整折弯的程度;转动辊Ⅰ和转动辊Ⅱ在折弯的过程中同步同向转动,带动管件进行移动,保证管件在移动的同时进行折弯,达到大半径或圈圆的折弯作业;整体支撑性好,稳定性强,达到大半径或圈圆的折弯作业;并且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使用成本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压油缸2、行程滑块3、行程滑道4、滑槽5、弯管凹轮6、转动辊Ⅰ7、折弯辊8、转动辊Ⅱ9、固定底座10、传动电机11、减速机12、电动液压泵站13、分流阀。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它包括固定底座9;所述固定底座9的顶部一端设有纵向设置的行程滑道3;所述行程滑道3的内部设有与其相互滑动连接的行程滑块2,且行程滑块2上设有折弯辊7;所述折弯辊7与行程滑道3上的滑槽4相互滑动连接;所述行程滑道3的顶端设有液压油缸1,且液压油缸1的伸缩杆与行程滑块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9的顶部另一端设有电动液压泵站12;所述电动液压泵站12通过分流阀13和手动加压阀与液压油缸1相互连通;所述固定底座9的底部设有传动电机10,且传动电机10通过三角带与固定底座9顶部设有的减速机11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11的转轴通过链条分别与设置在行程滑道3两侧的转动辊Ⅰ6和转动辊Ⅱ8相互同向同步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辊Ⅰ6、转动辊Ⅱ8和折弯辊7相互平行对应;所述电动液压泵站12和传动电机10与电源控制器相互电连接。为了提高折弯稳定性,所述转动辊Ⅰ6和转动辊Ⅱ8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弯管凹轮5。为了便于观察尺度,所述滑槽4上设有刻度尺。本技术结构合理,液压油缸在电动液压泵站的作用下通过行程滑块带动折弯辊下压进行管件的折弯,手动加压阀能够控制压力的变化,进而调整折弯的程度;转动辊Ⅰ和转动辊Ⅱ通过减速机与传动电机进行传动连接,保证在折弯的过程中同步同向转动,带动管件进行移动,从而保证管件在移动的同时进行折弯,达到大半径或圈圆的折弯作业;整体支撑性好,稳定性强,那个进行大半径或圈圆的折弯作业;并且,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本技术采用方钢焊接,机身稳固;能够根据刻度尺调节行程滑块,精度更高;轴承为自动定位,旋转时自定中心,电器控制操作便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弯管机,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底座(9);所述固定底座(9)的顶部一端设有纵向设置的行程滑道(3);所述行程滑道(3)的内部设有与其相互滑动连接的行程滑块(2),且行程滑块(2)上设有折弯辊(7);所述折弯辊(7)与行程滑道(3)上的滑槽(4)相互滑动连接;所述行程滑道(3)的顶端设有液压油缸(1),且液压油缸(1)的伸缩杆与行程滑块(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9)的顶部另一端设有电动液压泵站(12);所述电动液压泵站(12)通过分流阀(13)和手动加压阀与液压油缸(1)相互连通;所述固定底座(9)的底部设有传动电机(10),且传动电机(10)通过三角带与固定底座(9)顶部设有的减速机(11)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11)的转轴通过链条分别与设置在行程滑道(3)两侧的转动辊Ⅰ(6)和转动辊Ⅱ(8)相互同向同步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辊Ⅰ(6)、转动辊Ⅱ(8)和折弯辊(7)相互平行对应;所述电动液压泵站(12)和传动电机(10)与电源控制器相互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弯管机,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底座(9);所述固定底座(9)的顶部一端设有纵向设置的行程滑道(3);所述行程滑道(3)的内部设有与其相互滑动连接的行程滑块(2),且行程滑块(2)上设有折弯辊(7);所述折弯辊(7)与行程滑道(3)上的滑槽(4)相互滑动连接;所述行程滑道(3)的顶端设有液压油缸(1),且液压油缸(1)的伸缩杆与行程滑块(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9)的顶部另一端设有电动液压泵站(12);所述电动液压泵站(12)通过分流阀(13)和手动加压阀与液压油缸(1)相互连通;所述固定底座(9)的底部设有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来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