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芯体及空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34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交换芯体及空调设备。所述热交换芯体包括外框以及设于外框内的隔离层和至少两折形板;所述折形板之间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两侧的折形板通道方向交错设置;所述折形板与隔离层接触设置;所述折形板和隔离层接触的位置为相同材料的导热材料;所述隔离层内部填充有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选用的是石墨烯。所述空调设备包括外机和内机;所述外机内设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芯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折形板来作为气流通道,可增加气流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速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是高热导率的石墨烯材料,其热导率可达普通导热材料的20倍以上,导热速率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芯体及空调设备
本技术属于空调
,涉及一种热交换芯体及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热交换芯体一般采用铝材质或者纸质材质做为换热芯体。铝材质的换热芯体,其导热系数一般为(150~200)W/(m·K),热交换效果相对较差,仅在温差较大时效果方能体现;而纸质材质的换热芯体材料,其热导率更低,一般仅有几十W/(m·K),并且由于纸质芯体材料容易受潮发霉,所以存在使用寿命短等诸多不良问题。由于以上两种最常用材质的热导率都较小,且存在使用寿命短等其他各类问题,其温度差异化转变效果较差,在通道流动的两种气流换热效果不佳,导致热交换芯体在节能方面未能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无法普遍应用在适合热交换应用的领域,此应用综合回收周期较长,且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热交换芯体及空调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芯体,包括外框,还包括设于外框内的隔离层和至少两折形板;所述折形板之间设有隔离层;同一所述隔离层两侧的折形板通道方向交错设置;所述隔离层包括外壳和外壳内部填充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包括导热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折形板与隔离层接触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折形板由导热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折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表面覆有导热材料。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由导热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的外壳由导热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的外壳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表面覆有导热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材料包括石墨烯。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内机和外机,所述外机内部设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芯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热交换芯体中间气流通道采用折形板,增加热传面积,提高热传效率;2、采用石墨烯作为热交换介质,其导热系数可达5000W/(m·K)以上,是普通导热材料的20倍以上;3、本技术的热交换芯体,无毒、耐腐蚀及耐高温,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附图1是热交换芯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热交换芯体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3是实施例3中热交换芯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实施例2、5中隔离层的剖视示意图;附图5是实施例3、4、5中隔离层的剖视示意图;附图6是实施例1、2中折形板的剖视示意图;附图7是实施例3中折形板的剖视示意图;附图8是实施例4中折形板的剖视示意图;附图9是实施例5中折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中标识:1-外框、2-隔离层、201-第一外壳、202-填充物、203-第二外壳、2031-第一基板、2032-第一导热层、2033-第二导热层、3-折形板、301-第一折形板、302-第二折形板、3021-第二基板、3022-第三导热层、3023-第四导热层、303-第三折形板、304-第四折形板、3041-第三基板、3042-第五导热层、3043-第六导热层、305-第一通道、306-第二通道、401第一进入气流、402-第一输出气流、501-第二进入气流、502-第二输出气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考附图1、2和3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芯体,包括外框1,以及设于外框1内的隔离层2和至少两折形板3;所述外框1将隔离层和折形板3固定在其内部;所述折形板3之间设有隔离层2,且折形板3与隔离层2良好接触,以方便传热;所述折形板3可以增加气流与传热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交换速率;所述隔离层2两侧的折形板3通道方向交错设置,以使冷热气流从不同的方向输入输出,方便气流管理,避免冷热气流之间发生渗漏参杂,确保热交换效率。参考附图2所示,使用过程中,温度较低的第一进入气流401从热交换芯体一侧的通道口进入热交换芯体内,温度较高的第二进入气流501从相邻一侧的通道口进入热交换芯体内;第一进入气流401和第二进入气流501通过折形板3和隔离层2进行热量交换,第一进入气流401温度升高成为温度较高的第一输出气流402,第二进入气流501温度降低成为温度较低的第二输出气流502;所述第一输出气流402从其进入端的对侧输出,所述第二输出气流502从其输入端的对侧输出,完成换热。实施例1:参考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芯体中设有四个第一折形板301,所述第一折形板301之间设有隔离层2;所述第一折形板301与外框1上端内壁之间设有隔离层2,所述第一折形板301与外框1下端内壁之间设有隔离层2;所述第一折形板301均与隔离层2良好接触。位于同一隔离层2两侧的第一折形板301通道方向交错设置,实施例中,上层第一折形板301的第一通道305方向与下层第一折形板301的第二通道306方向垂直交错设置。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第一折形板301和下层第一折形板301均是相对于同一隔离层2的方位进行的定义,应理解为方便实施例的描述进行的定义,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2由石墨烯材料压制而成。参考附图6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形板301的剖面呈相同高度的折线状,所述第一折形板301为石墨烯材料压制成型。所述石墨烯的导热系数可达5000W/(m·K)以上,可使热交换速率大大提升。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2与第一折形板301良好接触,且接触点为相同材质的传热介质,不存在传热系数差异,从而使导热效果更佳。实施例2: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芯体中设有四个第一折形板301,所述第一折形板301之间设有隔离层2;所述第一折形板301与外框1上端内壁之间设有隔离层2,所述第一折形板301与外框1下端内壁之间设有隔离层2;所述第一折形板301均与隔离层2良好接触。位于同一隔离层2两侧的第一折形板301通道方向交错设置。参考附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2包括第一外壳201和第一外壳201内部的填充物202,所述第一外壳201由石墨烯材料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芯体,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外框(1)内的隔离层(2)和至少两折形板(3);所述折形板(3)之间设有隔离层(2);同一所述隔离层(2)两侧的折形板(3)通道方向交错设置;所述隔离层(2)包括外壳和外壳内部填充的填充物(202);所述填充物(202)包括导热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芯体,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外框(1)内的隔离层(2)和至少两折形板(3);所述折形板(3)之间设有隔离层(2);同一所述隔离层(2)两侧的折形板(3)通道方向交错设置;所述隔离层(2)包括外壳和外壳内部填充的填充物(202);所述填充物(202)包括导热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形板(3)由导热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形板(3)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表面覆有导热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伟蒙中启方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共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