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蜂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84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蜂箱涉及养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蜂箱,包括蜂箱本体,所述蜂箱本体顶部设置有防雨装置,所述蜂箱本体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上的活动蜂箱门,所述箱体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活动蜂箱门盖合在箱体的一侧面上,所述活动蜂箱门上活动设置有一通风窗,箱体上与活动蜂箱门相对应的侧面下部活动设置有一进蜂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通风窗和进蜂门外形尺寸相等,实现两者的调换,进而实现将箱体颠倒放置,不破坏整个蜂巢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取出成熟巢蜜,通过调换进蜂门与通风窗位置,在没有破坏未成熟的巢蜜情况下,有效节约了蜜蜂造巢时间,提高了蜜蜂的采蜜量,有利于蜂群的稳定。

A Multifunctional Beehi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beehiv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eekeep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functional beehive, including a beehive body. The top of the beehi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ainproof device. The beehive body includes a hive body and a movable beehive door arranged on the hive body. The hive body is a hollow cuboid structure. The movable beehive door cover is closed on one side of the hive body, and the movable be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ainproof device. A ventilation window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door of the box, and an entry door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side and lower part of the box body corresponding to the movable beehive do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and realizes the exchange of the two by using the same size of the ventilation window and the entry door, thereby realizing the reversal of the box body and the effective removal of mature honey without destroying the whole honeycomb. The position of bee door and ventilation window can effectively save the time of bee nesting without destroying immature honey, increase the amount of honey harvested by bees, and be beneficial to the stability of bee colon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蜂箱
本技术涉及养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蜂箱。
技术介绍
蜂箱常规放置在山林里,其一:现有的蜂箱,一般只设有下部进蜂门和顶部通风孔,进蜂门和顶部通风孔形成空气对流来满足蜂箱的通风要求,但进蜂门和顶部通风孔不能调节大小,导致天气温度低时不能保温,到了炎热的夏季,造成蜂箱内通风不良,温度升高,湿气重,影响蜂群的正常生活;其二,进蜂门和顶部通风孔功能单一,人为难以控制工蜂或蜂王不同蜂的出入,更没有防止意蜂、马蜂等大型蜂进入蜂箱的偷袭措施,严重影响蜜蜂的正常生产;其三,蜂箱放置在野外,下雨时雨水容易淋湿蜂箱,毁坏蜂巢,危害蜜蜂;其四,蜜蜂筑巢先在蜂箱顶部固定,然后由上向下筑巢,蜜蜂将蜂蜜由上向下放入蜂巢中,蜂巢中的蜂蜜成熟是通过水分挥发成为高浓度的蜂蜜,因此蜂蜜的成熟也是由上向下逐步成熟,每次收蜜时需要破坏上、下蜂巢,导致取蜜后蜜蜂需要由上向下重新筑巢,筑巢过程影响了蜜蜂采蜜时间,最终蜜蜂的采蜜量较小,同时,也不利于蜂群的稳定,逃蜂现象严重。如何制作一种具有保温、调节通风、取蜜而不会破坏整个蜂巢的蜂箱,并具有方便运输,能够控制不同蜂出入的多功能蜂箱,这依然是一种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起到防雨作用,且效节约蜜蜂造巢时间,提高蜜蜂的采蜜量,有利于蜂群的稳定的多功能蜂箱。本技术一种多功能蜂箱,包括蜂箱本体,所述蜂箱本体顶部设置有防雨装置,所述蜂箱本体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上的活动蜂箱门,所述箱体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活动蜂箱门盖合在箱体的一侧面上,所述活动蜂箱门上活动设置有一通风窗,箱体上与活动蜂箱门相对应的侧面下部活动设置有一进蜂门,所述通风窗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进蜂门上设置有进蜂口,所述通风口和进蜂口相互连通;所述通风窗和进蜂门外形尺寸相等;所述箱体内沿蜂箱高度方向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若干层蜂巢承载装置,同一层蜂巢承载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承载杆,同一层蜂巢承载装置中的承载杆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承载杆的中心轴线均与进蜂门所在侧面平行。优选地,通风窗包括通风底板和通风盖板,所述通风盖板通过转动轴与通风底板转动相连,所述通风底板为圆柱状,且通风底板通过设置在活动蜂箱门上的通风窗安装孔与活动蜂箱门相连;所述通风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区域,所述通风口设置在通风区域内,所述通风盖板上设置有数目与通风区域数量及尺寸相匹配的封叶;所述通风口上均设置有筛网;转动通风盖板,通风区域导通或封堵。优选地,通风盖板的中心轴线、通风底板的中心轴线及转动轴的中心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优选地,进蜂门包括进蜂底板和进蜂盖板,所述进蜂盖板通过连接轴与进蜂底板转动相连,所述进蜂底板为圆柱状,所述箱体设置进蜂门的侧面上设置有进蜂门安装孔,所述进蜂底板通过进蜂门安装孔与箱体活动相连;所述进蜂底板上设置有工蜂出入区域及蜂王和公蜂出入区域,所述进蜂盖板上设置有通过区域和风口过滤区域,所述通过区域与工蜂出入区域及蜂王和公蜂出入区域相匹配,所述工蜂出入区域及蜂王和公蜂出入区域内均设置有进蜂口,所述风口过滤区域上设置有过滤筛网;转动进蜂盖板,工蜂出入区域或蜂王和公蜂出入区域被导通或者封堵。优选地,进蜂底板的中心轴线、进蜂盖板的中心轴线及连接轴的中心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优选地,通过区域为月牙形。或者优选地,活动蜂箱门包括活动蜂箱门Ⅰ和活动蜂箱门Ⅱ,所述活动蜂箱门Ⅰ和活动蜂箱门Ⅱ沿箱体高度方向上下设置,且活动蜂箱门Ⅰ和活动蜂箱门Ⅱ的一侧面均与箱体转动相连,与之对应的另一侧面通过锁扣与箱体相连,活动蜂箱门Ⅰ和活动蜂箱门Ⅱ的转动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通风窗设置在活动蜂箱门Ⅰ上。优选地,防雨装置为防雨棚,所述防雨棚通过连接柱与箱体相连。优选地,工蜂出入区域内的进蜂口宽度为4.5-4.6mm;蜂王和公蜂出入区域内的进蜂口宽度为5-5.1mm。优选地,同一层蜂巢承载装置中的承载杆设置为三个,且承载杆的直径为4.4-4.5mm。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通风窗和进蜂门外形尺寸相等,实现两者的调换,进而实现将箱体颠倒放置,不破坏整个蜂巢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取出成熟巢蜜,通过调换进蜂门与通风窗位置,在没有破坏未成熟的巢蜜情况下,有效节约了蜜蜂造巢时间,提高了蜜蜂的采蜜量,有利于蜂群的稳定。本技术根据生产需要通过控制进蜂门的打开和关闭,能够有效控制工蜂、蜂王、公蜂出入,并能限制外来大型蜂进入蜂箱的偷袭。本技术进蜂门和通风窗可以密闭或调节通风量,有效形成空气对流来满足蜂箱的通风要求,并利用防雨装置实现防雨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通风窗密封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通风窗通风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通风底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通风盖板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进蜂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进蜂底板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进蜂盖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活动蜂箱门Ⅱ,2-活动蜂箱门Ⅰ,3-通风窗,4-防雨棚,5-箱腿,6-锁扣,7-箱体,8-承载杆,9-进蜂门,10-进蜂底板,11-通风底板,12-通风盖板,13-通风口,14-进蜂盖板,15-工蜂进蜂口,16-蜂王与公蜂进蜂口,17-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多功能蜂箱,包括蜂箱本体,所述蜂箱本体顶部设置有防雨装置,所述蜂箱本体包括箱体7及设置在箱体7上的活动蜂箱门,所述箱体7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活动蜂箱门盖合在箱体7的一侧面上,所述活动蜂箱门上活动设置有一通风窗3,箱体7上与活动蜂箱门相对应的侧面下部活动设置有一进蜂门9,所述通风窗3上设置有通风口13,所述进蜂门9上设置有进蜂口,所述通风口13和进蜂口相互连通;所述通风窗3和进蜂门9外形尺寸相等;所述箱体7内沿蜂箱高度方向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若干层蜂巢承载装置,同一层蜂巢承载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承载杆8,同一层蜂巢承载装置中的承载杆8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承载杆8的中心轴线均与进蜂门9所在侧面平行。通风窗3包括通风底板11和通风盖板12,所述通风盖板12通过转动轴与通风底板11转动相连,所述通风底板11为圆柱状,且通风底板11通过设置在活动蜂箱门上的通风窗3安装孔与活动蜂箱门相连;所述通风底板11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区域,所述通风口13设置在通风区域内,所述通风盖板12上设置有数目与通风区域数量及尺寸相匹配的封叶;所述通风口13上均设置有筛网;转动通风盖板12,通风区域导通或封堵。通风盖板12的中心轴线、通风底板11的中心轴线及转动轴的中心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进蜂门9包括进蜂底板10和进蜂盖板14,所述进蜂盖板14通过连接轴与进蜂底板10转动相连,所述进蜂底板10为圆柱状,所述箱体7设置进蜂门9的侧面上设置有进蜂门9安装孔,所述进蜂底板10通过进蜂门9安装孔与箱体7活动相连;所述进蜂底板10上设置有工蜂出入区域及蜂王和公蜂出入区域,所述进蜂盖板14上设置有通过区域和风口过滤区域,所述通过区域与工蜂出入区域及蜂王和公蜂出入区域相匹配,所述工蜂出入区域及蜂王和公蜂出入区域内均设置有进蜂口,所述风口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蜂箱,包括蜂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本体顶部设置有防雨装置,所述蜂箱本体包括箱体(7)及设置在箱体(7)上的活动蜂箱门,所述箱体(7)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活动蜂箱门盖合在箱体(7)的一侧面上,所述活动蜂箱门上活动设置有一通风窗(3),箱体(7)上与活动蜂箱门相对应的侧面下部活动设置有一进蜂门(9),所述通风窗(3)上设置有通风口(13),所述进蜂门(9)上设置有进蜂口,所述通风口(13)和进蜂口相互连通;所述通风窗(3)和进蜂门(9)外形尺寸相等;所述箱体(7)内沿蜂箱高度方向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若干层蜂巢承载装置,同一层蜂巢承载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承载杆(8),同一层蜂巢承载装置中的承载杆(8)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承载杆(8)的中心轴线均与进蜂门(9)所在侧面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蜂箱,包括蜂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本体顶部设置有防雨装置,所述蜂箱本体包括箱体(7)及设置在箱体(7)上的活动蜂箱门,所述箱体(7)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活动蜂箱门盖合在箱体(7)的一侧面上,所述活动蜂箱门上活动设置有一通风窗(3),箱体(7)上与活动蜂箱门相对应的侧面下部活动设置有一进蜂门(9),所述通风窗(3)上设置有通风口(13),所述进蜂门(9)上设置有进蜂口,所述通风口(13)和进蜂口相互连通;所述通风窗(3)和进蜂门(9)外形尺寸相等;所述箱体(7)内沿蜂箱高度方向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若干层蜂巢承载装置,同一层蜂巢承载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承载杆(8),同一层蜂巢承载装置中的承载杆(8)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承载杆(8)的中心轴线均与进蜂门(9)所在侧面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3)包括通风底板(11)和通风盖板(12),所述通风盖板(12)通过转动轴与通风底板(11)转动相连,所述通风底板(11)为圆柱状,且通风底板(11)通过设置在活动蜂箱门上的通风窗(3)安装孔与活动蜂箱门相连;所述通风底板(11)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区域,所述通风口(13)设置在通风区域内,所述通风盖板(12)上设置有数目与通风区域数量及尺寸相匹配的封叶;所述通风口(13)上均设置有筛网;转动通风盖板(12),通风区域导通或封堵。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盖板(12)的中心轴线、通风底板(11)的中心轴线及转动轴的中心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蜂门(9)包括进蜂底板(10)和进蜂盖板(14),所述进蜂盖板(14)通过连接轴与进蜂底板(10)转动相连,所述进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刚桓德强陈超王杰徐亚
申请(专利权)人:汉中市田园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