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片结构氧化锡/四氧化三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933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片结构氧化锡/四氧化三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SnCl4·5H2O溶于去离子水中,使其充分溶解形成溶液A,按照元素质量比mSn:mNa=(0.5~1):(0.6~0.95)将NaOH溶于溶液A中配制成溶液B;在搅拌作用下将尿素加入到B溶液中,持续搅拌成均匀混合溶液C,其中SnCl4·5H2O和尿素的质量比为(0.5~1):(0.3~0.7);将混合溶液C进行均相水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离心洗涤若干次,然后真空干燥即得到SnO2前驱体;将SnO2前驱体在300℃~500℃条件下加热1~5h,升温速率控制在1‑5℃/min,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即得到纳米片结构氧化锡/四氧化三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片结构氧化锡/四氧化三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片结构氧化锡/四氧化三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高科技便携式电子产品逐渐普及,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安全、性能高的可移动小型电源的需求量的急剧增长。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源,满足了电子产品所需要的体积小、质量轻、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和可快速充放电等应用要求,因此成为目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但仍然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成本高、容量需求和循环性能不够,这使得我们要研发合适的电池材料成为重点。SnO2具有四方晶系的金红石结构和正交晶系结构两种晶体结构。其中,正交晶系晶体结构非常不稳定,一般只在高温下存在。因此,最常见和使用最多的是四方晶系的金红石结构。并且,纳米SnO2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因而可以具有更宽的禁带宽度,Senthilkumar等人证明纳米SnO2颗粒尺寸越小,禁带宽度越大,最高可高达4.26eV。因为具有纳米材料固有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在光吸收、光催化和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片结构氧化锡/四氧化三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SnCl4·5H2O溶于去离子水中,使其充分溶解形成溶液A,按照元素质量比mSn:mNa=(0.5~1):(0.6~0.95)将NaOH溶于溶液A中配制成溶液B;2)在搅拌作用下将尿素加入到B溶液中,持续搅拌成均匀混合溶液C,其中SnCl4·5H2O和尿素的质量比为(0.5~1):(0.3~0.7);3)将混合溶液C进行均相水热反应;4)待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离心洗涤若干次,然后真空干燥即得到SnO2前驱体;5)将SnO2前驱体在300℃~500℃条件下加热1~5h,升温速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片结构氧化锡/四氧化三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SnCl4·5H2O溶于去离子水中,使其充分溶解形成溶液A,按照元素质量比mSn:mNa=(0.5~1):(0.6~0.95)将NaOH溶于溶液A中配制成溶液B;2)在搅拌作用下将尿素加入到B溶液中,持续搅拌成均匀混合溶液C,其中SnCl4·5H2O和尿素的质量比为(0.5~1):(0.3~0.7);3)将混合溶液C进行均相水热反应;4)待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离心洗涤若干次,然后真空干燥即得到SnO2前驱体;5)将SnO2前驱体在300℃~500℃条件下加热1~5h,升温速率控制在1-5℃/min,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即得到纳米片结构氧化锡/四氧化三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片结构氧化锡/四氧化三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立雄蔺英程如亮张浩繁黄剑锋白培杰李慧敏宋佳琪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