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除设备内真空的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90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设备内真空的阀门,包括:阀体,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阀体的顶面和侧面,其中,阀体顶面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阀门密封面;第二通道的两端则分别连通于阀体的顶面和底面;阀体外壳,外套于阀体之外,阀体外壳侧面对应第一通孔开设有孔洞;阀盖,底部中空凸环,中空凸环通过螺纹连接于阀体外壳顶部,中空凸环的顶面与阀体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阀盖内对应第一通道开设有一凹槽;钢球,安放于阀门密封面之上、凹槽之下。将本阀门与机组设备连接,一旦机组设备内形成真空,第一通道内的气体介质会推动钢球上移,使气体进入到机组设备内,增加设备内的气压,避免因停汽产生的倒虹吸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消除设备内真空的阀门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
技术介绍
在蒸汽换热设备系统中,经常因停汽后,设备内蒸汽冷凝并很快形成真空,使管路系统中的冷凝水倒虹吸进入设备,对设备及系统中某些换热元件因水锤冲击现象造成损坏。此时,若能在设备上安装一阀门,当设备内形成真空时,能自动打开阀门允许空气进入设备,便能消除真空状况,保护设备不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消除设备内真空的阀门,安装于设备上,当设备内形成真空时,阀门能自动开启,向设备内通入空气或其他介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消除设备内真空的阀门,包括:阀体,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阀体的顶面和侧面,其中,阀体顶面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坡面结构的阀门密封面;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则分别连通于阀体的顶面和底面;阀体外壳,外套于所述阀体之外,阀体外壳侧面与第一通道侧端口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孔洞,该孔洞与阀门外界连通;阀盖,包括实心部分和连接于实心部分下方的中空凸环,该中空凸环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外壳的顶部,实心部分的底面与所述阀体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实心部分与所述第一通道的顶端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向上内凹的凹槽;钢球,安放于所述阀门密封面之上、所述凹槽之下;其中,凹槽的直径略大于钢球的直径,阀门密封面底部的直径小于钢球的直径,凹槽顶面至阀门密封面底部之间的高度大于钢球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空凸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阀体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中空凸环通过该内外螺纹的连接固定于所述阀体外壳的上部。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底部与阀体外壳的内壁焊接固定。进一步的,位于所述阀体下方,在阀体外壳的内壁设置用于与设备连接的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孔洞的内壁设置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本技术的阀门连接于机组设备的顶盖等部位,由于第一通道的侧端口是与空气或其他介质连通的,而第二通道则是与机组设备的内部连通的,因此一旦机组设备内形成真空后,在真空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下,第一通道内的空气(或其他介质)会推动钢球向上顶起离开阀门密封面,从而使第一通道内的空气(或其他介质)由钢球下方流入阀盖与阀体之间的间隙,再进一步经由第二通道流入机组设备,提高机组设备内的压力,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真空的原因,管路系统中的冷凝水倒虹吸进入机组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阀体,2-阀体外壳,3-阀盖,4-钢球,5-间隙,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阀门密封面,21-孔洞,31-实心部分,32-中空凸环,3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消除设备内真空的阀门,其包括:阀体1、阀体外壳2、阀盖3以及钢球4。所述阀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阀体1的顶面和侧面,其中,阀体1顶面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坡面结构的阀门密封面13;所述第二通道12的两端则分别连通于阀体1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的阀体外壳2外套于所述阀体1之外,阀体外壳2侧面与第一通道11侧端口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孔洞21,该孔洞21与阀门外界连通。所述的阀盖3包括实心部分31和一体成型于实心部分31下方的中空凸环32,该中空凸环32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外壳2的顶部;阀盖3安装好后,实心部分31的底面与所述阀体1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5,实心部分31与所述第一通道11的顶端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向上内凹的凹槽33。所述的钢球4安放于所述阀门密封面13之上、所述凹槽33之下;其中,凹槽33的直径略大于钢球4的直径,阀门密封面13底部的直径小于钢球4的直径,凹槽33顶面至阀门密封面13底部之间的高度大于钢球4的直径,从而,钢球4可以在密封面13和凹槽33顶面之间上下自由活动。中空凸环32与阀体外壳2的一种连接方式可以按如下结构设计:在中空凸环32的外侧设置外螺纹,在阀体外壳2的顶部设置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同时在阀体1的顶部设计缺槽以让中空凸环32旋入阀体外壳2顶部与阀体1顶部之间的间隙内。阀体1的固定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将阀体1的底部与阀体外壳2的内壁焊接进行固定。为了便于本阀门与机组设备的连接,设计时,需保证阀体外壳2的长度大于阀体1的长度,使阀体外壳2的底部包裹住阀体1后还继续延伸一定长度,在该延伸部分的内壁加工出用于与机组设备连接的内螺纹。为了便于与空气管道(或其他介质管道)连接,在所述孔洞21的内壁加工有内螺纹。使用时,可以将本技术的阀门连接于机组设备的顶盖等部位,由于第一通道11的侧端口是与空气或其他介质连通的,而第二通道12则是与机组设备的内部连通的,因此一旦机组设备内形成真空后,在真空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下,第一通道11内的空气(或其他介质)会推动钢球4向上顶起离开阀门密封面13,从而使第一通道11内的空气(或其他介质)由钢球4下方流入阀盖3与阀体1之间的间隙5,再进一步经由第二通道12流入机组设备,可以提高机组设备内的压力,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真空的原因,管路系统中的冷凝水倒虹吸进入机组设备,对换热元件造成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消除设备内真空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内部设有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阀体(1)的顶面和侧面,其中,阀体(1)顶面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坡面结构的阀门密封面(13);所述第二通道(12)的两端则分别连通于阀体(1)的顶面和底面;阀体外壳(2),外套于所述阀体(1)之外,阀体外壳(2)侧面与第一通道(11)侧端口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孔洞(21),该孔洞(21)与阀门外界连通;阀盖(3),包括实心部分(31)和连接于实心部分(31)下方的中空凸环(32),该中空凸环(32)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外壳(2)的顶部,实心部分(31)的底面与所述阀体(1)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5),实心部分(31)与所述第一通道(11)的顶端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向上内凹的凹槽(33);钢球(4),安放于所述阀门密封面(13)之上、所述凹槽(33)之下;其中,凹槽(33)的直径略大于钢球(4)的直径,阀门密封面(13)底部的直径小于钢球(4)的直径,凹槽(33)顶面至阀门密封面(13)底部之间的高度大于钢球(4)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除设备内真空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内部设有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阀体(1)的顶面和侧面,其中,阀体(1)顶面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坡面结构的阀门密封面(13);所述第二通道(12)的两端则分别连通于阀体(1)的顶面和底面;阀体外壳(2),外套于所述阀体(1)之外,阀体外壳(2)侧面与第一通道(11)侧端口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孔洞(21),该孔洞(21)与阀门外界连通;阀盖(3),包括实心部分(31)和连接于实心部分(31)下方的中空凸环(32),该中空凸环(32)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外壳(2)的顶部,实心部分(31)的底面与所述阀体(1)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5),实心部分(31)与所述第一通道(11)的顶端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向上内凹的凹槽(33);钢球(4),安放于所述阀门密封面(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修奇
申请(专利权)人:华夏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