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221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包括,左盘、右盘及腰盘;所述左盘、右盘及腰盘的盘心为分流孔。所述左盘的最大直径处圆周方向上设置左盘连接线,所述左盘连接线的线头位于收线束的外表面并固定于收线球内;当所述收线球相对收线束转动时,所述左盘连接线缠绕于收线束表面,使所述左盘的最大直径缩减。通过上述方式,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体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可随时回收,解决了现有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无法回收的技术问题,延长了病患寿命,且回收更加便捷。

Implantable atrial shunt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n implantable atrial shunt device, comprising a left disc, a right disc and a lumbar disc; the disc centers of the left disc, a right disc and a lumbar disc are shunt holes. A left disk connection line is arranged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t the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left disk, and the head of the left disk connection line is loca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wire harness and fixed in the wire harness ball. When the wire harness ball rotates relative to the wire harness, the left disk connection line is wound around the wire harness surface, thereby reducing the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left disk.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the new structure design, the whole implantable atrial shunt device can be recovered at any time,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implantable atrial shunt device can not be recovered, prolongs the patient's life and makes the recovery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左心房持续高压,使左室腔受压使充盈量增加,心搏量升高而导致左室肥大,进而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对于持续性左心房高压患者,临床研究发现人造房间隔缺损可以有效降低左心房高压,降低左心房容积,从而缓解左心功能性障碍。但是,人为穿刺制造的房间隔缺损存在二次闭合的风险。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使用支架来讲房间隔造口部支撑,使得78%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由Ⅲ级转为Ⅱ级。所有患者的杜克活动问卷指数和堪萨斯心肌病问卷评分,均有显著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平均增加74米。此外,患者的肺毛细血管楔压也有所下降,基线时平均为23mmHg,3个月时下降至17mmHg(P=0.035)。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植入性的支架易产生血栓,从而进一步危害身体健康,为此,研发一款可回收的心房分流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实现便捷回收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包括,左盘、右盘及腰盘;所述左盘、右盘及腰盘的盘心为分流孔;所述腰盘为镍钛记忆合金激光雕刻而成的柱形的网状结构;所述右盘为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的盘状的网状结构;所述左盘为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的盘状的网状结构;所述左盘的编织的收线头混合成一束为收线束,所述收线束插于收线球内;所述右盘与所述左盘分别缝合于所述腰盘两侧;所述左盘的最大直径处圆周方向上设置左盘连接线,所述左盘连接线的线头位于收线束的外表面并固定于收线球内;当所述收线球相对收线束转动时,所述左盘连接线缠绕于收线束表面,使所述左盘的最大直径缩减。其中,所述右盘的最大直径处圆周方向上设置右盘连接线,所述右盘连接线的线头位于收线束的外表面并固定于收线球内;当所述收线球相对收线束转动时,所述右盘连接线缠绕于收线束表面,使所述右盘的最大直径缩减。其中,所述腰盘的圆周方向上设置腰盘连接线,所述腰盘连接线的线头位于收线束的外表面并固定于收线球内;当所述收线球相对收线束转动时,所述腰盘连接线缠绕于收线束表面,使所述腰盘的直径缩减。其中,所述左盘的最大直径为22-30mm。其中,所述左盘的最大直径大于右盘的最大直径。其中,所述腰盘内表面缝合环形膜材。其中,所述环形膜材的材质为PET或ePTFE。其中,所述腰盘上设有造影点。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体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可随时回收,解决了现有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无法回收的技术问题,延长了病患寿命,且回收更加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大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包括,左盘1、右盘2及腰盘3;所述左盘1、右盘2及腰盘3的盘心为分流孔4,分流口4用于连通左右心房。左盘1位于左心房内,右盘2位于右心房内。腰盘3位于房间隔造口处。所述腰盘3为镍钛记忆合金激光雕刻而成的柱形的网状结构;所述右盘2为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的盘状的网状结构;所述左盘1为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的盘状的网状结构;形状记忆合金是通过热弹性与马氏体相变及其逆变而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由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所构成的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是目前形状记忆材料中形状记忆性能最好的材料。迄今为止,人们发现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有50多种。镍钛合金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能将自身的塑性变形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自动恢复为原始形状的特种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所述左盘1的编织的收线头混合成一束为收线束101,所述收线束101插于收线球102内;收线球102可相对收线束101转动。所述右盘2与所述左盘1分别缝合于所述腰盘3两侧;所述左盘1的最大直径处圆周方向上设置左盘连接线11,所述左盘连接线11的线头位于收线束101的外表面并固定于收线球内;当所述收线球102相对收线束101转动时,所述左盘连接线11缠绕于收线束102表面,使所述左盘1的最大直径缩减。具体可为,左盘连接线11为一根软线,固定于左盘1的最大直径处圆周方向上,软线的两个头部固定于收线球102内,当旋转收线球102时,软线拉动左盘1的最大直径处圆周位置,使得左盘1收缩。所述右盘2的最大直径处圆周方向上设置右盘连接线21,所述右盘连接线21的线头位于收线束101的外表面并固定于收线球102内;当所述收线球102相对收线束101转动时,所述右盘连接线21缠绕于收线束101表面,使所述右盘2的最大直径缩减。原理同左盘。所述腰盘3的圆周方向上设置腰盘连接线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盘、右盘及腰盘;所述左盘、右盘及腰盘的盘心为分流孔;所述腰盘为镍钛记忆合金激光雕刻而成的柱形的网状结构;所述右盘为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的盘状的网状结构;所述左盘为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的盘状的网状结构;所述左盘的编织的收线头混合成一束为收线束,所述收线束插于收线球内;所述右盘与所述左盘分别缝合于所述腰盘两侧;所述左盘的最大直径处圆周方向上设置左盘连接线,所述左盘连接线的线头位于收线束的外表面并固定于收线球内;当所述收线球相对收线束转动时,所述左盘连接线缠绕于收线束表面,使所述左盘的最大直径缩减。

【技术特征摘要】
1.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盘、右盘及腰盘;所述左盘、右盘及腰盘的盘心为分流孔;所述腰盘为镍钛记忆合金激光雕刻而成的柱形的网状结构;所述右盘为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的盘状的网状结构;所述左盘为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的盘状的网状结构;所述左盘的编织的收线头混合成一束为收线束,所述收线束插于收线球内;所述右盘与所述左盘分别缝合于所述腰盘两侧;所述左盘的最大直径处圆周方向上设置左盘连接线,所述左盘连接线的线头位于收线束的外表面并固定于收线球内;当所述收线球相对收线束转动时,所述左盘连接线缠绕于收线束表面,使所述左盘的最大直径缩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盘的最大直径处圆周方向上设置右盘连接线,所述右盘连接线的线头位于收线束的外表面并固定于收线球内;当所述收线球相对收线束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东董念国陈松王雪丽陈澍尚小珂丁珊珊卢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