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彦淞专利>正文

用于提升前排座椅鞭打试验性能的应用装置及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591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升前排座椅鞭打试验性能的应用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头枕吸能盒前盖、头枕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前盖;所述头枕吸能盒前盖和头枕吸能盒后盖相焊接形成头枕吸能盒,所述头枕吸能盒紧固在所述头枕骨架上;所述背部吸能盒后盖和背部吸能盒前盖相焊接形成背部吸能盒,所述背部吸能盒紧固在所述靠背骨架上。汽车前排座椅增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塑料吸能盒装置进行鞭打试验,并且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溃缩力值调整,就能够较好地满足2018版C‑NCAP鞭打试验各项高性能的目标值要求,理论上可以做到获得满分5分,即使在批量生产存在一致性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得分也会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提升前排座椅鞭打试验性能的应用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提升前排座椅鞭打试验性能的应用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2018版C-NCAP更新了对汽车座椅鞭打性能的要求,相对于2015版的主要差异是:追尾碰撞速度从16km/h提高到20km/h,碰撞动能提高了63%;C-NCAP分值从4分提高到5分。当前,各大主机厂对座椅的鞭打性能越来越重视,为了追求整车达到C-NCAP5星及5星+,有必要在鞭打性能上获得高分。当前提升座椅鞭打试验性能的主要措施有:1)加强座椅靠背骨架强度,减小靠背动态张角;2)增加座椅靠背顶管的高度;3)加大靠背顶管与人体的距离,增加缓冲距离;4)增加头枕骨架顶端的高度;5)加强座椅头枕骨架强度,包括增加头枕骨架材料强度、增加头枕骨架直径,加强头枕导管的焊接强度等;6)增加头枕骨架与头部的贴合长度;7)头枕骨架与头部贴合的顶端向前倾斜;8)采用主动式安全头枕,在追尾碰撞发生时头枕向前弹出支撑头部;9)减小头枕至人体头部的距离;10)减小头枕前表面至头枕骨架的距离;11)增加头枕发泡的硬度。以上措施具有如下不足:上述第1条至第7条措施存在的缺点是:需要改变座椅骨架的现有结构。各主要座椅供应商的骨架普遍已经平台化,已经完成大量的法规及安全性能试验,如果更改座椅骨架本体结构,可能需要重新进行大量的性能试验和验证,座椅系统投资费用较高,整车开发周期延长。上述第8条措施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主动式安全头枕成本较高,当前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销量比例更大的经济型车不常采用。上述第9条至第11条措施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人体乘坐的舒适性降低,用户不愿意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方便,效果明显,可以在现有的各种前排座椅骨架平台上普遍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头枕吸能盒及背部吸能盒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升前排座椅鞭打试验性能的应用装置,包括:碰撞假人头部、头枕吸能盒前盖、头枕发泡面料、头枕骨架、头枕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后盖、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靠背骨架、背部吸能盒前盖和碰撞假人背部;所述头枕吸能盒前盖和头枕吸能盒后盖焊接形成头枕吸能盒,所述头枕吸能盒紧固在所述头枕骨架上,且其外侧套接所述头枕发泡面料形成头枕总成,所述头枕吸能盒的位置与所述碰撞假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背部吸能盒后盖和背部吸能盒前盖相拼合形成背部吸能盒,所述背部吸能盒紧固在所述靠背骨架上,且其外侧套接所述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形成靠背总成,所述靠背吸能盒的位置与所述碰撞假人背部位置相对应;所述头枕总成,插接在下部的靠背总成上,形成的前排座椅总成。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型的塑料吸能盒装置进行鞭打试验,能够较好地满足C-NCAP鞭打试验各项高性能的目标值要求,理论上可以做到获得满分5分,即使在批量生产存在一致性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得分也会明显提高。进一步地,所述头枕吸能盒的溃缩缓冲力F取值范围为333N至666N,所述头枕吸能盒的前表面距离碰撞假人头部45mm-50mm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吸能盒的溃缩缓冲力F取值范围为980N至1960,所述背部吸能盒的前表面距离碰撞假人背部靠背离去点50mm-60mm。进一步地,所述头枕吸能盒前盖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头枕吸能盒前盖和头枕吸能盒后盖的材料均为PP原料。进一步地,所述头枕吸能盒前盖的外边缘设置有焊接片,所述头枕吸能盒后盖的外周上设置有焊接口,所述焊接片和焊接口之间通过热熔焊接。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吸能盒前盖的内侧设置有弱化槽,所述背部吸能盒前盖和背部吸能盒后盖的材料均为PP原料。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吸能盒前盖的外边缘设置有焊接片,所述背部吸能盒后盖的外缘上设置有焊接口,所述焊接片和焊接口之间通过热熔焊接。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吸能盒的外形为台阶状。进一步地,所述头枕吸能盒采用头枕吸能盒静态受力试验方法进行测试,测试后通过调整加强筋的高度、加强筋的厚度,壳体内表面的厚度,调整头枕吸能盒的静态溃缩力值F达到333N至666N,从而满足2018版C-NCAP高性能目标值要求。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吸能盒采用背部吸能盒静态受力试验方法进行测试,测试后通过调整弱化槽的高度和厚度,加强筋的高度,加强筋的厚度,壳体内表面的厚度,调整背部吸能盒的静态溃缩力值F达到980N至1960N范围内,从而满足2018版C-NCAP高性能目标值要求。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提升鞭打试验性能的测试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提升鞭打试验性能的测试装置的拼装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头枕吸能盒静态受力试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部吸能盒静态受力试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头枕吸能盒前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头枕吸能盒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头枕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部吸能盒前盖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部吸能盒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部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碰撞假人头部运动的第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碰撞假人头部运动的第二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碰撞假人头部运动的第三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碰撞假人头部运动的第四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碰撞假人背部运动的第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碰撞假人背部运动的第二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碰撞假人背部运动的第三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碰撞假人背部运动的第四阶段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为:1碰撞假人头部2头枕吸能盒前盖3头枕发泡面料4头枕骨架5头枕吸能盒后盖6背部吸能盒后盖7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8靠背骨架9背部吸能盒前盖10碰撞假人背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升鞭打试验性能的测试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碰撞假人头部1、头枕吸能盒前盖2、头枕发泡面料3、头枕骨架4、头枕吸能盒后盖5、背部吸能盒后盖6、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7、靠背骨架8、背部吸能盒前盖9和碰撞假人背部10;所述头枕吸能盒前盖2和头枕吸能盒后盖5相拼合形成头枕吸能盒,所述头枕吸能盒连接在所述头枕骨架4上,且其外侧套接所述头枕发泡面料3,所述碰撞假人头部1设置在所述头枕发泡面料3的外侧,且与所述头枕吸能盒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背部吸能盒后盖6和背部吸能盒前盖9相拼合形成背部吸能盒,所述背部吸能盒连接在所述靠背骨架8上,且其外侧套接所述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7,所述碰撞假人背部10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7的外侧,且与所述背部吸能盒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头枕骨架4和靠背骨架8相连,且弹性连接在下部的座椅上。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型的塑料吸能盒装置进行鞭打试验,能够较好地满足C-NCAP鞭打试验各项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升前排座椅鞭打试验性能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碰撞假人头部、头枕吸能盒前盖、头枕发泡面料、头枕骨架、头枕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后盖、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靠背骨架、背部吸能盒前盖、碰撞假人背部;本创新专利技术主要体现头枕吸能盒前盖、头枕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前盖;附带的碰撞假人头部为C‑NCAP法规要求,头枕发泡面料、头枕骨架、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靠背骨架为当前现有座椅结构,创新专利技术的头枕吸能盒前盖、头枕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前盖能够很好的与C‑NCAP法规要求及现有座椅结构匹配;所述头枕吸能盒前盖和头枕吸能盒后盖焊接形成头枕吸能盒,所述头枕吸能盒紧固在所述头枕骨架上,且其外侧套接所述头枕发泡面料形成头枕总成,所述头枕吸能盒的位置与所述碰撞假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背部吸能盒后盖和背部吸能盒前盖焊接形成背部吸能盒,所述背部吸能盒紧固在所述靠背骨架上,且其外侧套接所述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形成靠背总成,所述靠背吸能盒的位置与所述碰撞假人背部位置相对应;所述头枕总成,插接在下部的靠背总成上,形成的前排座椅总成,可有效满足2018版C‑NCAP鞭打性能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升前排座椅鞭打试验性能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碰撞假人头部、头枕吸能盒前盖、头枕发泡面料、头枕骨架、头枕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后盖、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靠背骨架、背部吸能盒前盖、碰撞假人背部;本创新发明主要体现头枕吸能盒前盖、头枕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前盖;附带的碰撞假人头部为C-NCAP法规要求,头枕发泡面料、头枕骨架、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靠背骨架为当前现有座椅结构,创新发明的头枕吸能盒前盖、头枕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后盖、背部吸能盒前盖能够很好的与C-NCAP法规要求及现有座椅结构匹配;所述头枕吸能盒前盖和头枕吸能盒后盖焊接形成头枕吸能盒,所述头枕吸能盒紧固在所述头枕骨架上,且其外侧套接所述头枕发泡面料形成头枕总成,所述头枕吸能盒的位置与所述碰撞假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背部吸能盒后盖和背部吸能盒前盖焊接形成背部吸能盒,所述背部吸能盒紧固在所述靠背骨架上,且其外侧套接所述座椅靠背上端发泡面料形成靠背总成,所述靠背吸能盒的位置与所述碰撞假人背部位置相对应;所述头枕总成,插接在下部的靠背总成上,形成的前排座椅总成,可有效满足2018版C-NCAP鞭打性能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前排座椅鞭打试验性能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吸能盒的溃缩缓冲力F取值范围为333N至666N,所述头枕吸能盒的前表面距离碰撞假人头部45mm-5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前排座椅鞭打试验性能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吸能盒的溃缩缓冲力F取值范围为980N至1960N,所述背部吸能盒的前表面距离碰撞假人背部靠背离去点50mm-6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淞
申请(专利权)人:王彦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