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有清专利>正文

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776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其特征在于:设计有定位板(1)、连接轴(2)、槽板(3)、套(4)、连接销(5)、开口套(6)、弹性件(7)和调力杆(8)等构成的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定位板(1)设计有与连接轴(2)相互限制旋转配合的形孔结构(1a),设计有与开口套(6)相互配合的面结构(1b),设计有与套(4)相互配合的弧面结构(1c);槽板(3)设计有与连接销(5)相互配合的孔结构(3a),设计有与套(4)相互配合的槽结构(3b),设计有与开口套(6)相互配合的面结构(3c);套(4)设计有与定位板(1)和连接销(5)相互配合的内外弧面结构(4a),设计有与槽板(3)相互配合的面结构(4b);开口套(6)设计有与定位板(1)相互配合的形槽结构(6a),设计有与连接轴(2)相互配合的形孔结构(6b),设计有与弹性件(7)相互配合的孔结构(6c),设计有与调力杆(8)相互配合的孔结构(6d),设计有与连接销(5)相互配合的形孔结构(6e);弹性件(7)和调力杆(8)设置在开口套(6)孔内,连接销(5)将开口套(6)与槽板(3)和槽板(3)与套(4)相互连接,连接轴(2)将定位板(1)和开口套(6)相互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定位器,特别是具有无极自动定位结构的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二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门定位装置存在一定缺陷如功能单一,特别是不能实现无极自动定位,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多种需求,门不能开启到最大角度,安装操作不方便等缺陷。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门定位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功能新、优点多、实用性强的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完成的该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设计有定位板、连接轴、槽板、套、连接销、开口套、弹性件和调力杆等构成的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本技术的定位板设计有与连接轴相互配合的孔,设计有与开口套相互配合的面,设计有与套相互配合的弧面;槽板设计有与连接销相互配合的孔,设计有与套相互配合的槽,设计有与开口套相互配合的面;套设计有与定位板和连接销相互配合的内外弧面,设计有与槽板相互配合的面;开口套设计有与定位板相互配合的槽,设计有与连接轴相互配合的孔,设计有与弹性件和调力杆相互配合的孔,设计有与连接销相互配合的孔;弹性件和调力杆设置在开口套内,连接销将开口套和槽板及槽板和套相互连接,连接轴将定位板和开口套相互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如下设计的该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具有功能新,可实现门无极自动定位、最大开门角度无极可调、自动限位、定位力调节范围大、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操作非常方便。设计合理、结构新,采用摩擦力实现定位。定位板设计有与套相互配合的弧面,在弹性件的作用力下,定位板与套之间产生压力和摩擦力,限制套和定位板之间自由转动,从而限制门扇相对于门框自由转动,并进入定位状态,并通过调力杆改变定位力大小,既可推动门扇,风吹门扇又不位移,克服了现有定位装置存在的缺陷。四附图说明图1~3是由槽板与定位板、连接轴、套、连接销、开口套、弹性件和调力杆构成的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结构的部分图形;图4是由开口轴与定位板、连接轴、套、连接销、开口套、弹性件和调力杆构成的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结构的部分图形;图5是由开口槽和槽板与定位板、连接轴、套、连接销、开口套、弹性件和调力杆构成的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结构的部分图形;图6是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安装在外罩内实施例的部分图形;图7~9是定位板结构的部分图形;图10是连接轴结构的部分图形;图11~13是槽板结构的部分图形;图14是套结构的部分图形;图15~17是开口套结构的部分图形;图18是开口轴结构的部分图形。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该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包括定位板1、连接轴2、槽板3、套4、连接销5、开口套6、弹性件7和调力杆8等构成的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如图1~18所示定位板1设计有与连接轴2相互限制旋转配合的形孔结构1a,设计有与开口套6相互配合的面结构1b,设计有与套4相互配合的弧面结构1c;槽板3设计有与连接销5相互配合的孔结构3a,设计有与套4相互配合的槽结构3b,设计有与开口套6相互配合的面结构3c;套4设计有与定位板1和连接销5相互配合的内外弧面结构4a,设计有与槽板3相互配合的面结构4b;开口套6设计有与定位板1相互配合的形槽结构6a,设计有与连接轴(2)相互配合的形孔结构6b,设计有与弹性件7相互配合的孔结构6c,设计有与调力杆8相互配合的孔结构6d,设计有与连接销5相互配合的形孔结构6e;弹性件7和调力杆8设置在开口套6孔内,连接销5将开口套6与槽板3和槽板3与套4、或将开口套6与槽板3和槽板3、开口套6与套4、或将开口套6和槽板3与套4以及开口套6与套4、或将开口轴与套4、或将开口轴和开口套6与套4、或将开口轴与槽板3和槽板3与套4、或将开口轴与槽板3和槽板3及开口套6与套4、或将开口轴与槽板3和槽板3及开口轴与套4相互连接,连接轴2将定位板1与开口套6相互连接。如图1~5和7~9所示定位板1设计有与连接轴2相互限制旋转配合的形孔结构1a,该形孔呈多个平面形孔、或呈多个弧面形孔、或呈平面和弧面形孔结构;设计有与开口套6相互配合的面结构1b,该面上不设计、或设计呈形槽结构1d,该面上不设计、或设计有台阶结构;设计有与套4相互配合的弧面结构1c,该弧面上不设计、或设计有齿形槽、或呈网状形槽结构,该弧面上不设计、或设计有缺口结构1e。如图1~5和10所示连接轴2设计有与定位板1相互限制旋转配合的结构2a,该结构设计呈多个平面形、或呈多个弧面形、或呈平面与弧面形结构,设计有与开口套6相互配合的弧面2b;设计有与其它件相互限制旋转连接配合的结构2c,该结构设计呈多个平面形、或呈多个弧面形、或呈平面和弧面形结构;不设计、或设计呈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台阶结构2d;设计有与其它件相互轴向连接调节配合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孔结构2e。如图1~5和11~13所示槽板3设计有与连接销5相互配合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孔结构3a,设计有与套4相互配合的槽结构3b,设计有与开口套6、或与开口套6和开口轴相互配合的面结构3c,设计槽板3、或不设计槽板3。如图1~5和14所示套4设计有与定位板1和连接销5相互配合的内外弧面4a,设计有与槽板3、或与开口套4、或与开口轴、或与开口套6和槽板3、或与开口套6和开口轴、或与开口轴和槽板3相互配合的面结构4b。如图1~5所示连接销5设计有与开口套6和套4、或与开口套6和槽板3及套4、或与开口轴和套4、或与开口轴和开口套6及套4、或与开口轴和槽板3及套4、或与开口轴、槽板3、开口套6和套4相互配合的弧面结构,不设计台阶、或设计呈台阶结构。如图1~5和15~17所示开口套6设计有与定位板1、或与定位板1和槽板3相互配合的形槽结构6a,该形槽不设计台阶、或设计呈台阶结构;设计有与连接轴2相互配合的形孔结构6b,该形孔设计呈圆形孔、或呈非圆形孔、或呈平面与弧面形孔结构;设计有与弹性件7、或与弹性件7和开口轴相互配合的孔结构6c;设计有与调力杆8相互轴向连接调节配合的孔结构6d;不设计、或设计有与连接销5相互配合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形孔结构6e,该形孔设计呈圆形、或呈非圆形、或呈圆形和非圆形、或呈平面和弧面形结构;开口套6设计呈单件,或呈组件结构。如图1~5所示弹性件7设计有与开口套6、或与开口套6和开口轴相互配合的弧面结构,设计有与调力杆8和槽板3、或与调力杆8和开口轴相互配合的面结构。如图1~5所示调力杆8设计有与开口套6相互轴向连接调节配合的结构设计有与旋转调力工具相互配合的槽结构,设计有与弹性件7相互配合的结构,该结构设计呈平面形、或呈内台阶形、或呈外台阶形结构。如图4、5、18所示开口轴设计有与套4相互配合的槽结构,设计有与连接销5相互配合的孔结构,设计有与开口套6相互配合的弧面,设计有与弹性件7相互配合的结构,该结构设计呈内台阶、或呈外台阶、或呈面结构。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如图6所示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安装在外罩内,外罩固定在门框上,连接轴2与扁杆部件相互连接,扁杆部件固定在门扇上,当门扇受到的旋转力大于定位板1与套4之间的摩擦阻力时,门扇将相对于门框铰链旋转,当旋转力小于定位板1和套4之间的摩擦阻力时,门扇就处于定位状态,实现定位。权利要求1.无极自动定位器部件,其特征在于设计有定位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有清
申请(专利权)人:谭有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