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38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包括加热炉本体、支撑梁、防护垫块、连接座和限位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卡块和连接座能够使得支撑梁不与防护垫块直接焊接,能够使得维修人员更换垫块时只要用切割设备将损坏的垫块与连接座焊接处切割分离开,在将新的防护垫块与连接座进行焊接,能够有效的保护支撑梁,使其不会因为在切割或者磨平的过程中产生损坏,同时能够大大缩短维修时间,有效缩短了维修人员在炉内作业的时间,降低了事故率;垫块头上端表面设有加强凸起,加强凸起能够有效增加垫块表面的强度以及耐磨度,能够有效延长垫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
本技术涉及到冶金
,具体涉及到了一种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
技术介绍
步进式加热炉支撑梁是加热炉支撑传递钢胚加热的最关键设备,支撑粱一般用水或汽进行冷却,所处环境非常恶劣,一是因为炉内温度很高,通常低温区在850°左右,而高温区通常在1150°-1300°之间;二是承压很大,一般一台长40m,宽12m左右的加热炉,支撑粱所承载的钢胚约在755T左右,而支撑粱通常要将钢胚输进输出,支撑粱经不住钢胚的常年摩擦,加之炉内高温影响,使得支撑粱极易被高温烧坏或者钢胚磨损坏,产生漏水漏气,大大减少了支撑粱的水冷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到钢胚加热效果,影响轧钢的质量,严重甚至无法承载钢胚,损失严重。目前,业内技术人员通常用耐高温的垫块焊在支撑梁上,让耐高温的垫块长期暴漏在高温中与钢胚产生摩擦,因此,在此环境下,垫块的损伤和烧坏是经常性的,垫块需要经常更坏,而垫块是固定在支撑梁上的,通常是通过焊合牢牢将垫块支与撑梁连接处焊死,通常小批量更换垫块,钢铁公司给与的时间通常只有三天左右,而停炉让炉温冷却下来通常就需要两天至两天半的时间,半天至一天时间维修人员通常需要冒着高温将垫块与支撑梁切割分离开,垫块底部与支撑梁焊接处通常呈弧形结构,切割完成后还需要将支撑梁上多余的部分磨平,再将新的垫块焊接上去,难度极大,且在切割或者磨平的过程中极易损坏支撑梁,导致支撑梁损坏无法使用,大大加长了维修工期,且加热炉炉内温度虽然冷却了两天至两天半的时间,但炉内的温度通常还会维持在50-60°左右,工人作业时需要骑在支撑梁上高空作业,通常需要半天至一天的时间,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极易发生工伤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通过限位卡块和连接座能够使得支撑梁不与防护垫块直接焊接,能够使得维修人员更换垫块时只要用切割设备将损坏的垫块与连接座焊接处切割分离开,在将新的防护垫块与连接座进行焊接,能够有效的保护支撑梁,使其不会因为在切割或者磨平的过程中产生损坏,同时能够大大缩短维修时间,有效缩短了维修人员在炉内作业的时间,降低了事故率;垫块头上端表面设有加强凸起,加强凸起能够有效增加垫块表面的强度以及耐磨度,能够有效延长垫块的使用寿命的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包括加热炉本体、支撑梁、防护垫块、连接座和限位卡块,所述加热炉本体内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端焊接有至少4个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呈异形结构,所述限位卡块设为三部分,其上端设为梯形加强段,其中间为直角连接段,其底端为弧形支撑固定段,所述弧形支撑固定段底端与支撑梁相焊接,所述直角连接段与连接座一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座另一端设有防护垫块并与其相焊接,所述防护垫块为多层结构,其上端设有垫块头,其底端设有垫块座,垫块头上端表面设有加强凸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炉本体上固定安装有钢胚输送炉门,钢胚通过钢胚输送炉门进入到加热炉本体内,所述加热炉本体内底部设有轧钢输出炉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悬臂辊道贯穿于加热炉本体内并设于支撑梁一侧,悬臂辊道与支撑梁相适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支撑固定段底端弯折弧度与支撑梁弯折弧度相适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梁、悬臂辊道、防护垫块数量比为:1:1:6-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垫块、连接座和限位卡块均由钴基合金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加热炉本体内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端焊接有至少4个限位卡块,焊接可使得支撑梁与限位卡块连接更加牢固,所述限位卡块呈异形结构,所述限位卡块设为三部分,其上端设为梯形加强段,其中间为直角连接段,其底端为弧形支撑固定段,所述直角连接段与连接座一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座另一端设有防护垫块并与其相焊接,限位卡块能够起到固定和支撑连接座以及防护垫块的作用,同时通过限位卡块和连接座能够使得支撑梁不与防护垫块直接焊接,能够使得维修人员更换垫块时只要用切割设备将损坏的垫块与连接座焊接处切割分离开,在将新的防护垫块与连接座进行焊接,能够有效的保护支撑梁,使其不会因为在切割或者磨平的过程中产生损坏,同时能够大大缩短维修时间,有效缩短了维修人员在炉内作业的时间,降低了事故率;防护垫块为多层结构,其上端设有垫块头,其底端设有垫块座,垫块头上端表面设有加强凸起,加强凸起能够有效增加垫块表面的强度以及耐磨度,能够有效延长垫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部分剖面图。图3为支撑梁上端的俯视图。图中:1-加热炉本体,2-支撑梁,3-防护垫块,301-垫块头,302-垫块座,4-连接座,5-限位卡块,501-梯形加强段,502-直角连接段,503-弧形支撑固定段,6-加强凸起,7-钢胚输送炉门,8-钢胚,9-轧钢输出炉门,10-悬臂辊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包括加热炉本体1、支撑梁2、防护垫块3、连接座4和限位卡块5,所述加热炉本体1内设有支撑梁2,所述支撑梁2上端焊接有至少4个限位卡块5,所述限位卡块5呈异形结构,所述限位卡块5设为三部分,其上端设为梯形加强段501,其中间为直角连接段502,其底端为弧形支撑固定段503,所述弧形支撑固定段503底端与支撑梁2相焊接,所述直角连接段502与连接座4一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座4另一端设有防护垫块3并与其相焊接,所述防护垫块3为多层结构,其上端设有垫块头301,其底端设有垫块座302,垫块头301上端表面设有加强凸起6。加热炉本体1上固定安装有钢胚输送炉门7,钢胚8通过钢胚输送炉门7进入到加热炉本体1内,所述加热炉本体1内底部设有轧钢输出炉门9。悬臂辊道10贯穿于加热炉本体1内并设于支撑梁2一侧,悬臂辊道10与支撑梁2相适配,弧形支撑固定段503底端弯折弧度与支撑梁2弯折弧度相适配。支撑梁2、悬臂辊道10、防护垫块3数量比为:1:1:6-18,防护垫块3、连接座4和限位卡块5均由钴基合金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的安装和维修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安装过程为:将支撑梁2一端与限位卡块5的弧形支撑固定段503底端进行焊接,接着将限位卡块5的直角连接段502与连接座4一端相焊接,再将连接座4另一端与防护垫块3进行焊接,完成安装。具体维修过程为:先将加热炉本体1停炉两天左至两天半的时间,维修人员通过切割设备将连接座4的直角连接段502与焊接处切割分离开,接着取下报废的防护垫块3,将新的防护垫块3与连接座4直角连接段502进行焊接,完成维修。上述内容为本技术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技术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技术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本体(1)、支撑梁(2)、防护垫块(3)、连接座(4)和限位卡块(5),所述加热炉本体(1) 内设有支撑梁(2),所述支撑梁(2)上端焊接有至少4个限位卡块(5),所述限位卡块(5)呈异形结构,所述限位卡块(5)设为三部分,其上端设为梯形加强段(501),其中间为直角连接段(502),其底端为弧形支撑固定段(503),所述弧形支撑固定段(503)底端与支撑梁(2)相焊接,所述直角连接段(502)与连接座(4)一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座(4)另一端设有防护垫块(3)并与其相焊接,所述防护垫块(3)为多层结构,其上端设有垫块头(301),其底端设有垫块座(302),垫块头(301)上端表面设有加强凸起(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本体(1)、支撑梁(2)、防护垫块(3)、连接座(4)和限位卡块(5),所述加热炉本体(1)内设有支撑梁(2),所述支撑梁(2)上端焊接有至少4个限位卡块(5),所述限位卡块(5)呈异形结构,所述限位卡块(5)设为三部分,其上端设为梯形加强段(501),其中间为直角连接段(502),其底端为弧形支撑固定段(503),所述弧形支撑固定段(503)底端与支撑梁(2)相焊接,所述直角连接段(502)与连接座(4)一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座(4)另一端设有防护垫块(3)并与其相焊接,所述防护垫块(3)为多层结构,其上端设有垫块头(301),其底端设有垫块座(302),垫块头(301)上端表面设有加强凸起(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支撑梁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宏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张爱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