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门机,包括设于座体上部的电机及蜗轮蜗杆减速器、设于座体中部的齿轮传动机构和设于座体下方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蜗轮同轴的主动齿轮、设于第一传动轴的齿轮A和齿轮B、第二传动轴的齿轮C以及与滚轮同轴的被动齿轮,所述齿轮A与主动齿轮啮合,齿轮C与齿轮B啮合,被动齿轮与齿轮C啮合,该装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门机。技术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场合的门体都采用自动门,由控制器控制门的开启和关闭。现有 的平开门开门机通常采用机械式控制,如采用液压或螺旋伸縮杆机构带动门体开启和关闭, 此类开门机存在体积大、结构不紧凑、安装不方便、传动效率低等缺点,此外,杆件及门体 受力极大,机构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的开门机。本技术包括设于座体上部的电机及蜗轮蜗杆减速器、设于座体中部的齿轮传动机构 和设于座体下方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蜗轮同轴的主动齿轮、设于 第一传动轴的齿轮A和齿轮B、第二传动轴的齿轮C以及与滚轮同轴的被动齿轮,所述齿轮 A与主动齿轮啮合,齿轮C与齿轮B啮合,被动齿轮与齿轮C啮合。本技术工作时,由电机驱动蜗轮蜗杆减速器转动,经中部的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滚落 转动,从而带动门体的开启和关闭,该装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传动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设于座体1上部的电机2及蜗轮蜗杆减速器3、设于座体中部的齿轮传动 机构4和设于座体下方的滚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蜗轮同轴的主动齿 轮6、设于第一传动轴7的齿轮A和齿轮B、第二传动轴8的齿轮C以及与滚轮同轴的被动 齿轮9,所述齿轮A与主动齿轮啮合,齿轮C与齿轮B啮合,被动齿轮与齿轮C啮合。为了避免因停电或电机出现故障而导致蜗轮蜗杆减速器及传动机构停止运转,以致门体 不能移动,上述齿轮A和齿轮B相接触面上设有实现传动连接的镶接机构10,所述第一传动 轴为中空转轴7,所述中空转轴体内一侧端设有复位弹簧11和末端12与复位弹簧相接触用 于带动齿轮B轴向移动的T形连接件13,所述T形连接件径向端14伸出中空转轴孔槽15与齿轮B相连接,所述T形连接件前端连接有用于推动T形连接件轴向位移的螺杆16,所述 螺杆与中空转轴内周壁之间设有传动螺纹17,所述中空转轴另一侧端设有与螺杆外侧端插槽 配合连接的旋转启动销18,当电机停止运转时,利用旋转启动销18旋转顶推螺杆16,推动 T形连接件13和齿轮B轴向移动,使齿轮B与齿轮A之间的镶接机构脱离,实现驱动离合, 此时滚轮脱离蜗轮蜗杆减速器束缚,用户只要用手推动门体即可将门打开或关闭。为了使该开门机在关门到位时自锁更加牢靠,上述的座体还设有关门锁紧装置19,所述 关门锁紧装置包括设于地面上的定位锁体20,所述座体下方滚轮5轴向的一旁侧开门机座体 上铰接有其旋转平面与滚轮相平行的锁扣21,所述锁扣的一端具有朝向地面的下凸部22,另 一端具有拐向定位锁体的钩头23,所述定位锁体上部设有以让锁扣下凸部镶入的插孔24,所 述定位锁体朝向钩头的相应侧部上设有与钩头配合工作的钩道25。上述锁扣上侧部设有与第二传动轴8连接的棘轮26和铰接于锁扣本体上侧部凹槽27内 的棘爪28,所述棘爪下侧面与锁扣凹槽之间设有缓冲弹簧29以使锁扣旋转上锁时带动棘爪 上端头30卡入棘轮棘齿之间,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电源的弹性开关机构31,所述 弹性开关机构的张紧牵引端32与锁扣翻转体相连接以使锁扣上锁时该弹性开关处于切断电 源的工位,当棘轮反向运行时,锁扣翻转体在弹性开关复位弹簧作用下脱扣并回转复位。该装置工作时,滚轮的转动带动门体的启闭,当门体即将关闭到位时,锁扣下凸部22镶 入定位锁体上部的插孔24,钩头23插入定位锁体的钩道25,门体继续前行,锁扣遇阻翻转, 经锁扣凹槽27内的缓冲弹簧29将棘爪上端头30压入棘轮棘齿之间,棘轮停止转动,使锁扣 实现自锁,棘爪的卡入由缓冲弹簧驱动,过程无冲击力,保证了该装置的寿命及稳定性。上述镶接机构为设于齿轮A内侧的凹槽31和设于齿轮B上可镶入凹槽内的凸块32。权利要求1、一种开门机,包括设于座体上部的电机及蜗轮蜗杆减速器、设于座体中部的齿轮传动机构和设于座体下方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蜗轮同轴的主动齿轮、设于第一传动轴的齿轮A和齿轮B、第二传动轴的齿轮C以及与滚轮同轴的被动齿轮,所述齿轮A与主动齿轮啮合,齿轮C与齿轮B啮合,被动齿轮与齿轮C啮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A和齿轮B相接触面上设有实现 传动连接的镶接机构,所述第一传动轴为中空转轴,所述中空转轴体内一侧端设有复位弹 簧和末端与复位弹簧相接触用于带动齿轮B轴向移动的T形连接件,所述T形连接fM5 向端伸出中空转轴孔槽与齿轮B相连接,所述T形连接件前端连接有用于推动T形连接 件轴向位移的螺杆,所述螺杆与中空转轴内周壁之间设有传动螺纹,所述中空转轴另一侧 端设有与螺杆外侧端插槽配合连接的旋转启动销。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还设有关门锁紧装置,所述关门锁紧装置包括设于地面上的定位锁体,所述座体下方滚轮轴向的一旁侧开门机座体上 铰接有其旋转平面与滚轮相平行的锁扣,所述锁扣的一端具有朝向地面的下凸部,另一端具有拐向定位锁体的钩头,所述定位锁体上部设有以让锁扣下凸部镶入的插孔,所述定位 锁体朝向钩头的相应侧部上设有与钩头配合工作的钩道。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上侧部设有与第二传动轴连接的棘 轮和铰接于锁扣本体上侧部凹槽内的棘爪,所述棘爪下侧面与锁扣凹槽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以使锁扣旋转上锁时带动棘爪上端头卡入棘轮棘齿之间,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电^l电 源的弹性开关机构,所述弹性开关机构的张紧牵引端与锁扣翻转体相连接以使锁扣上锁时 该弹性开关处于切断电源的工位,当棘轮反向运行时,锁扣翻转体在弹性开关复位弹簧作 用下脱扣并回转复位。5、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镶接机构为设于齿轮A内侧的凹 槽和设于齿轮B上可镶入凹槽内的凸块。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开门机,包括设于座体上部的电机及蜗轮蜗杆减速器、设于座体中部的齿轮传动机构和设于座体下方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蜗轮同轴的主动齿轮、设于第一传动轴的齿轮A和齿轮B、第二传动轴的齿轮C以及与滚轮同轴的被动齿轮,所述齿轮A与主动齿轮啮合,齿轮C与齿轮B啮合,被动齿轮与齿轮C啮合,该装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文档编号E05F15/12GK201218015SQ200820102908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朱永明 申请人:朱永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门机,包括设于座体上部的电机及蜗轮蜗杆减速器、设于座体中部的齿轮传动机构和设于座体下方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蜗轮同轴的主动齿轮、设于第一传动轴的齿轮A和齿轮B、第二传动轴的齿轮C以及与滚轮同轴的被动齿轮,所述齿轮A与主动齿轮啮合,齿轮C与齿轮B啮合,被动齿轮与齿轮C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永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