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90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4:54
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涉及注油器领域,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阀腔分为前置阀腔与后置阀腔,阀芯安装在所述阀体内部,所述阀芯分为前置阀芯与后置阀芯,所述前置阀芯位于前置阀腔内部,所述后置阀芯为柱塞阀,所述后置阀芯位于前置阀腔与后置阀腔交界处的前置阀腔内部,所述前置阀腔安装后置阀芯处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连接第一溢流口,所述后置阀芯尾部连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另一端连接顶针,所述顶针固定在阀体尾端,所述后置阀腔处的阀体上设有第二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阀芯移动使油液从第一溢流口流出或者第二溢流口流出,可对油液的超压范围进行估计,精度高,便于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
本技术涉及注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
技术介绍
注油器广泛应用于空气/天然气CNG压缩机、往复泵、锻压机、发动机等带压工作的机械,在其运转工作时,对摩擦零部件强行压注润滑油,以减轻机件磨损,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为化工、炼油、冷冻、制氧、冶金、矿山机械、船用发动机、重型拖拉机、橡胶、塑料、印刷机械、轻纺工业等机械传动设备上作压力润滑之用。传统注油器使用的限压阀,只能够判断出压力是否超标,在压力超标的情况下无法对超标的压力值进行一个估计,不能确定超标压力值的一个范围,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克服的是注油器限压阀无法对超标压力值进行范围估计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阀腔分为前置阀腔与后置阀腔,阀芯安装在所述阀体内部,所述阀芯分为前置阀芯与后置阀芯,所述前置阀芯位于前置阀腔内部,所述后置阀芯为柱塞阀,所述后置阀芯位于前置阀腔与后置阀腔交界处的前置阀腔内部,所述前置阀腔安装后置阀芯处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连接第一溢流口,所述后置阀芯尾部连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另一端连接顶针,所述顶针固定在阀体尾端,所述后置阀腔处的阀体上设有第二溢流口。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尾端安装有压紧套,所述顶针穿过压紧套一端位于阀体外部连接有调整螺母。进一步的,所述前置阀芯与后置阀芯通过支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前端垂直于阀体轴线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下两端口设有外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阀体上设置穿孔连接第一溢流口,通过阀芯移动使油液从穿孔流出或者第二溢流孔流出,可以对从第一溢流口或第二溢流口流出的油液进行油压估计,精度高,便于调节油压。通过调整螺母可对顶针位于阀体内部的深入量进行调节,便于调整弹簧的压力,以达到调整限压阀的限定压力值。前置阀芯与后置阀芯通过支柱连接,避免前置阀芯与后置阀芯分离,影响密封效果。阀体前端垂直于阀体轴线安装有连接管,通过连接管,便于安装限压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溢流口出油时阀芯位置;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溢流口出油时阀芯位置;图中:1.阀体;2.阀腔;3.阀芯;12.前置阀腔;13.后置阀腔;14.前置阀芯;15.后置阀芯;16.穿孔;17.第一溢流口;18.压力弹簧;19.顶针;20.第二溢流口;101.压紧套;102.调整螺母;103.支柱;104.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部阀腔2分为前置阀腔12与后置阀腔13,阀芯3安装在阀体1内部,阀芯3分为前置阀芯14与后置阀芯15,前置阀芯14位于前置阀腔12内部,后置阀芯15为柱塞阀,后置阀芯15位于前置阀腔12与后置阀腔13交界处的前置阀腔12内部,前置阀腔12安装后置阀芯15处设有穿孔16,穿孔16连接第一溢流口17,后置阀芯15尾部连接有压力弹簧18,压力弹簧18另一端连接顶针19,顶针19固定在阀体1尾端,后置阀腔13处的阀体1上设有第二溢流口20。前置阀芯14与后置阀芯15通过支柱103连接,避免前置阀14与后置阀芯15分离,影响密封效果。阀体1前端垂直于阀体1轴线安装有连接管104,连接管104上下两端口设有外螺纹,便于安装限压阀。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油压略微超过限定值时,油液推动阀芯3移动,后置阀芯15在移动时,使前置阀腔12内部的穿孔16暴露前置阀腔12内部,由于后置阀芯15与前置阀腔12间仍处于密封状态,使油液只能够从第一溢流口17流出,检测油压的精度高。如图3所示;当油压远超过限定值时,油液推动阀芯3移动,导致后置阀芯15与前置阀腔12脱离,此时油液可以通过第一溢流口17与第二溢流口20同时出油,可以根据油液是否从第二溢流口20流出判断油压的超限范围,而且限压精度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部阀腔2分为前置阀腔12与后置阀腔13,阀芯3安装在阀体1内部,阀芯3分为前置阀芯14与后置阀芯15,前置阀芯14位于前置阀腔12内部,后置阀芯15为柱塞阀,后置阀芯15位于前置阀腔12与后置阀腔13交界处的前置阀腔12内部,前置阀腔12安装后置阀芯15处设有穿孔16,穿孔16连接第一溢流口17,后置阀芯15尾部连接有压力弹簧18,压力弹簧18另一端连接顶针19,顶针19固定在阀体1尾端,后置阀腔13处的阀体1上设有第二溢流口20。前置阀芯14与后置阀芯15通过支柱103连接,避免前置阀14与后置阀芯15分离,影响密封效果。阀体1前端垂直于阀体1轴线安装有连接管104,连接管104上下两端口设有外螺纹,便于安装限压阀。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油压略微超过限定值时,油液推动阀芯3移动,后置阀芯15在移动时,使前置阀腔12内部的穿孔16暴露前置阀腔12内部,由于后置阀芯15与前置阀腔12间仍处于密封状态,使油液只能够从第一溢流口17流出,检测油压的精度高。如图3所示;当油压远超过限定值时,油液推动阀芯3移动,导致后置阀芯15与前置阀腔12脱离,此时油液可以通过第一溢流口17与第二溢流口20同时出油,可以根据油液是否从第二溢流口20流出判断油压的超限范围,而且限压精度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如图1所示;阀体1尾端安装有压紧套101,顶针19穿过压紧套101一端位于阀体1外部连接有调整螺母102。调节螺母102与顶针19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整螺母102控制顶针19位于阀体1内部的伸缩量,当阀体1内部顶针19伸长时,顶针19向阀体1内部压缩压力弹簧18,此时可以增大限压阀的初始压力值,反之减小限压阀的初始压力值。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部阀腔(2)分为前置阀腔(12)与后置阀腔(13),阀芯(3)安装在所述阀体(1)内部,所述阀芯(3)分为前置阀芯(14)与后置阀芯(15),所述前置阀芯(14)位于前置阀腔(12)内部,所述后置阀芯(15)为柱塞阀,所述后置阀芯(15)位于前置阀腔(12)与后置阀腔(13)交界处的前置阀腔(12)内部,所述前置阀腔(12)安装后置阀芯(15)处设有穿孔(16),所述穿孔(16)连接第一溢流口(17),所述后置阀芯(15)尾部连接有压力弹簧(18),所述压力弹簧(18)另一端连接顶针(19),所述顶针(19)固定在阀体(1)尾端,所述后置阀腔(13)处的阀体(1)上设有第二溢流口(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油器用限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部阀腔(2)分为前置阀腔(12)与后置阀腔(13),阀芯(3)安装在所述阀体(1)内部,所述阀芯(3)分为前置阀芯(14)与后置阀芯(15),所述前置阀芯(14)位于前置阀腔(12)内部,所述后置阀芯(15)为柱塞阀,所述后置阀芯(15)位于前置阀腔(12)与后置阀腔(13)交界处的前置阀腔(12)内部,所述前置阀腔(12)安装后置阀芯(15)处设有穿孔(16),所述穿孔(16)连接第一溢流口(17),所述后置阀芯(15)尾部连接有压力弹簧(18),所述压力弹簧(18)另一端连接顶针(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威邓加先胡知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力威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