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磁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685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磁耦合器包括轭铁转子、铜转子、连接杆、螺母、永磁体安装转子A、密封圈A、永磁体安装转子B、螺栓、硅胶、永磁体、密封圈B、开槽螺母;永磁体两侧对称分布铜转子及轭铁转子,能够充分利用永磁体两侧磁场,相比单侧利用,传递扭矩能力提高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高效传递扭矩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和噪声,而且适用于高湿、高温、高海拔、高粉尘、高电磁等恶劣工况下,具有通用性强、可靠性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Vortex Coupl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eddy magnetic coupler, which comprises a yoke iron rotor, a copper rotor, a connecting rod, a nut, a permanent magnet installation rotor A, a sealing ring A, a permanent magnet installation rotor B, bolts, silica gel, a permanent magnet, a sealing ring B, a slotting nut; a copper rotor and a yoke iron rotor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which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magnetic field on both side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and transfer the torque energy compared with the one-side utilization. Strength increased by 20%.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vibration and noise while transmitting torque efficiently, and is suitable for harsh working conditions such as high humidity, high temperature, high altitude, high dust, high electromagnetic, etc. It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strong universality, high reliability, strong adaptability to the environment,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磁耦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涡磁耦合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快速膨胀与地球资源日趋短缺形成尖锐的矛盾,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寻求着新能源,虽然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并不能取代现有能源,尤其是近些年,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据统计,我国各类风机、泵耗电占全国工业用电总量的30%以上,尤其是在大型驱动设备上,为了避免启动过程堵转时间较长而损坏电机,一般驱动电机功率为实际额定功率的几倍,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仅此一项便造成能源浪费达16%,此外,一些环境恶劣的工况下,振动严重,造成极大地能源浪费严重。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节能技术是以现代磁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应用永磁材料所产生的磁力作用,来实现力或者力矩(功率)无接触传递的一种新技术。其电动机与负载连接的扭矩通过气隙传递,整体具有柔性驱动特性,降低了安装的误差要求,有效隔离了振动。在高湿、高温、高海拔、高粉尘、高电磁环境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磁耦合器,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高效传递扭矩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和噪声,而且适用于高湿、高温、高海拔、高粉尘、高电磁等恶劣工况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涡磁耦合器,包括轭铁转子、铜转子、连接杆、螺母、永磁体安装转子A、密封圈A、永磁体安装转子B、螺栓、硅胶、永磁体、密封圈B、开槽螺母;所述轭铁转子分布在涡磁耦合器两侧,对称分布,轭铁转子通过连接杆可靠连接,连接杆两端采用双螺母固定,防止在运行过程中螺栓连接松动,连接杆采用阶梯轴结构,长度可根据实际工况需要改变,从而改变铜转子与永磁转子之间的气隙;轭铁转子表面渗氮处理,以增强其耐疲劳、耐腐蚀性能,连接杆表面渗碳处理,增强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性;铜转子可靠安装在轭铁转子上,铜转子与轭铁转子之间设计有硅胶槽,内充满硅胶,减小铜转子与轭铁转子之间的热阻系数,有利于铜转子散热;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采用铜合金材质,以保证内置的永磁体不会形成磁短路,并且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表面钝化,防止生锈;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采用铰制孔螺栓连接,过盈配合,保证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的同轴度,铰制孔螺栓连接开槽螺母,开槽螺母上设计有开口销,防止螺栓连接松动。永磁体N极与S极交替分布,相邻永磁体之间N极与S极形成磁闭环,永磁体镶嵌在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之间,永磁体为扇形,与永磁体安装转子A以及永磁体安装转子B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以保证永磁体可靠固定,所述永磁体表面涂镀环氧树脂,防止永磁体氧化及腐蚀。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之间设计有密封环A和密封环B,防止灰尘、水蒸气进入永磁体而对永磁体造成腐蚀。所述永磁体两侧对称分布铜转子及轭铁转子,能够充分利用永磁体两侧磁场,相比单侧利用,传递扭矩能力提高20%。本技术具有通用性强、可靠性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左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轴测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外转子轴测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外转子主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内转子轴测图1;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内转子轴测图2;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涡流转子轴测图1;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涡流转子轴测图2;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轭铁转子轴测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永磁体安装转子B主视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永磁体安装转子B轴测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永磁体安装转子A主视图;图1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永磁体安装转子A轴测图;图1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永磁体分布示意图;图中:1、螺母;2、轭铁转子;3、连接杆;4、铜转子;5、永磁体安装转子A;6、密封圈A;7、气隙A;8、永磁体安装转子B;9、气隙B;10、螺栓;11、硅胶;12、永磁体;13、密封圈B;14、开槽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涡磁耦合器,包括轭铁转子2、铜转子4、连接杆3、螺母1、永磁体安装转子A5、密封圈A6、永磁体安装转子B8、螺栓10、硅胶11、永磁体12、密封圈B13、开槽螺母14;所述轭铁转子2分布在涡磁耦合器两侧,对称分布,轭铁转子2通过连接杆3可靠连接,连接杆3两端采用双螺母1固定,防止在运行过程中螺栓连接松动,连接杆3采用阶梯轴结构,长度可根据实际工况需要改变,从而改变铜转子4与永磁转子之间的气隙;轭铁转子2表面渗氮处理,以增强其耐疲劳、耐腐蚀性能,连接杆3表面渗碳处理,增强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性;铜转子4可靠安装在轭铁转子上,铜转子4与轭铁转子2之间设计有硅胶槽,内充满硅胶11,减小铜转子4与轭铁转子2之间的热阻系数,有利于铜转子4散热;永磁体安装转子A5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8采用铜合金材质,以保证内置的永磁体12不会形成磁短路,并且永磁体安装转子A5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8表面钝化,防止生锈;永磁体安装转子A5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8采用铰制孔螺栓连接,过盈配合,保证永磁体安装转子A5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8的同轴度,铰制孔螺栓连接开槽螺母14,开槽螺母14上设计有开口销,防止螺栓连接松动。永磁体12N极与S极交替分布,相邻永磁体12之间N极与S极形成磁闭环,永磁体镶嵌在永磁体安装转子A5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8之间,永磁体12为扇形,与永磁体安装转子A5以及永磁体安装转子B8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以保证永磁体可靠固定,所述永磁体表面涂镀环氧树脂,防止永磁体12氧化及腐蚀。永磁体安装转子A5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8之间设计有密封环A6和密封环B13,防止灰尘、水蒸气进入永磁体而对永磁体造成腐蚀。所述永磁体12两侧对称分布铜转子4及轭铁转子2,能够充分利用永磁体12两侧磁场,相比单侧利用,传递扭矩能力提高20%。涡磁耦合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工作方式如下,也可以其他方式工作。轭铁转子2与设备的驱动端相连接,永磁体安装转子B8与负载端相连接,驱动系统带动轭铁转子2转动,从而带动铜转子4转动,铜转子4切割永磁体12形成的气隙磁场,铜转子4上产生交变的感应涡流,交变涡流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与原磁场产生磁耦合力,带动永磁转子转动,从而实现负载端的转动,当永磁转子与轭铁转子2之间的速度差越来越小时,磁耦合力越来越小,最终稳定在一定的速度差下运行,从而实现扭矩的可靠传递。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轭铁转子、铜转子、连接杆、螺母、永磁体安装转子A、密封圈A、永磁体安装转子B、螺栓、硅胶、永磁体、密封圈B、开槽螺母;所述轭铁转子分布在涡磁耦合器两侧,对称分布,轭铁转子通过连接杆可靠连接,连接杆两端采用双螺母固定,连接杆采用阶梯轴结构;轭铁转子表面渗氮处理,以增强其耐疲劳、耐腐蚀性能,连接杆表面渗碳处理;铜转子可靠安装在轭铁转子上,铜转子与轭铁转子之间设计有硅胶槽,内充满硅胶,减小铜转子与轭铁转子之间的热阻系数,有利于铜转子散热;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采用铜合金材质,以保证内置的永磁体不会形成磁短路,并且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表面钝化,防止生锈;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采用铰制孔螺栓连接,过盈配合,保证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的同轴度,铰制孔螺栓连接开槽螺母,开槽螺母上设计有开口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轭铁转子、铜转子、连接杆、螺母、永磁体安装转子A、密封圈A、永磁体安装转子B、螺栓、硅胶、永磁体、密封圈B、开槽螺母;所述轭铁转子分布在涡磁耦合器两侧,对称分布,轭铁转子通过连接杆可靠连接,连接杆两端采用双螺母固定,连接杆采用阶梯轴结构;轭铁转子表面渗氮处理,以增强其耐疲劳、耐腐蚀性能,连接杆表面渗碳处理;铜转子可靠安装在轭铁转子上,铜转子与轭铁转子之间设计有硅胶槽,内充满硅胶,减小铜转子与轭铁转子之间的热阻系数,有利于铜转子散热;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采用铜合金材质,以保证内置的永磁体不会形成磁短路,并且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表面钝化,防止生锈;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采用铰制孔螺栓连接,过盈配合,保证永磁体安装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思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润隆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