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treatment proces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ool making,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fter forging and pressing, the casting is heated for 30-90 minutes at 1160-1200 degrees Celsius, followed by 30-60 minutes at 700-850 degrees Celsius; annealing; processing; quenching; tempering;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technology, annealing after forging and pressing, and light forging after annealing. Finishing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hardness and brittleness of castings, but also reduce the difficulty and time of later grind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具加工
,具体为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钢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传统刀具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刀具硬度和脆性并没有达到最佳性能,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锻压保温完成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完成后进行轻锻、精整加工,既可以使铸件硬度和脆性性能更好,又可以减小后面研磨工序的难度和时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60~1200℃下保温30~90min,随后在温度70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60~1200℃下保温30~90min,随后在温度700~850℃保温30~60min;步骤二:退火:500~7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750~90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160~1200℃下保温60~120min,之后在温度700~850℃保温60~12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160~1200℃,保温60~12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550~650℃,保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60~1200℃下保温30~90min,随后在温度700~850℃保温30~60min;步骤二:退火:500~7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750~90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160~1200℃下保温60~120min,之后在温度700~850℃保温60~12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160~1200℃,保温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士贤,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四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