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差动恒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560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差动恒速装置。主要解决了汽电混合驱动风机/给水泵机组中小汽轮机变转速运行导致的发电并网困难的问题。外部动力源将功率以变转速的方式传递至内齿圈(1),内齿圈(1)通过行星轮(2)驱动太阳轮(4),同时,电机(7)通过联轴器(6)、电机齿轮(5)驱动行星架(3),行星架(3)通过行星轮(2)驱动太阳轮(4),通过追踪内齿圈(1)转速的变化,实时调节接入电网的变频器(8)的频率,控制电机齿轮(5)的转速,从而控制行星架(3)的转速,最终实现叠加到太阳轮(4)的转速始终恒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差动恒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化工、能源输送等
,具体涉及一种行星差动恒速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其装机容量日益增加,火电在承担基本负荷的基础上,还需对电网进行调峰,解决绝大部分新能源发电技术无法调峰的问题,据统计,目前调峰火电站平均负荷甚至达不到60%,电站能源消耗严重,供电煤耗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在于电站发电设备长期处于低负荷工况,其运行效率远达不到额定效率,典型如电站汽动给水泵组、风机组等能耗大户,小汽轮机一般按照TB工况设计选型,其容量一般大于额定工况的1.2倍,机组本来就无法满负荷运行,加之小汽轮机选型偏大,进一步加剧了机组的低效运行,通过对电站的调研统计,给水泵小汽轮机调门开度一般只能开到50%,平均运行效率只有60%~70%,远低于其额定效率82%~85%,能耗严重。鉴于此,很多电站的给水泵组和风机组已采用或拟采用汽电混合驱动模式(专利申请号:201810162697.0),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该专利提出的技术能够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的核心原理在于:在机组中串联一台发电机,提高小汽轮机的负荷,使小汽轮机始终运行在高效区域(在任何工况下,效率一般不低于80%),从而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在煤耗增加很少或者不增加的条件下,大幅降低电站厂用电,实现一定的收益。对于给水泵机组来说,若采用汽电混合驱动模式,该机组中的核心设备为行星差动恒速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变速-恒速”的功能,也就是说,不管输入转速如何变化,都可得到恒定的输出转速,将恒定的输出转速传递给工频发电机,直接发电并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行星差动恒速装置,可实现“变速-恒速”的功能,也就是说,不管输入转速如何变化,都可得到恒定的输出转速,将恒定的输出转速传递给工频发电机,直接发电并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行星差动恒速装置,包括由内齿圈、行星轮、行星架、太阳轮构成的行星齿轮,以及电机齿轮、联轴器,电机、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架上加工有或固定安装有与行星架同圆心的驱动齿轮,且该驱动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用以驱动行星架,电机齿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轴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变频器接入电网。所述的内齿圈上加工有或固定安装有与内齿圈同圆心的驱动内齿轮,且该驱动内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用以驱动内齿圈,电机齿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轴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变频器接入电网。所述的行星架上加工有或固定安装有与行星架同圆心的驱动齿轮,且该驱动齿轮与行星架齿轮啮合;所述的太阳轮上加工有或固定安装有与太阳轮同圆心的驱动齿轮,且该驱动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用以驱动太阳轮,电机齿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轴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变频器接入电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使随工况变化的输入转速转换为恒定的输出转速,并实现一定的速比,也就是说,不管输入转速如何变化,都可得到恒定的输出转速,将恒定的输出转速传递给工频发电机,直接发电并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行星架调节-行星差动恒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齿圈调节-行星差动恒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太阳轮调节-行星差动恒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齿圈,2-行星轮,3-行星架,4-太阳轮,5-电机齿轮,6-联轴器,7-电机,8-变频器,9-行星架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行星差动恒速装置,包括由内齿圈1、行星轮2、行星架3、太阳轮4构成的行星齿轮,以及电机齿轮5、联轴器6,电机7、变频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齿轮的行星架3上加工有或固定安装有与行星架3同圆心的驱动齿轮,且该驱动齿轮与电机齿轮5啮合,电机齿轮5通过联轴器6与电机7的轴连接,所述的电机7通过变频器接入电网,其中所述的内齿圈1作为动力输入端与外部动力源配合安装,太阳轮4作为动力输出齿轮。外部动力源将功率以变转速的方式传递至内齿圈1,内齿圈1通过行星轮2驱动太阳轮4,同时,电机7通过联轴器6、电机齿轮5驱动行星架3,行星架3通过行星轮2驱动太阳轮4,根据行星差动传动原理,太阳轮4的转速为内齿圈1的转速与行星架3的转速的叠加,因为内齿圈1由外部动力源驱动变转速运行,通过追踪内齿圈1转速的变化,实时调节接入电网的变频器8的频率,控制电机齿轮5的转速,从而控制行星架3的转速,最终实现叠加到太阳轮4的转速始终恒定。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相同,将太阳轮4作为输入端,内齿圈1作为输出端,通过追踪太阳轮4转速的变化,控制行星架3的转速,最终实现叠加到内齿圈1的转速始终恒定。实施例3,如图2所示,所述的内齿圈1上加工有或固定安装有与内齿圈1同圆心的驱动内齿轮,且该驱动内齿轮与电机齿轮5啮合用以驱动内齿圈1,所述的行星齿轮的行星架3作为动力输入端与外部动力源配合安装,太阳轮4作为动力输出齿轮。外部动力源将功率以变转速的方式传递至行星架3,行星架3通过行星轮2驱动太阳轮4,同时,电机7通过联轴器6、电机齿轮5驱动内齿圈1,内齿圈1通过行星轮2驱动太阳轮4,根据行星差动传动原理,太阳轮4的转速为行星架3的转速与内齿圈1的转速的叠加,因为行星架3由外部动力源驱动变转速运行,通过追踪行星架3转速的变化,实时调节接入电网的变频器8的频率,控制电机齿轮5的转速,从而控制内齿圈1的转速,最终实现叠加到太阳轮4的转速始终恒定。实施例4,与实施例3结构原理相同,将太阳轮4作为输入端,行星架3作为输出端,通过追踪太阳轮4转速的变化,控制内齿圈1的转速,最终实现叠加到行星架3的转速始终恒定。实施例5,如图3所示,所述的行星架3上加工有或固定安装有与行星架3同圆心的驱动齿轮,且该驱动齿轮与行星架齿轮9啮合,行星架齿轮9作为动力输入端与外部动力源配合安装;所述的太阳轮4上加工有或固定安装有与太阳轮4同圆心的驱动齿轮,且该驱动齿轮与电机齿轮5啮合用以驱动太阳轮4,电机齿轮5通过联轴器6与电机7的轴连接,所述的电机7通过变频器8接入电网,内齿圈1作为动力输出齿轮。外部动力源将功率以变转速的方式传递至行星架齿轮9,行星架齿轮9驱动行星架3变转速运行,行星架3通过行星轮2驱动内齿圈1,同时,电机7通过联轴器6、电机齿轮5驱动太阳轮4,太阳轮4通过行星轮2驱动内齿圈1,根据行星差动传动原理,内齿圈1的转速为行星架3的转速与太阳轮4的转速的叠加,因为行星架3由外部动力源通过行星架齿轮9驱动变转速运行,通过追踪行星架3转速的变化,实时调节接入电网的变频器8的频率,控制电机齿轮5的转速,从而控制太阳轮4的转速,最终实现叠加到内齿圈1的转速始终恒定。实施例6,与实施例5结构原理相同,将内齿圈1作为输入端,行星架3作为输出端,通过追踪内齿圈1转速的变化,控制太阳轮4的转速,最终实现叠加到行星架3的转速始终恒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专利技术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差动恒速装置, 包括由内齿圈(1)、行星轮(2)、行星架(3)、太阳轮(4)构成的行星齿轮,以及电机齿轮(5)、联轴器(6),电机(7)、变频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架(3)上固定安装有与行星架(3)同圆心的驱动齿轮,且该驱动齿轮与电机齿轮(5)啮合用以驱动行星架(3),电机齿轮(5)通过联轴器(6)与电机(7)的轴连接,所述的电机(7)通过变频器接入电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差动恒速装置,包括由内齿圈(1)、行星轮(2)、行星架(3)、太阳轮(4)构成的行星齿轮,以及电机齿轮(5)、联轴器(6),电机(7)、变频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架(3)上固定安装有与行星架(3)同圆心的驱动齿轮,且该驱动齿轮与电机齿轮(5)啮合用以驱动行星架(3),电机齿轮(5)通过联轴器(6)与电机(7)的轴连接,所述的电机(7)通过变频器接入电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差动恒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圈(1)上固定安装有与内齿圈(1)同圆心的驱动内齿轮,且该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广琳周金阳朱振荣岳彦炯罗萌仇实徐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