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茶叶炒青分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945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茶叶炒青分筛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位于底座上方并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支架呈倒置的“L”字形,在支架顶部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具有向下延伸的旋转轴,本装置通过设置由翻炒盘和翻炒板组成的翻炒机构,通过翻炒板对炒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炒,茶叶在翻炒板的带动下运动,并沿倾斜的翻炒板从炒青锅底部向上移动,移动中爬过翻炒板前端后下落,然后跟随后方的翻炒板继续翻动,实现对茶叶的抛起操作,从而保证茶叶受热效果均匀,避免茶叶与锅体长时间紧密接触产生的焦糊现象,并且通过炒青锅上的通孔和风选箱双重筛选,保证最终进入出料箱内茶叶中残渣量极少,避免了再次筛分的工作,进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An Automatic Tea Fried Green Scree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tea stir-frying scree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bracket. The bracket is located above the base and integrates with the base. The bracket is inverted in the shape of \L\. On the top of the bracket, a rotating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downward extending rotating shaft. The device adopts a stir-frying mechanism consisting of a stir-frying plate and a stir-frying plate to stir-fry. The plate stirs the tea in the frying pan, the tea moves under the drive of the stir-frying plate, and moves upward along the inclined stir-frying plate from the bottom of the frying pan, climbs over the front end of the stir-frying plate and falls back, then continues to flip with the stir-frying plate in the rear, realizing the throwing operation of the tea, thus ensuring the uniform heating effect of the tea and avoiding the close contact between the tea and the pan body for a long time. The scorch phenomenon, and through the double screening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air separation box on the frying pan, ensures that the final amount of residual tea into the discharging box is very small, avoids the re-screening work, and thus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茶叶炒青分筛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具体是一种自动化茶叶炒青分筛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各种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技艺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制茶工艺主要包括采摘、杀青、揉捻和干燥等步骤,其中杀青是制茶过程中最关键的工艺之一,决定着茶叶成品的香味和口感。杀青是利用高温处理新鲜的茶叶,高温杀死青叶中的催化酶,使酶失去活性,保持叶片绿色,借热化学反应,消除叶中青臭、苦、涩味,转化为具有花香醇味的杀青叶。目前的杀青加工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在进行大量的茶叶加工时,人工翻炒不能完全避免茶叶高温焦糊的现象,同时茶叶在杀青时会产生大量的碎屑,还需要进行再次筛选,延长了加工时间,效率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茶叶炒青分筛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茶叶炒青分筛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位于底座上方并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支架呈倒置的“L”字形,在支架顶部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具有向下延伸的旋转轴,在旋转轴底部安装有翻炒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出料箱和残渣箱,残渣箱与出料箱并列设置,在出料箱上方依次设有收集斗和炒青锅,所述收集斗和炒青锅均呈向下收口状,炒青锅下半部位于收集斗内,所述炒青锅锅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翻炒结构位于炒青锅内,所述翻炒结构包括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的翻炒盘,所述翻炒盘为圆柱形盘体,在翻炒盘侧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翻炒板,在炒青锅底部连接有出料管,在出料管与炒青锅的连接处设有开关闸门,出料管下端连接有风选箱,风选箱位于出料箱上方并与出料箱相连通,在风选箱右侧设有风机,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扩散口,扩撒口与风选箱内部相连通;在风选箱内底部设有竖向的支撑板,支撑板右侧为爬料板,支撑板左侧为落料板,支撑板顶部与风选箱内顶面之间留有间隙,且爬料板位于出料管与风选箱连接处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斗底部设有落料管,落料管呈90°角倾斜的“之”字形状,落料管上端包裹在出料管外部,落料管下端与残渣箱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翻炒板主体呈沿翻炒板与翻炒盘连接处切线方向60°夹角设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收集斗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炒青锅顶部开口的直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翻炒板前端呈圆弧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扩撒口呈喇叭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爬料板与支撑板之间具有45°夹角。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落料板与支撑板之间具有30°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设置由翻炒盘和翻炒板组成的翻炒机构,通过翻炒板对炒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炒,茶叶在翻炒板的带动下运动,并沿倾斜的翻炒板从炒青锅底部向上移动,移动中爬过翻炒板前端后下落,然后跟随后方的翻炒板继续翻动,实现对茶叶的抛起操作,从而保证茶叶受热效果均匀,避免茶叶与锅体长时间紧密接触产生的焦糊现象,并且通过炒青锅上的通孔和风选箱双重筛选,保证最终进入出料箱内茶叶中残渣量极少,避免了再次筛分的工作,进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炒青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翻炒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风选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架,3-旋转电机,4-旋转轴,5-炒青锅,6-收集斗,7-落料管,8-残渣箱,9-出料管,10-风选箱,11-分流管,12-出料箱,13-开关闸门,14-翻炒盘,15-翻炒板,16-风机,17-扩散口,18-支撑板,19-爬料板,20-落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化茶叶炒青分筛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架2,所述支架2位于底座1上方并与底座1为一体式结构,支架2呈倒置的“L”字形,在支架2顶部设有旋转电机3,旋转电机3具有向下延伸的旋转轴4,在旋转轴4底部安装有翻炒结构,所述底座1上设有出料箱12和残渣箱8,残渣箱8与出料箱12并列设置,在出料箱12上方依次设有收集斗6和炒青锅5,所述收集斗6和炒青锅5均呈向下收口状,收集斗6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炒青锅5顶部开口的直径,炒青锅5下半部位于收集斗6内,所述炒青锅5锅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翻炒结构位于炒青锅5内,所述翻炒结构包括与旋转轴4固定连接的翻炒盘14,所述翻炒盘14为圆柱形盘体,在翻炒盘14侧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翻炒板15,翻炒板15主体呈沿翻炒板15与翻炒盘14连接处切线方向60°夹角设置,翻炒板15前端呈圆弧状,将茶叶放入炒青锅5内后启动旋转电机3,通过翻炒板15对炒青锅5内的茶叶进行翻炒,茶叶在翻炒板15的带动下运动,并沿倾斜的翻炒板15从炒青锅5底部向上移动,移动中爬过翻炒板15前端后下落,然后跟随后方的翻炒板15继续翻动,实现对茶叶的抛起操作,从而保证茶叶受热效果均匀,避免茶叶与锅体长时间紧密接触产生的焦糊现象,在炒青锅5底部连接有出料管9,在出料管9与炒青锅5的连接处设有开关闸门13,出料管9下端连接有风选箱10,风选箱10位于出料箱12上方并与出料箱12相连通,在风选箱10右侧设有风机16,风机16的输出端连接有扩散口17,扩撒口17呈喇叭状,扩撒口17与风选箱10内部相连通;在风选箱10内底部设有竖向的支撑板18,支撑板18右侧为爬料板19,支撑板18左侧为落料板20,爬料板19与支撑板18之间具有45°夹角,落料板20与支撑板18之间具有30°夹角,支撑板18顶部与风选箱10内顶面之间留有间隙,且爬料板19位于出料管9与风选箱10连接处的正下方;茶叶翻炒完成后打开开关闸门13,茶叶沿出料管9下落,经过风选箱10时,启动风机16使风选箱10内产生横向风,茶叶残渣在风力作用下沿爬料板19上升,通过支撑板18后沿落料板20下落,完整的茶叶则沿爬料板19缓慢下落最终进入出料箱12内,所述风选箱10右侧设有与残渣箱8相连通的分流管11,在风选箱10内风选出的残渣由分流管11进入残渣箱8内收集;所述收集斗6底部设有落料管7,落料管7呈90°角倾斜的“之”字形状,落料管7上端包裹在出料管9外部,落料管7下端与残渣箱8相连通;进行茶叶的翻炒时,产生的残渣会通过炒青锅5上的通孔中落下由收集斗6聚拢,最终沿落料管7进入残渣箱8内收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通过设置由翻炒盘14和翻炒板15组成的翻炒机构,通过翻炒板15对炒青锅5内的茶叶进行翻炒,茶叶在翻炒板15的带动下运动,并沿倾斜的翻炒板15从炒青锅5底部向上移动,移动中爬过翻炒板15前端后下落,然后跟随后方的翻炒板15继续翻动,实现对茶叶的抛起操作,从而保证茶叶受热效果均匀,避免茶叶与锅体长时间紧密接触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茶叶炒青分筛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位于底座上方并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支架呈倒置的“L”字形,在支架顶部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具有向下延伸的旋转轴,在旋转轴底部安装有翻炒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出料箱和残渣箱,残渣箱与出料箱并列设置,在出料箱上方依次设有收集斗和炒青锅,所述收集斗和炒青锅均呈向下收口状,炒青锅下半部位于收集斗内,所述炒青锅锅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翻炒结构位于炒青锅内,所述翻炒结构包括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的翻炒盘,所述翻炒盘为圆柱形盘体,在翻炒盘侧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翻炒板,在炒青锅底部连接有出料管,在出料管与炒青锅的连接处设有开关闸门,出料管下端连接有风选箱,风选箱位于出料箱上方并与出料箱相连通,在风选箱右侧设有风机,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扩散口,扩撒口与风选箱内部相连通;在风选箱内底部设有竖向的支撑板,支撑板右侧为爬料板,支撑板左侧为落料板,支撑板顶部与风选箱内顶面之间留有间隙,且爬料板位于出料管与风选箱连接处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斗底部设有落料管,落料管呈90°角倾斜的“之”字形状,落料管上端包裹在出料管外部,落料管下端与残渣箱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茶叶炒青分筛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位于底座上方并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支架呈倒置的“L”字形,在支架顶部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具有向下延伸的旋转轴,在旋转轴底部安装有翻炒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出料箱和残渣箱,残渣箱与出料箱并列设置,在出料箱上方依次设有收集斗和炒青锅,所述收集斗和炒青锅均呈向下收口状,炒青锅下半部位于收集斗内,所述炒青锅锅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翻炒结构位于炒青锅内,所述翻炒结构包括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的翻炒盘,所述翻炒盘为圆柱形盘体,在翻炒盘侧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翻炒板,在炒青锅底部连接有出料管,在出料管与炒青锅的连接处设有开关闸门,出料管下端连接有风选箱,风选箱位于出料箱上方并与出料箱相连通,在风选箱右侧设有风机,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扩散口,扩撒口与风选箱内部相连通;在风选箱内底部设有竖向的支撑板,支撑板右侧为爬料板,支撑板左侧为落料板,支撑板顶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奉节县奉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