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栅的锁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678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板栅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板栅的锁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编织,用复合线作为网线交叉编织成带状板栅,并沿带状板栅长度方向布置切割线,切割线以复合线编织而成,或者切割线以热熔线编织而成,或者切割线以AB胶的A胶和B胶混合后凝结形成。本工艺能解决现有编织板栅切割时边沿易散开,使板栅承载极性膏体的能力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栅的锁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栅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栅的锁边方法。
技术介绍
板栅是蓄电池主要组成部件,其在蓄电池中的作用有:1、支撑活性物质;2、使电流均匀分布在活性物质上,以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传统的板栅的制造方法有拉网和浇铸两种,其中浇铸是在重力作用下将加热溶化的铅合金灌入板栅模具中,然后冷却成型,再经过加工;拉网是将一定宽度的铅带在冲床上做出规定的长方形孔,经过拉伸,成型。近期出现一种复合线编织的板栅,其重量轻,结构强度大,因此受到了客户的青睐。现有技术的AB胶是两液混合硬化胶的别称,一液是本胶(A胶),一液是硬化剂(B胶),两液相混才能硬化,是不须靠温度来硬化的,所以是常温硬化胶的一种。现有蓄电池外壳上通常安装气液分离阀,该阀门上配合安装有观察窗,便于观察外壳内的电解质溶液情况,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930454U的专利所述阀门,即带有观察窗的阀门结构。但是从观察窗内不能观察到板栅的腐蚀情况,无法判断板栅寿命情况,对安全使用十分不利。同时,现技术仅仅对板栅两侧进行锁边,对膏体的承载能力不强。另外,现有技术编织后切割板栅时板栅边沿易散开,使板栅承载极性膏体的能力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栅的锁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编织后切割板栅时板栅边沿易散开,使板栅承载极性膏体的能力不佳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板栅的锁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编织,用复合线作为网线交叉编织成带状板栅,并沿带状板栅长度方向布置切割线,切割线以复合线编织而成,或者切割线以热熔线编织而成或者切割线以AB胶的A胶和B胶混合后凝结形成。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复合线,热熔线或者AB胶形成切割线,便于后续沿着切割线将编织好的板栅切割成小条带状板栅。同时复合线,热熔线或者AB胶形成的切割线具有在切割时固定复合线,防止复合线在切割时散开的作用。优化方案一:在步骤S1中的步骤“用复合线作为网线交叉编织成带状板栅”与步骤“并沿带状板栅长度方向布置切割线”之间,加入步骤:在网线交叉点包覆固定剂,固定剂为热熔胶或AB胶的A胶和B胶。利用AB胶或热熔胶固定经线和纬线的交叉处,来代替传统的固定板栅带两侧的锁边方式来进行锁边。结构相对于传动工艺产品更为稳定,并且利用AB胶通过涂抹固定,节省了传统工艺的热熔耗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方案二:在步骤S1中,步骤“在网线交叉点包覆固定剂”之前,加入步骤:在网线交叉点处撒上色素粉末。本工艺在板栅上设置色素,当作为网线的复合线在长期使用被腐蚀后,AB胶或热熔胶与网线之间产生间隙,色素从上述间隙进入电解质液,将电解质液染色。操作人员便能通过观察窗观察电解质液的颜色深浅来判断板栅的腐蚀情况。从而能够在较佳的时机更换低寿命的电池,以避免安全事故。优化方案三:在步骤S1中,加入步骤:在网线交叉点处撒上色素粉末,再在网线上的色素粉末处编织热熔线。本工艺在板栅上设置色素,当作为网线的复合线在长期使用被腐蚀后,AB胶或热熔胶与网线之间产生间隙,色素从上述间隙进入电解质液,将电解质液染色。操作人员便能通过观察窗观察电解质液的颜色深浅来判断板栅的腐蚀情况。从而能够在较佳的时机更换低寿命的电池,以避免安全事故。优化方案四:在步骤S1后加入步骤S2.热熔,对热熔线进行加热,热熔线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85℃至195℃。此温度区间热熔效果好,热熔线能紧紧贴附在复合线上。优化方案五:步骤S1中的复合线为碳纤维同轴复合锌线或碳纤维同轴复合石墨烯线。两种复合线导电性强,并且强度高。优化方案六:所述隔断线为聚酯纤维线。聚酯纤维线热熔性较好。优化方案七:在步骤S1中加入步骤:使色素块只位于板栅的同一侧。色素块位于板栅一侧,板栅另一侧用于承载膏体,防止膏体脱落时将色素块包覆,避免色素因膏体包覆而不能溶于电解质液中,同时避免色素块占用空间,影响网线对膏体的承载。优化方案八:在步骤S1中,加入步骤:编织时,使用夹紧装置夹持住经线一端端部,再使第一根纬线穿过竖直编织单元的第一、三根经线上方和第二、四根经线的下方,使第二根纬线穿过第一、三根经线的下方和第二、四根经线的上方,以此类推,使第偶数根纬线穿过第奇数根经线的下方和第偶数根经线的上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板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板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板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板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中说明书附图标记包括:切割线1、复合线2。实施例1:本方案中的板栅的锁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编织(可利用设备编织,也可人工编织),准备经线和纬线,纬线包括复合线2,经线包括复合线2和切割线1,复合线2可为碳纤维同轴复合锌线或碳纤维同轴复合石墨烯线,本实施例优选碳纤维同轴复合锌线。图1所示,使水平编织单元垂直于竖直编织单元,即水平编织单元为纬线,竖直编织单元为经线。经线直径为0.78mm,纬线直径为0.5mm。使经线和纬线排列整齐,经线之间的间隔为2mm,使用夹紧装置夹持住经线一端端部。再使第一根纬线穿过竖直编织单元的第一、三根经线上方和第二、四根经线的下方,使第二根纬线穿过第一、三根经线的下方和第二、四根经线的上方。以此类推,使第偶数根纬线穿过第奇数根经线的下方和第偶数根经线的上方。编织时,用切割线1根据设定的宽度沿经线方向将板栅分为若干条板栅带。切割线1由两根复合线2和AB胶形成,两切割线1之间的距离为2mm。具体操作方式为根据设定的宽度选择作为经线的复合线2,并在该复合线2上涂抹AB胶的A胶和B胶,利用AB胶使该复合线2固定在纬线上。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编织结束。S2.切割,在切割线1之间进行切割,将板栅分割呈若干独立的板栅带。S3.将板栅带卷取在卷筒上待用。本实施例利用AB胶完成锁边,省略了加热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锁边牢固,结构稳定。实施例2中说明书附图标记包括:切割线3、复合线4。实施例2:本方案中的板栅的锁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编织(可利用设备编织,也可人工编织),先取三根经线组成竖直编织单元,取三根纬线组成水平编织单元。图2所示,使水平编织单元垂直于竖直编织单元,即水平编织单元为纬线,竖直编织单元为经线。经线直径为0.78mm,纬线直径为0.5mm。使经线和纬线排列整齐,经线之间的间隔为2mm,使用夹紧装置夹持住经线一端端部。再使第一根纬线穿过竖直编织单元的第一、三根经线上方和第二、四根经线的下方,使第二根纬线穿过第一、三根经线的下方和第二、四根经线的上方。以此类推,使第偶数根纬线穿过第奇数根经线的下方和第偶数根经线的上方。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编织结束。其中纬线包括复合线4,经线包括复合线4和切割线3,复合线4可为碳纤维同轴复合锌线或碳纤维同轴复合石墨烯线,本实施例优选碳纤维同轴复合锌线。用切割线3根据设定的宽度沿经线方向将板栅分为若干条板栅带。切割线3包括两根热熔线,热熔线为聚酯纤维线,两热熔线之间的距离为2mm。S2.热熔,对热熔线进行加热,以使热熔线熔化并与网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板栅的锁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编织,用复合线作为网线交叉编织成带状板栅,并沿带状板栅长度方向布置切割线,切割线以复合线编织而成,或者切割线以热熔线编织而成,或者切割线以AB胶的A胶和B胶混合后凝结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板栅的锁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编织,用复合线作为网线交叉编织成带状板栅,并沿带状板栅长度方向布置切割线,切割线以复合线编织而成,或者切割线以热熔线编织而成,或者切割线以AB胶的A胶和B胶混合后凝结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栅的锁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的步骤“用复合线作为网线交叉编织成带状板栅”与步骤“并沿带状板栅长度方向布置切割线”之间,加入步骤:在网线交叉点包覆固定剂,固定剂为热熔胶或AB胶的A胶和B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栅的锁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步骤“在网线交叉点包覆固定剂”之前,加入步骤:在网线交叉点处撒上色素粉末。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栅的锁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加入步骤:在网线交叉点处撒上色素粉末,再在网线上的色素粉末处编织热熔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幸华黎少伟李政文何可立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