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烘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989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乌龙茶的烘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杀青做青之后的乌龙茶,并将其放置于加热容器中;S2,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00~115摄氏度,保温15~45分钟,并进行抽气排除水分和杂味;S3,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25~135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保温20~45分钟;S4,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45~155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进行提香,保温3~8分钟。

Baking Method of Oolong Tea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roasting method for oolong tea,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providing oolong tea after green-killing, and placing it in a heating container; S2, heating the heating container to 100-115 degrees Celsius, holding for 15-45 minutes, and extracting air to remove moisture and odor; S3, heating the heating container to 125-135 degrees Celsius, and irradiating it with infrared rays. The heating vessel is heated to 145 - 155 degrees Celsius by means of heat preservation for 20 - 45 minutes and S4, while the fragrance is extracted by infrared irradiation for 3 - 8 minu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乌龙茶的烘焙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乌龙茶的烘焙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5大步骤。萎凋:分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两种。日光萎凋又称晒青,让鲜叶散发部分水分,使叶内物质适摄氏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摄氏度;室内萎凋又称凉青,让鲜叶在室内自然萎凋,也是乌龙茶萎凋中常见的一种方法。摇青:是乌龙茶(青茶)做青的关键。将萎凋后的茶叶经过4~5次不等的摇青过程,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形成乌龙茶叶底独特的“绿叶红镶边”特点,以及乌龙茶独特的芳香。炒青:以炒青机破坏茶中的茶酵素,防止叶子继续变红,使茶中的青味消退,茶香浮现。揉捻:属造型步骤,即将茶叶制成球形或条索形,形成乌龙茶的外形结构。烘焙:即干燥,去除多余水分和苦涩味,焙至茶梗手折断脆,气味清纯,使茶香高醇。一般而言,传统的烘焙一般采用炭焙或者电焙,在100~110摄氏度左右温摄氏度下烘焙5小时以上,这样的炭焙或者电焙方式不仅仅耗时耗力;另外,使用该炭焙或者电焙所制备的茶叶还会出现返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乌龙茶的烘焙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乌龙茶的烘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杀青做青之后的乌龙茶,并将其放置于加热容器中;S2,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00~115摄氏度,保温15~45分钟,并进行抽气排除水分和杂味;S3,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25~135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保温20~45分钟;S4,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45~155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进行提香,保温3~8分钟。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08~112摄氏度,并保温15~30分钟。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3中,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28~132摄氏度,并保温25~35分钟。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4中,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48~152摄氏度,并保温3~5分钟。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红外线的波长为2~50微米。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红外线的波长为25~35微米。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乌龙茶的烘焙方法进一步包括:S5,将步骤S4后的茶叶摊放至簸箕,待温摄氏度到常温,装袋保存。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红外线,特别是远红外线,对茶叶具有一定的穿透力,通过红外线,特别是远红外线照射所述乌龙茶,可以使茶叶内部的水分快速的发散出来,故将烘焙的温摄氏度升温到125~135摄氏度,甚至145~155摄氏度,也不会使茶叶叶片产生烧焦现象。从而可以节约烘焙时间和电源。另外,由于从内部将茶叶内部的水分快速的发散出来,所制备的茶叶还可以显著降低返青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乌龙茶的烘焙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乌龙茶的烘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杀青做青之后的乌龙茶,并将其放置于加热容器中;S2,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00~115摄氏度,保温15~45分钟,并进行抽气排除水分和杂味;S3,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25~135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保温20~45分钟;S4,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45~155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进行提香,保温3~8分钟。在步骤S1中,乌龙茶在加热容器中的摊放厚摄氏度不宜高于6厘米,优选的,乌龙茶在加热容器中的摊放厚摄氏度为4~5厘米。步骤S2的主要作用是初步将乌龙茶中水分和杂味排除,时间的节点以无杂味和水雾为准。其温摄氏度的设定和传统的炭焙或者电焙方式的温摄氏度基本一致,优选的,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08~112摄氏度,并保温15~30分钟。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10摄氏度,并保温20分钟。步骤S3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将乌龙茶中的水分排除。在这一步骤中,为了将茶叶内部的水分尽量发散出来,故,选用对茶叶具有一定穿透力的红外线,特别是远红外线同时对烘焙中的茶叶进行照射。优选的,所述红外线的波长为2~50微米(中红外,远红外波段)。更优选的,所述红外线的波长为25~35微米(远红外波段)。另外,由于红外线的作用,茶叶内部的水分可以快速发散出来,故,其烘焙温摄氏度可以比传统的炭焙或者电焙方式的温摄氏度高,而不会产生茶叶烧焦的现象。优选的,其温摄氏度可以达到128~132摄氏度。此外,由于温摄氏度升高,故,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烘焙的时间,其烘焙的保温时间优选为25~35分钟。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30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保温30分钟。步骤S4的主要作用是提香。由于茶叶中的香气成分(如:芳香精油)的沸点一般在150摄氏度以上,因此,需要较高的温度并结合红外的作用才可以将茶叶内部的香气成分发散到叶面表层,进而起到提香的作用。优选的,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48~152摄氏度,并保温3~5分钟。在这一步骤中,温度太高,时间太长都容易产生茶叶烧焦的现象。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50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保温5分钟。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乌龙茶的烘焙方法进一步包括:S5,将步骤S4后的茶叶摊放至簸箕,待温摄氏度到常温,装袋保存。实施例A组:A1:将杀青做青之后的乌龙茶,并将其放置于加热容器中;升温到110摄氏度,保温20分钟;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30摄氏度,同时用中红外线照射(波长约10~25微米),保温30分钟,取样品A1留样观察。A2:将杀青做青之后的乌龙茶,并将其放置于加热容器中;升温到110摄氏度,保温20分钟;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25摄氏度,同时用中红外线照射,保温30分钟,取样品A2留样观察。A3:将杀青做青之后的乌龙茶,并将其放置于加热容器中;升温到110摄氏度,保温20分钟;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25摄氏度,同时用中红外线照射,保温20分钟,取样品A3留样观察。A4:将杀青做青之后的乌龙茶,并将其放置于加热容器中;升温到110摄氏度,保温20分钟;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35摄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乌龙茶的烘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杀青做青之后的乌龙茶,并将其放置于加热容器中;S2,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00~115摄氏度,保温15~45分钟,并进行抽气排除水分和杂味;S3,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25~135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保温20~45分钟;S4,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45~155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进行提香,保温3~8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乌龙茶的烘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杀青做青之后的乌龙茶,并将其放置于加热容器中;S2,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00~115摄氏度,保温15~45分钟,并进行抽气排除水分和杂味;S3,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25~135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保温20~45分钟;S4,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45~155摄氏度,同时用红外线照射进行提香,保温3~8分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将所述加热容器升温到108~112摄氏度,并保温15~30分钟。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启程洪丽王树福贺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底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