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668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一拉链、防护帘、固定块、手套和调控槽,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盛放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的第一防护板外侧都喷涂有防射线涂层,从而能够起到防射线的能力,并且在第一防护板的中间位置安装透明结构的观察窗,从而能够方便对内侧的病人进行观察,如此能够了解并且的治疗情况;安装的手套能够通过固定圈与第一防护板进行更换,从而能够保证手套的清洁性,并且通过手套能够与患者进行接触,从而能够并且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对医护人员的辐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装置
,具体为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射线是由各种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反应堆工程中常见的有的射线、射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γ射线和x射线;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γ射线和x射线。现有的放射线装置基本上都是以固定房间的形式来设定的,从而会这样在对患者进行射线治疗时,都要处在固定的位置进行治疗,同时在对射线进行防护时还有可能出现防护不严密的问题,并且患者的家属还不便于与患者进行交流与看护,而且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会受到射线辐射的干扰,从而会对医务人员造成无害,同时在射线对患者治疗后,残存的射线还有可能对同病房的患者造成二次辐射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一拉链(9)、防护帘(13)、固定块(19)、手套(26)和调控槽(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观察窗(2),且观察窗(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的外侧安装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5),且固定底座(5)的内部设置有盛放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一拉链(9)、防护帘(13)、固定块(19)、手套(26)和调控槽(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观察窗(2),且观察窗(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的外侧安装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5),且固定底座(5)的内部设置有盛放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2)贯穿于第一防护板(1)的中间位置,且观察窗(2)的结构为透明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槽(6)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7),且调节杆(7)的下端连接有滚轮(8),所述滚轮(8)与盛放槽(6)之间的外形结构相吻合,且调节杆(7)与滚轮(8)之间为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9)安装于第一防护板(1)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拉链(9)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拉链(10),所述第二拉链(10)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防护板(12),且第二拉链(10)的顶端连接有拉头(11),所述拉头(11)与第二拉链(10)和第一拉链(9)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防护板(1)通过第二拉链(10)和第一拉链(9)与第二防护板(12)之间相互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帘(13)安装于第一防护板(1)的上方,且防护帘(13)的内部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左端连接有电机(15),且转轴(14)的右端连接有连接圈(16),所述连接圈(16)的内部安装有滚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平平许容芳陶冶陈蕾王藕玲徐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肿瘤医院南通市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