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827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沿尾粉料回收处理路径依次设置有过筛工位、增湿工位、挤压工位、破碎造粒工位和筛分工位,其中,尾粉料送入过筛工位中经过筛及除铁处理得到过筛粉料,所述增湿工位设置用于对过筛粉料进行定量加湿的增湿装置,从而形成具有预定含水量的增湿粉料;所述挤压工位设置有用于对增湿粉料挤压形成具有合适硬度的块状料的挤压机构,所述破碎造粒工位设置有用于对块状料破碎处理形成颗粒粉料的破碎装置,所述筛分工位设置有用于分选颗粒粉料中符合粒径需求的成品粉料;有效改进了尾粉料的回收工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成品粉料达到符合粉料制备的出料要求,具有不二次扬尘、成本低、可直接投入生产等特点。

A Ceramic Tailings Recycl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eramic tailings recycl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 which has screening station, humidifying station, extrusion station, crushing and granulating station and screening station in turn along the tailings recycling and processing path, in which tailings are fed into screening station and screened powder is obtained through screening and iron removal treatment, and the humidifying station is set for quantitative humidification and humidification of screened powder. The extrusion work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n extrusion mechanism for extruding the humidified powder to form a block material with suitable hardness, and the crushing and granulating work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crushing device for crushing and treating the block material to form granular powder, and the sieving work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nished product for sorting granular powder which meets the particle size requirement. Powder;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tailings recycling process, greatly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finished pow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owder preparation, with no secondary dust, low cost, can be directly put into produc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陶瓷尾粉料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陶瓷行业迅速发展,现面临严重的供大于求的问题,同时,国家对于企业的粉尘排放、尾料处理具有严格的环境指标,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除尘设备及人力来解决生产问题以符合国家规定。现使用最多的处理方式是将尾粉料直接化桨进入喷雾塔,或者集中到尾粉仓内再进球磨重复加工使用,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由于此类传统工艺回收的方式,尾粉料进化桨后收入喷雾塔中进行干燥需要大量耗费燃料(水煤浆)进行,所消耗的回收成本过高。其次,在喷雾塔布袋除尘器、车间环境除尘器、压机车间、窑前磨坯机等设备场所中会产生有尾粉料,如何耗费最少的成本让这些尾粉料重新利用起来是当今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成本、成品质量佳的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沿尾粉料回收处理路径依次设置有过筛工位、增湿工位、挤压工位、破碎造粒工位和筛分工位,其中,尾粉料送入过筛工位中经过筛及除铁处理得到过筛粉料,所述增湿工位设置用于对过筛粉料进行定量加湿的增湿装置,从而形成具有预定含水量的增湿粉料;所述挤压工位设置有用于对增湿粉料挤压形成具有合适硬度的块状料的挤压机构,所述破碎造粒工位设置有用于对块状料破碎处理形成颗粒粉料的破碎装置,所述筛分工位设置有用于分选颗粒粉料中符合粒径需求的成品粉料。进一步,所述增湿装置包括有增湿罐和设于增湿罐内腔顶端处的增湿机构,其中,所述增湿罐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增湿机构竖直朝下定量喷洒水雾以形成环形的垂直水幕,过筛粉料经增湿罐的进料口定量的竖向送入增湿罐内腔中,从而使过筛粉料在增湿罐内与水雾逐渐扩散混合形成所需的增湿粉料,其中,过筛粉料由环形的垂直水幕中间所对应的位置处送入增湿罐内腔,所述增湿粉料由增湿罐的出料口排出。进一步,还包括设于增湿罐出料口处的接料输送组件,其中,所述接料输送组件包括有用于承接由增湿罐的出料口所排出的增湿粉料的接料输送带以及位于接料输送带上方的至少一个压紧单元,其中,所述压紧单元与接料输送带)之间留有供增湿粉料通过的压紧间隙且通过压紧单元与接料输送带相配合挤压压紧从压紧间隙通过的增湿粉料。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仓和设于挤压仓内的挤压辊组,其中,所述挤压辊组包括两根平行且相向转动的挤压辊,每根所述挤压辊辊面上均成型有多条呈环形布置且沿挤压辊轴向延伸的挤压槽,两根所述挤压辊辊面上的挤压槽一一对应以随两根挤压辊相向转动在辊面相切处相汇形成挤压腔,利用挤压腔挤压输送至两根挤压辊辊面处的细微粉料形成具有合适硬度的块状料。进一步,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箱、设于破碎箱底部的弧形摩擦筛网以及设于破碎箱内的至少一组破碎组件,其中,每组所述破碎组件包括多个破碎轴和多个呈环形连接于破碎轴上的桨叶,每个所述桨叶的端部均设置有破碎锤;通过所述桨叶和破碎锤随破碎轴圆周转动以对送入破碎箱内的块状料进行碰撞破碎,并且利用破碎锤将碰撞破碎所形成的颗粒挤压破碎锤与弧形摩擦筛网之间预留的摩擦间隙中,以使碰撞破碎所形成的颗粒与弧形摩擦筛网摩擦造粒。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尾粉料依次经过筛工位、增湿工位、挤压工位、破碎造粒机构及筛分工位,即依次经过筛、增湿、挤压、破碎造粒及筛分处理后,得到的成品粉料的粒径符合生产需求,可直接投放至下游的生产制备中,有效改进了尾粉料的回收工序,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成品粉料达到符合粉料制备的出料要求,具有不二次扬尘、成本低、可直接投入生产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增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增湿机构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增湿机构的剖视图。图6为图3中的局部A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水雾喷头的连接组成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挤压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挤压机构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挤压机构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中的局部I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破碎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破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破碎机构的剖视图。图17为图16中的局部P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的筛分工位的剖视图。图19为本技术的筛分工位的剖视图。其中,1―过筛工位,11-过筛仓,111-过筛出料口,112-杂质排出口,12-过筛网,13-电磁铁柱,2―增湿工位,22-增湿机构,221-环形安装座,222-水雾喷头,2221-连接轴,2222-调节组件,223-调节阀,224-超声波水雾发生器,223-定量入料单元,231-储料罐,24-接料输送组件,241-接料输送带,242-压紧单元,243-压紧间隙,3―挤压工位,31-挤压仓,32-挤压辊,321-挤压槽,322-挤压腔,323-传动齿轮,33-落料斗,34-弹簧组件,341-固定座,342-弹簧安装座,343-弹簧轴,344-压缩弹簧,345-调节螺母,301-挤压电机,302-减速器,303-联轴器,4―破碎造粒工位,41-破碎箱,42-破碎组件,421-破碎轴,422-桨叶,423-破碎锤,43-弧形摩擦筛网,431-摩擦间隙,44-集料斗,45-破碎驱动单元,5―筛分工位,51-筛分罐,511-筛板,512-筛槽,52-辊筛筒,53-动力源,6-尾料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沿尾粉料回收处理路径依次设置有过筛工位1、增湿工位2、挤压工位3、破碎造粒工位4和筛分工位5,本实施例的尾粉料可集中于预设有的尾料罐6中,尾粉料来自喷雾塔布袋除尘器、车间环境除尘器、压机车间、窑前磨坯机等设备中所残余的粉料,这些粉料的粒径不一,存在杂质物和铁屑。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参见附图2所示,通过尾粉料预先输送至过筛工位1进行过筛及除铁处理,从而得到过筛粉料,即,通过在过筛工位1设置过筛装置;为了便于对本实施的过筛装置的理解,过筛装置包括过筛仓11、设于过筛仓11内且呈倾斜布置的过筛网12以及设于过筛网12下方的若干个并排布置的电磁铁柱13,其中,过筛仓11上端设置有进料口(过筛仓的进料口与尾料罐的出料口通过传送皮带相通,便于尾粉料送入过筛仓中),过筛仓11下端设置有设置有一供杂质物排出的杂质排出口112以及供过筛粉料排出的过筛出料口111,杂质排出口112位于过筛网11上侧,以便于尾粉料经过筛网12所阻隔下来的杂质物沿过筛网12上表面滚动至杂质排出口112处,从而排出过筛仓11;过筛出料口111位于过筛网12下侧,以便于尾粉料经过筛网12滤出,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逐渐下落经过电磁铁柱13,通过电磁铁柱13通电产生磁场,吸引经过的粉料中的铁屑,便得到过筛粉料,并且由过筛出料口111排出,在本
中,此类过筛装置属常规的生产设备,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沿尾粉料回收处理路径依次设置有过筛工位(1)、增湿工位(2)、挤压工位(3)、破碎造粒工位(4)和筛分工位(5),其中,尾粉料送入过筛工位(1)中经过筛及除铁处理得到过筛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工位(2)设置用于对过筛粉料进行定量加湿的增湿装置,从而形成具有预定含水量的增湿粉料;所述挤压工位(3)设置有用于对增湿粉料挤压形成具有合适硬度的块状料的挤压机构,所述破碎造粒工位(4)设置有用于对块状料破碎处理形成颗粒粉料的破碎装置,所述筛分工位(5)设置有用于分选颗粒粉料中符合粒径需求的成品粉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沿尾粉料回收处理路径依次设置有过筛工位(1)、增湿工位(2)、挤压工位(3)、破碎造粒工位(4)和筛分工位(5),其中,尾粉料送入过筛工位(1)中经过筛及除铁处理得到过筛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工位(2)设置用于对过筛粉料进行定量加湿的增湿装置,从而形成具有预定含水量的增湿粉料;所述挤压工位(3)设置有用于对增湿粉料挤压形成具有合适硬度的块状料的挤压机构,所述破碎造粒工位(4)设置有用于对块状料破碎处理形成颗粒粉料的破碎装置,所述筛分工位(5)设置有用于分选颗粒粉料中符合粒径需求的成品粉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装置包括有增湿罐(21)和设于增湿罐(21)内腔顶端处的增湿机构(22),其中,所述增湿罐(2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增湿机构(22)竖直朝下定量喷洒水雾(26)以形成环形的垂直水幕,过筛粉料经增湿罐(21)的进料口定量的竖向送入增湿罐(21)内腔中,从而使过筛粉料在增湿罐(21)内与水雾(26)逐渐扩散混合形成所需的增湿粉料,其中,过筛粉料由环形的垂直水幕中间所对应的位置处送入增湿罐(21)内腔,所述增湿粉料由增湿罐(21)的出料口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尾粉料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增湿罐(21)出料口处的接料输送组件(24),其中,所述接料输送组件(24)包括有用于承接由增湿罐(21)的出料口所排出的增湿粉料的接料输送带(241)以及位于接料输送带(241)上方的至少一个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铂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宏创展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