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鹏君专利>正文

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7221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包括密度检测器、数据处理器以及用于二者互相通信的短距通信模块,密度检测器可以检测头部毛发的密度,且将毛发密度通过短距通信模块发送至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包括一数据库,将接收到的毛发密度储存至数据库,数据处理器能根据密度检测器发送的毛发密度判定头部是否可分区,若头部可分区,根据毛发密度对头部区域进行标记,可以标记为高密度区标记、中密度区标记和低密度区标记,可以选择在中密度区和或低密度区使用种植器进行种植毛发;若头部不可分区,数据处理器可以根据毛发密度选择分层宽度,由种植器根据分层宽度进行逐层递增或递减的方式种植毛发。

A Source Layered Plant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ource layered planting system including a density detector, a data processor and a short distance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density detector can detect the hair density of the head, and send the hair density to the data processor through the short distance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data processor includes a database, and stores the received hair density to the database. According to the hair density sent by the density detector, the processor can determine whether the head can be divided. If the head can be divided, the head area can be marked according to the hair density. It can be marked as high density area marker, medium density area marker and low density area marker. It can choose to use planter to grow hair in medium density area or low density area. If the head can not be divided, the data area can be marked. The organ can choose the layered width according to the hair density, and the organ can grow the hair b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he layered width step by ste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发
,特别涉及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
技术介绍
脱发是指头发脱落的现象。正常脱落的头发都是处于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发,由于进入退行期与新进入生长期的毛发不断处于动态平衡,故能维持正常数量的头发,以上就是正常的生理性脱发。病理性脱发是指头发异常或过度的脱落,其原因很多。病理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造成男性脂溢性脱发、早秃、秃顶及斑秃、全秃等脱发的症状;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脱发的人们选择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通过分层种植,使得种植后的头部各区域的毛发数量更加均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包括密度检测器、数据处理器、短距通讯模块,其中:所述密度检测器检测头部的毛发密度;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所述短距通讯模块与所述密度检测器连接,且能实时接收所述密度检测器发送的毛发密度;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一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所述毛发密度;所述数据处理器依据所述毛发密度判定所述头部是否可分区;若所述头部可分区,则所述数据处理器根据所述头部各区域的毛发密度将人体的头部各区域进行标记,标记包括高密度区标记、中密度区标记、低密度区标记中的任意一种标记;由种植器在所述中密度区和/或低密度区进行种植毛发;若所述头部不可分区,由所述数据处理器依据所述毛发密度数据选择分层宽度,由种植器根据所述分层宽度进行逐层递增或递减的方式分层种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度检测器将头部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检测所述6个区域的毛发密度,将所述6个区域的毛发密度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计算所述6个区域的毛发密度的方差值,若有至少一个区域的毛发密度的方差值大于预设方差值,则所述数据处理器判定所述头部可分区;若所述6个区域的毛发密度的方差值均小于或等于预设方差值,则所述数据处理器判定所述头部不可分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分层宽度的方法:步骤a.所述数据处理器对获取的毛发密度数据作预处理;步骤c.基于预处理后的毛发密度数据,通过对所述毛发密度数据作多函数拟合处理,得出不同毛发密度数据所表现的函数特征值;步骤d.依据特征值在特征值库中的对应识别,得出对应的分层宽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度检测器包括一壳体和多个检测器,所述壳体包括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多边形移动片,所述多边形移动片与头皮接触的一面固定粘接一层可移无痕胶;所述多边形移动片材质为柔性材质;所述多边形移动片为能无缝拼接的正多边形,且每个边角倒圆;所述检测器,分别设于所述6个区域内,包括自然光发射器,用于产生自然光;起偏器,用于从所述自然光中获取偏振光束;光学元件,用于将所述偏振光束聚焦在头部表面的毛发处,所述光学元件包括透射光栅;以及偏振光传感器,用于检测与毛发或头部表面相互作用并且具有预定线性偏振的光;所述起偏器和/或所述光学元件的设置能使所述偏振光束在毛发处或头部表面同时具有若干个空间上分离的焦点,其中不同的焦点被设置成与相同的毛发重合,且所述若干个焦点处具有不同朝向的偏振光束;所述若干个焦点处于相对于所述偏振光束的横向方向上的空间;所述偏振光传感器包括圆形的透光基板和嵌设于所述透光基板内且同心设置的若干个螺旋铁环,所述每个螺旋铁环包括若干个绕成环形的金属片;所述每个金属片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四边和第二边分别位于对应所述螺旋铁环的内外边界上,所述第一边和第三边分别位于两条以所述螺旋铁环圆心为起点的等速螺线上;所述每个螺旋铁环的径向长度小于待测偏振光束的波长,相邻两个所述螺旋铁环的间距小于亚波长;在同一螺旋铁环内,相邻两个金属片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待测偏振光束的波长;在每层所述螺旋铁环内,各所述金属片绕对应螺旋铁环的中心分别旋转弧度θ1,θ2,θ3,…θn后重合,且各所述螺旋铁环旋转弧度的数值可以将2π整除,并满足各环内部金属片之间的距离在亚波长范围内,以增强各所述螺旋铁环内金属片之间的局域场耦合;处于最外层的螺旋铁环的外周半径小于待测偏振光束的20个波长;在第一边和第三边上,所述等速螺线的起始半径与末端半径的半径差小于待测光束的10个波长;所述末端半径对应的末端相位处于(0,6π)范围内;所述透光基板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上的介质,所述螺旋铁环设于基座与介质之间,所述基座上设有一层金属薄膜,在所述金属薄膜上旋涂光刻胶,在所述光刻胶干燥后通过光束或电子束曝光,使所述螺旋铁环图形转移到所述光刻胶上,利用聚焦离子铣的方法将所述光刻胶上的所述螺旋铁环图形转移至所述金属薄膜上,得到所述螺旋铁环;在所述螺旋铁环上设有一层介质保护层;在基座与所述金属薄膜之间镀设过渡层,所述过渡层为氧化铋薄膜或钛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偏器包括准直透镜、偏振片和两个相位延迟器,所述偏振片用于对来自所述自然光发射器的自然光进行起偏;所述两个相位延迟器用于产生不同的相位延迟,将来自所述偏振片的光束调制为预定偏振态的完全偏振光;所述相位延迟器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内侧设有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透光条,所述透光条由正性透明光阻材料制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均形成有沿第一方向配向的配向层,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材料;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的距离为l1;所述透光条的厚度为g;l1和g满足如下关系:其中,λ为透过所述相位延迟器的光的波长,△n为所述液晶材料的双折射率,k1为正整数,kg为小于等于k1的正奇数;所述λ=550nm;所述△n=0.12,k1=1,kg=1,l1=3.4μm,g=2.3μm。在一个实施例中,6个所述检测器通过所述短距通信模块同时向一个所述数据处理器传输毛发密度的方法包括:所述数据处理器将可用频带划分为N个基本子频带,为6个所述检测器调度各自独占的M6个基本子频带;6个所述检测器分别对各自待传输的毛发密度进行快速傅里叶反变换处理,第6个所述检测器对所述毛发密度进行长度为M6×K点的快速傅里叶反变换处理,采用的采样速率是M6×fs;6个所述检测器分别对快速傅里叶反变换处理后的毛发密度进行调制,其中第6个所述检测器将毛发密度调制到M6个基本子频带上;6个所述检测器分别在各自独占的M6个基本子频带上发射毛发密度;所述数据处理器在N个基本子频带的范围内同时接收6个所述检测器发送来的毛发密度,进行N×K点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采用的采样速率是N×fs;fs表示一个基本子频带对应的快速傅里叶反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的采样速率;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一个控制指令,其中包括用于指示被调度的6个基本子频带的位图bitmap;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各所述检测器通过接收所述控制指令,解析其中用于指示被调度的基本子频带的位图bitmap,得知被调度的M6个基本子频带;所述数据处理器为每个检测器设置用于指示基本子频带调度的bit组,其中的每个bit分别对应一个基本子频带;根据基本子频带调度的结果,将被调度的M6个基本子频带所对应的M个bit设置为第一值;通过一个控制指令发送所述bit组至对应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接收控制指令,获得用于指示基本子频带调度的bit组,其中的每个bit分别对应一个基本子频带;根据所述bit组中被设置为第一值的M6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度检测器、数据处理器、短距通讯模块,其中:所述密度检测器检测头部的毛发密度;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所述短距通讯模块与所述密度检测器连接,且能实时接收所述密度检测器发送的毛发密度;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一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所述毛发密度;所述数据处理器依据所述毛发密度判定所述头部是否可分区;若所述头部可分区,则所述数据处理器根据所述头部各区域的毛发密度将人体的头部各区域进行标记,标记包括高密度区标记、中密度区标记、低密度区标记中的任意一种标记;由种植器在所述中密度区和/或低密度区进行种植毛发;若所述头部不可分区,由所述数据处理器依据所述毛发密度数据选择分层宽度,由种植器根据所述分层宽度进行逐层递增或递减的方式分层种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度检测器、数据处理器、短距通讯模块,其中:所述密度检测器检测头部的毛发密度;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所述短距通讯模块与所述密度检测器连接,且能实时接收所述密度检测器发送的毛发密度;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一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储存所述毛发密度;所述数据处理器依据所述毛发密度判定所述头部是否可分区;若所述头部可分区,则所述数据处理器根据所述头部各区域的毛发密度将人体的头部各区域进行标记,标记包括高密度区标记、中密度区标记、低密度区标记中的任意一种标记;由种植器在所述中密度区和/或低密度区进行种植毛发;若所述头部不可分区,由所述数据处理器依据所述毛发密度数据选择分层宽度,由种植器根据所述分层宽度进行逐层递增或递减的方式分层种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检测器将头部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检测所述6个区域的毛发密度,将所述6个区域的毛发密度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计算所述6个区域的毛发密度的方差值,若有至少一个区域的毛发密度的方差值大于预设方差值,则所述数据处理器判定所述头部可分区;若所述6个区域的毛发密度的方差值均小于或等于预设方差值,则所述数据处理器判定所述头部不可分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分层宽度的方法:步骤a.所述数据处理器对获取的毛发密度数据作预处理;步骤c.基于预处理后的毛发密度数据,通过对所述毛发密度数据作多函数拟合处理,得出不同毛发密度数据所表现的函数特征值;步骤d.依据特征值在特征值库中的对应识别,得出对应的分层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检测器包括一壳体和多个检测器,所述壳体包括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多边形移动片,所述多边形移动片与头皮接触的一面固定粘接一层可移无痕胶;所述多边形移动片材质为柔性材质;所述多边形移动片为能无缝拼接的正多边形,且每个边角倒圆;所述检测器,分别设于所述6个区域内,包括自然光发射器,用于产生自然光;起偏器,用于从所述自然光中获取偏振光束;光学元件,用于将所述偏振光束聚焦在头部表面的毛发处,所述光学元件包括透射光栅;以及偏振光传感器,用于检测与毛发或头部表面相互作用并且具有预定线性偏振的光;所述起偏器和/或所述光学元件的设置能使所述偏振光束在毛发处或头部表面同时具有若干个空间上分离的焦点,其中不同的焦点被设置成与相同的毛发重合,且所述若干个焦点处具有不同朝向的偏振光束;所述若干个焦点处于相对于所述偏振光束的横向方向上的空间;所述偏振光传感器包括圆形的透光基板和嵌设于所述透光基板内且同心设置的若干个螺旋铁环,所述每个螺旋铁环包括若干个绕成环形的金属片;所述每个金属片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四边和第二边分别位于对应所述螺旋铁环的内外边界上,所述第一边和第三边分别位于两条以所述螺旋铁环圆心为起点的等速螺线上;所述每个螺旋铁环的径向长度小于待测偏振光束的波长,相邻两个所述螺旋铁环的间距小于亚波长;在同一螺旋铁环内,相邻两个金属片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待测偏振光束的波长;在每层所述螺旋铁环内,各所述金属片绕对应螺旋铁环的中心分别旋转弧度θ1,θ2,θ3,…θn后重合,且各所述螺旋铁环旋转弧度的数值可以将2π整除,并满足各环内部金属片之间的距离在亚波长范围内,以增强各所述螺旋铁环内金属片之间的局域场耦合;处于最外层的螺旋铁环的外周半径小于待测偏振光束的20个波长;在第一边和第三边上,所述等速螺线的起始半径与末端半径的半径差小于待测光束的10个波长;所述末端半径对应的末端相位处于(0,6π)范围内;所述透光基板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上的介质,所述螺旋铁环设于基座与介质之间,所述基座上设有一层金属薄膜,在所述金属薄膜上旋涂光刻胶,在所述光刻胶干燥后通过光束或电子束曝光,使所述螺旋铁环图形转移到所述光刻胶上,利用聚焦离子铣的方法将所述光刻胶上的所述螺旋铁环图形转移至所述金属薄膜上,得到所述螺旋铁环;在所述螺旋铁环上设有一层介质保护层;在基座与所述金属薄膜之间镀设过渡层,所述过渡层为氧化铋薄膜或钛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源生分层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偏器包括准直透镜、偏振片和两个相位延迟器,所述偏振片用于对来自所述自然光发射器的自然光进行起偏;所述两个相位延迟器用于产生不同的相位延迟,将来自所述偏振片的光束调制为预定偏振态的完全偏振光;所述相位延迟器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内侧设有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透光条,所述透光条由正性透明光阻材料制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均形成有沿第一方向配向的配向层,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材料;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的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君
申请(专利权)人:王鹏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