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囊肿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723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19:49
一种微波囊肿针结构,包含有长针管,针管前部内腔中设置有微波发射端子,针管后部同轴设置有一个内管和一个外管,内管内设置有第一通道,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外管与针管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的前端和第二通道的前端均封闭,第一通道的前端和第二通道的前端通过设置在内管前部侧壁的过孔连通,针管前部沿轴向设置有第四通道,第四通道的后端与第三通道的前端连通,针管前部的前端呈锥形,针管前部前端的锥面中设置有抽吸孔口,抽吸孔口与第四通道的前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囊液抽吸管将囊液从囊肿中抽出;利用微波发射端子微波消融囊壁,灭活癌细胞组织;利用冷却水在微波消融过程中冷却微波同轴电缆。

A Microwave Cyst Needle Structure

A microwave cyst needle structure consists of a long needle tube, a microwave transmitting terminal is arranged in the front inner cavity of the needle tube, an inner tube and an outer tube are arranged in the rear coaxial part of the needle tube, a first channel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tube, a second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a third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tub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needle tube,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channel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channel are closed.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channel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channel are connected by a through hole on the front side wall of the inner tube. The front end of the needle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third channel along the axis. The front end of the fourth channel is conical. The front end of the needle tube is conical. A suction orifice is arranged in the cone fac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needle tube, and the suction orif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fourth channel. The cyst fluid is extracted from the cyst by a cyst fluid suction tube, the cyst wall is ablated by microwave emitter terminal to inactivate cancer cell tissue, and the microwave coaxial cable is cooled by cooling water in the process of microwave ab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波囊肿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微波囊肿针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5434471U公告的“囊肿吸引器”由带双球囊的不锈钢吸液管、不锈钢内针和塑料把手组成,其特点是吸液管前端具有双球囊,手术操作过程中用双球囊夹囊肿壁,密封穿孔、手术穿刺、密封、吸引、,拉动以及协助剥离囊肿的操作,可连续完成,并防止囊肿液外漏。缺点在于,不具有微波消融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囊肿针功能单一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微波囊肿针结构,将微波消融与囊液抽出功能结合在同一医疗器械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波囊肿针结构,包含有一个长针管,所述的长针管包括有针管前部及针管后部;所述的针管前部设置有轴向内腔,所述的轴向内腔的前端封闭,轴向内腔中设置有微波发射端子,所述的微波发射端子的后端连接有微波同轴电缆,所述的针管后部内同轴设置有一个内管和一个外管,所述的内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一通道,内管的外侧与所述的外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外管的外侧与针管后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的第一通道的前端和所述的第二通道的前端均封闭,第一通道的前端和第二通道的前端通过设置在内管前部侧壁的过孔连通,针管前部沿轴向设置有第四通道,所述的第四通道与针管前部的轴向内腔平行间隔,第四通道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三通道的前端连通,针管前部的前端呈锥形,针管前部前端的锥面中设置有抽吸孔口,所述的抽吸孔口与第四通道的前端连通,所述的微波同轴电缆向后延伸并通过第一通道后延伸到针管后部的后方,针管后部连接有一个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内设置有微波同轴电缆过孔、冷却水输入通道、冷却水输出通道和囊液抽吸通道,微波同轴电缆穿过所述的微波同轴电缆过孔,所述的冷却水输入通道的一端与第一通道连接,所述的冷却水输出通道的一端与第二通道连接,所述的囊液抽吸通道的一端与第三通道连接,冷却水输入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进水管,冷却水输出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出水管,囊液抽吸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囊液抽吸管,所述的囊液抽吸管连接有负压源,囊液抽吸管中设置有负压控制开关。进一步的,微波同轴电缆过孔开口在冷却水输入通道的管壁上,微波同轴电缆与微波同轴电缆过孔的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进一步的,进水管、出水管和囊液抽吸管均与长针管呈90度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1)利用囊液抽吸管,能够将囊液从囊肿中抽出;(2)利用微波发射端子,能够微波消融囊壁,灭活里面可能存在的癌细胞组织;(3)利用冷却水,能够在微波消融过程中起到冷却微波同轴电缆的作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专利技术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针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针管后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见图1至3,图中示出的是一种微波囊肿针结构,针对腹腔镜手术设计和制造的,符合腹腔镜的手术原理。所述微波囊肿针结构主要由长形针管1、抽吸构件2、水流构件3及微波构件4等组成。所述长形针管1具有针管前部11及针管后部12。所述针管前部11为辐射罩部。所述针管前部11的前端上形成有连通所述针管前部11内部的抽吸孔口110。为了顺利插入囊肿内部,所述针管前部11的前端被设计成锥形。所述针管后部12内部容置有外层管路121及被置于所述外层管路121内部的内层管路122。所述内层管路122的前端及后端均为开放端。所述外层管路121的前端为封闭端。所述外层管路121的后端为开放端。藉此,所述内层管路122内部形成第一通道1201。所述内层管路122与所述外层管路121间形成第二通道1202。所述外层管路121与所述针管后部12形成第三通道1203。所述第一通道1201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通道1202的前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通道1203的前端与所述针管前部11内部相连通。所述抽吸构件2具有囊液抽吸管路21、控制开关22及负压提供源(图中未示)。所述囊液抽吸管路21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1203的后端相连通。所述控制开关22被置于所述囊液抽吸管路21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提供源间。所述控制开关22用于选择性地连通或阻断所述囊液抽吸管路21与所述负压提供源。当所述控制开关22连通所述囊液抽吸管路21与所述负压提供源,与所述囊液抽吸管路21连通的所述第三通道1203、所述针管前部11内部均处于负压状态。若所述针管前部11的前端已插入于囊肿中,受负压作用,囊肿中的囊液从所述抽吸孔口110进入所述针管前部11,通过所述第三通道1203,进入所述囊液抽吸管路21,最后被抽出。所述水流构件3具有进水管路31及出水管路32。所述进水管路31的其中一端用于进水。所述进水管路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1201的后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路32的其中一端用于出水。所述出水管路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1202的后端相连通。藉此,冷却水从所述进水管路31进入,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通道1201、所述第二通道1202,最后从所述出水管路32流出。冷却水在流经过程中,对所述微波同轴电缆42进行冷却,防止所述微波同轴电缆42烧坏而烫伤病患。所述微波构件4具有被置于所述针管前部11内部的微波发射端子41及被置于所述内层管路122内部的微波同轴电缆42。所述微波同轴电缆42的前端从所述内层管路122的前端穿出并且穿过所述外层管路121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针管前部11内部与所述微波发射端子41相连接。所述微波同轴电缆42用于向所述微波发射端子41输送微波。当所述微波发射端子41工作,由所述微波发射端子41产生的微波经过所述针管前部11射向外射出,以实现微波消融。使用过程:步骤1,将所述针管前部11插入于囊肿中;步骤2,打开所述控制开关22,利用抽吸构件2将囊液从囊肿中抽出;步骤3,启用所述微波发射端子41,利用微波构件4微波消融囊壁,灭活里面可能存在的癌细胞组织。消融过程中,同时启用所述水流构件3冷却所述微波同轴电缆42。不难发现,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囊肿针结构可以在消融前插进囊肿中把囊液吸出来去做细胞学病理来确定囊肿的性质,具有革命性的突破。并且,抽完囊液不需要换针直接可以采用此针对囊肿的囊皮囊液进行微波消融,彻底加热使其真正坏死。以上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波囊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个长针管,所述的长针管包括有针管前部及针管后部;所述的针管前部设置有轴向内腔,所述的轴向内腔的前端封闭,轴向内腔中设置有微波发射端子,所述的微波发射端子的后端连接有微波同轴电缆,所述的针管后部内同轴设置有一个内管和一个外管,所述的内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一通道,内管的外侧与所述的外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外管的外侧与针管后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的第一通道的前端和所述的第二通道的前端均封闭,第一通道的前端和第二通道的前端通过设置在内管前部侧壁的过孔连通,针管前部沿轴向设置有第四通道,所述的第四通道与针管前部的轴向内腔平行间隔,第四通道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三通道的前端连通,针管前部的前端呈锥形,针管前部前端的锥面中设置有抽吸孔口,所述的抽吸孔口与第四通道的前端连通,所述的微波同轴电缆向后延伸并通过第一通道后延伸到针管后部的后方,针管后部连接有一个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内设置有微波同轴电缆过孔、冷却水输入通道、冷却水输出通道和囊液抽吸通道,微波同轴电缆穿过所述的微波同轴电缆过孔,所述的冷却水输入通道的一端与第一通道连接,所述的冷却水输出通道的一端与第二通道连接,所述的囊液抽吸通道的一端与第三通道连接,冷却水输入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进水管,冷却水输出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出水管,囊液抽吸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囊液抽吸管,所述的囊液抽吸管连接有负压源,囊液抽吸管中设置有负压控制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囊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个长针管,所述的长针管包括有针管前部及针管后部;所述的针管前部设置有轴向内腔,所述的轴向内腔的前端封闭,轴向内腔中设置有微波发射端子,所述的微波发射端子的后端连接有微波同轴电缆,所述的针管后部内同轴设置有一个内管和一个外管,所述的内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一通道,内管的外侧与所述的外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外管的外侧与针管后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的第一通道的前端和所述的第二通道的前端均封闭,第一通道的前端和第二通道的前端通过设置在内管前部侧壁的过孔连通,针管前部沿轴向设置有第四通道,所述的第四通道与针管前部的轴向内腔平行间隔,第四通道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三通道的前端连通,针管前部的前端呈锥形,针管前部前端的锥面中设置有抽吸孔口,所述的抽吸孔口与第四通道的前端连通,所述的微波同轴电缆向后延伸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辉薛蔚张进翟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