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侪翼专利>正文

门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484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建筑物的出入口或正门,并以固定于一侧的合页为起点旋转的门的开关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门的开关装置,在开门时,通过人施加的力打开门,而在关门时,通过自动恢复装置自动关闭门;通过门的旋转力调节装置的作用,门被打开时,形成于旋转装置上的推油板推挤集油室内的油,通过油经过通油孔、推油板的端部以及集油室内壁时所产生的压力而调节旋转速度,因此门被打开时,旋转速度逐渐加快,门也就很轻松地打开,而关门时,旋转速度逐渐减慢,因此能够防止发生被门挤压而负伤的事故;以及,通过设置门的固定装置,把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门,稳定地固定住,以防止门被关闭时,在门框与门之间产生间隙,以及在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发生摇动的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建筑物的出入口或正门,并以固定于一侧的合页为起点旋转的门的开关装置。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通过进出出入口的人所施加的力把门打开以后,通过恢复装置自动关门的门的开关装置。当开门时,可轻松地把门打开,而在关门时,则由于门的旋转速度逐渐放慢,门将慢慢地关闭,因此不仅解决了关门时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而且在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稳定地固定住,防止因风等外力而使门与门框之间产生间隙,以及在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可稳定地固定住门。特别是上述过去经常使用的门的自动关闭装置的最大缺点是,在开门或关门时,因没有控制旋转速度的装置,虽然在开门时,可通过人所施加的力任意调节旋转速度,但是在关闭时,如果不把住门,则因旋转速度不变,有可能使人被旋转的门所伤,或夹在门与门框之间而负伤。另外,当门处于关闭或完全打开的状态时,由于不能调节固定系统中的固定力的强度,所以在关门时,门不可能被旋转力旋转至门框的中心位置,需要经过多次摇动,弹力消尽以后,门才会停止。以及在风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门有可能稍微打开而产生间隙。另外,当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由于不能稳定地固定住门,所以稍微施加一点力,也会使门关闭。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门的开关装置,它包括一动力传递部,该动力传递部具有,一轴设于合页上部,并且一半为齿轮的原动齿轮、一与该原动齿轮的前后齿轮啮合,使门恢复关闭的齿条齿轮、一从该齿条齿轮延伸,抵接于托架,并且弹性地设置有恢复弹簧的动作杆、一设置于该合页中央的第一动力传递齿轮、一与其啮合而连动的第二动力传递齿轮以及一第三动力传递齿轮;一用以调节门旋转力的控制部,该调节门旋转力的控制部具有,一固定设置于上述第三动力传递齿轮下部,并且把圆形集油室偏心地凹设于中心部的外壳本体、一在上述集油室内壁一侧向集油室中心方向形成,且形成有垂直形态的孔的阻油壁、一贯穿上述阻油壁的前后面,且贯通上述孔的通油孔、一插设于上述孔内,并且形成有通油量调节孔的通油量调节口、一凹设于上述集油室中心部的轴孔、一下端夹于上述轴孔内,在一侧壁形成有推油板的旋转装置、一以上述阻油壁和推油板为界形成的半圆形集油室以及一覆盖上述外壳本体的盖体;以及一门的固定部,该门的固定部具有,一固定设置于上述合页的下部,按照合页的旋转方向旋转,并且在前后和右侧凹设有凹口的旋转圆板、一形成于上述旋转圆板左侧的动作杆连接室、一可从上述动作杆连接室升降一定距离的动作杆、一设置于上述动作杆下部,并具有由弹簧支撑的钢球的动作杆支撑件、在上述动作杆上部的托架上,由枢轴枢接,在下端形成上述动作杆和动作杆压面,外部由阻挡件阻挡的动作杆压件以及一固定于上述旋转圆板右侧方向的托架,由弹簧弹性支撑的钢球可设置于该旋转圆板凹口内的旋转板抵压部件。枢轴361、361′动作杆压面362、362′阻挡件363、363′ 旋转板抵压部件370托架371 弹簧372钢球373有关附图的简单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正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被打开时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停止时旋转力控制部m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停止时旋转力控制部的纵向断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停止时旋转力控制部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停止时旋转力控制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停止时门的固定控制部n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门的固定控制部n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表示门被关闭时的状态,(b)表示门被逐渐打开时的状态,以及(c)表示门被逐渐关闭时的状态。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门的固定控制部的旋转圆板的结构示意图,(a)表示旋转圆板的平面图,(b)表示旋转圆板的底面图,以及(c)表示连接于旋转圆板上的动作杆连接状态的断面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圆板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旋转力控制部m的另一实施例,是把旋转装置290从集油室210的中心部t移开,偏心地轴设于旋转装置中心部t′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门的固定部n装置中,有关动作杆330连接结构的另一实施例,是通过连接螺栓331枢接动作杆330′,以使上述形成于旋转圆板300上的开口320′、插设于该开口320′内的动作杆330′以及该动作杆330′在一定的距离内上下旋转。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和效果作以下说明。图1及图2表示门d被关闭时的状态。图3表示门d被打开时的状态,当为了开门而施加力时,合页h将会旋转,从而使固定于该合页h上的原动齿轮100、第1动力传递齿轮150、第2动力传递齿轮160及第3动力传递齿轮170也随之旋转。在图1及图2的状态下,门被打开时,设置于该合页h下部的旋转圆板300将旋转,枢接于该旋转圆板300上的动作杆330由于弹簧341所支撑的钢球342和从动作杆压件360、360′的动作杆压面362、362′之间弹簧341的弹力而成为被固定的状态,随着门d的旋转,因其旋转力,动作杆压件360、360′的压面362、362′与钢球342分离,并且动作杆压件360、360′的外侧被阻挡件363、363′阻挡,所以动作杆压件360、360′固定不动,在固定的状态下动作杆330下降的同时向钢球342施压,则支撑钢球342的弹簧341被压缩,而钢球342下降至图9(b)所示的位置,从而动作杆330被抽出。如果动作杆330被抽出,则旋转圆板330旋转。这时,旋转力调节控制部m也同时动作,与第3动力传递齿轮170连动的旋转装置290也随之旋转,因此旋转装置290的推油板280把集油室210内的油推向旋转方向,在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推油板280的外侧处于图6所示的位置,从紧贴于集油室210内壁的状态向旋转方向移动,这时,以偏心凹设的集油室210内壁与推油板280端部的距离逐渐加大,使通过的油量增多,从而可使门轻轻的旋转。另外,油是从形成于阴油壁230上的通油孔240和形成于通油量调节口260上的通油量调节孔250通过,因此可通过旋转通油量调节口260而调节油的通过量,故利用相同大小的力,也可调节门的旋转速度。另外,门d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如图2所示,旋转圆板抵压部件370上的钢球373处于旋转圆板300上的凹口311内,所以门不易被关闭,如果以人力强行关闭时,旋转圆板300上的凹口311脱离钢球373,从而使与齿条齿轮110啮合的原动齿轮100因原来处于压缩状态的恢复弹簧130的恢复而旋转,使门自动关闭。关闭门时,与开门时相反,推油板280端部与集油室210内壁间的距离逐渐减少,推油板280受油的压力,门的旋转速度减慢,门也就缓缓地关闭,因此可防止发生被门所伤的事故,门在最终被关闭时,如图9(c)所示,动作杆330推压动作杆压件360,则动作杆压件360以枢轴361为起点,轻轻地旋转,从而使动作杆330进入动作杆压件360、360′与钢球342之间。如上所述,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于动作杆330被固定,所以门将会被牢牢地关闭。另外,从本专利技术的门的固定装置中的动作杆的连接结构中可看出,虽然动作杆330被固定成以水平状态升降,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动作杆330′是通过连接螺栓331连接,所以动作杆330′以连接螺栓331为起点上下升降。具有上述结构和作用效果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的开关装置,它包括:一动力传递部(p),该动力传递部(p)具有,一轴设于合页(h)上部,并且一半为齿轮(100′)的原动齿轮(100)、一与该原动齿轮(100)的前后齿轮(100′)啮合,使门恢复关闭的齿条齿轮(110)(110′ )、一从该齿条齿轮(110)(110′)延伸,抵接于托架(120)(120′),并且弹性地设置有恢复弹簧(130)(130′)的动作杆(140)(140′)、一设置于该合页(h)中央的第一动力传递齿轮(150)、一与其啮合而连动的第二动力传递齿轮(160)以及一第三动力传递齿轮(170);一用以调节门旋转力的控制部(m),该调节门旋转力的控制部(m)具有,一固定设置于上述第三动力传递齿轮(170)下部,并且把圆形集油室(210)偏心地凹设于中心部(t)的外壳本体(200) 、一在上述集油室(210)内壁一侧向集油室中心方向形成,且形成有垂直形态的孔(220)的阻油壁(230)、一贯穿上述阻油壁(230)的前后面,且贯通上述孔(220)的通油孔(240)、一插设于上述孔(220)内,并且形成有通油量调节孔(250)的通油量调节口(260)、一凹设于上述集油室(210)中心部的轴孔(270)、一下端夹于上述轴孔(270)内,在一侧壁形成有推油板(280)的旋转装置(290)、一以上述阻油壁(230)和推油板(280)为界形成的半圆形集油室(211)(211′)以及一覆盖上述外壳本体(200)的盖体(201);以及一门的固定部(n),该门的固定部(n)具有,一固定设置于上述合页(h)的下部,按照合页的旋转方向旋转,并且在前后和右侧分别凹设有凹口(310)(311)(312)的旋转圆 板(300)、一形成于上述旋转圆板(300)左侧的动作杆连接室(320)、一可从上述动作杆连接室(320)升降一定距离的动作杆(330)、一设置于上述动作杆(330)下部,并具有由弹簧(341)支撑的钢球(342)的动作杆支撑件(340)、在上述动作杆(330)上部的托架(350)上,由枢轴(361)(361′)枢接,在下端形成上述动作杆(330)和动作杆压面(362)(362′),外部由阻挡件(363)(363′)阻挡的动作杆压件(360)(360′)以及一固定于上述旋转圆板(300)右侧方向的托架(371),由弹簧(372)弹性支撑的钢球(373)可设置于该旋转圆板(300)凹口(310)(3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侪翼
申请(专利权)人:孙侪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