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512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转动下料装置,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为一圆盘,其轴线处设有一穿孔,穿孔内穿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外一端安装有定位套,定位套至少为两个,且沿转动轴轴线均匀环形阵列安装在转动轴上,定位套内穿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设有限位板与触动头,另外一端连接有插杆,限位板与定位套间的伸缩杆上套有弹簧,定位座朝向触动头的一面由收缩面及顶升面组成,收缩面及顶升面均为一半圆面,收缩面处定位座的厚度小于顶升面处定位座的厚度,且两者经过渡斜面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式地对减震筒自动进行卸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转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目前,减震器使用最广泛的是筒式减震器,筒式减震器的减震筒经下料、切割、打磨、电镀、清洗等工艺加工制成。筒式减震器的减震筒清洗完成后,需将减震筒从管件传输带上卸下,纯人工手动的方式卸料明显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企业的人力成本,针对圆筒形的物料如何自动下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动下料装置。本技术转动式地对减震筒自动进行卸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动下料装置,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为一圆盘,其轴线处设有一穿孔,穿孔内穿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穿出定位座与驱动装置连接,另外一端穿出定位座并在其伸出端安装有定位套,定位套至少为两个,且沿转动轴轴线均匀环形阵列安装在转动轴上,定位套内穿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朝向定位座穿出定位套并在其伸出端设有限位板与触动头,另外一端背向定位座穿出定位套并在其伸出端头部连接有插杆,限位板与定位套间的伸缩杆上套有弹簧,定位座朝向触动头的一面由收缩面及顶升面组成,收缩面及顶升面均为一半圆面,收缩面处定位座的厚度小于顶升面处定位座的厚度,且两者经过渡斜面过渡。在本技术中,驱动装置带动转动轴转动,使转动轴上环形阵列的定位套绕转动轴周转,当定位套处于收缩面相对处时,限位板与定位套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通过限位板推动伸缩杆使其触动头接触在收缩面上,当转动轴继续转动,定位套经过过渡斜面后,过渡斜面顶升触动头,使限位板继续压缩弹簧,伸缩杆带动插杆做出一插入动作,且此时该定位套正处于管件传送带出口处,插杆插入减震筒内壁,转动轴继续转动,带动定位套离开管件传送带,由于插杆已插入减震筒内壁,减震筒被带离管件传送带,触动头在顶升面上做弧形轨迹的滑动,转动轴转动180°后,触动头又经过过渡斜面滑下至收缩面,压缩的弹簧恢复形变带动伸缩杆复位,插销杆做出收回动作,减震筒掉落进入收集装置,完成插入、带离、收回的工作过程。因此,每个定位套转动一周,伸缩杆均做出一次伸出及收缩的动作,且触动头在顶升面则保持伸出动作,触动头在收缩面则保持收缩动作。本技术转动式地对减震筒自动进行卸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联轴器组成。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电机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减速器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触动头半球形。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过渡斜面为弧形面。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定位套采用镀锌钢管制成。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插杆的材质为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转动式地对减震筒自动进行卸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2)本技术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联轴器组成,电机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减速器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连接,电机通过减速后带动转动轴转动,避免电机转速过快无法进行卸料,同时可以更换不同的减速器对转速进行调节,进而对卸料速度进行调节;(3)本技术触动头半球形,减小触动头与定位座的接触面,进而降低触动头在定位座上的收缩面及顶升面滑动时的摩擦阻力;(4)本技术过渡斜面为弧形面,弧形的过渡斜面更加圆滑,可以防止触动头卡死在过渡斜面与收缩面及顶升面的拐角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定位座的正视图。图4为定位座的左视图。图5为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机,2减速器,3联轴器,4定位座,4-1穿孔,4-2收缩面,4-3顶升面,4-4过渡斜面,5弹簧,6伸缩杆,6-1限位板,6-2触动头,7定位套,8插杆,9减震筒,10管件传送带,11收集装置,12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5,一种转动下料装置,包括定位座4,定位座4为一圆盘,其轴线处设有一穿孔4-1,穿孔4-1内穿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一端穿出定位座4与驱动装置连接,另外一端穿出定位座4并在其伸出端安装有定位套7,定位套7至少为两个,且沿转动轴12轴线均匀环形阵列安装在转动轴12上,定位套7内穿有伸缩杆6,伸缩杆6一端朝向定位座4穿出定位套7并在其伸出端设有限位板6-1与触动头6-2,另外一端背向定位座4穿出定位套7并在其伸出端头部连接有插杆8,限位板6-1与定位套7间的伸缩杆6上套有弹簧5,定位座4朝向触动头6-2的一面由收缩面4-2及顶升面4-3组成,收缩面4-2及顶升面4-3均为一半圆面,收缩面4-2处定位座4的厚度小于顶升面4-3处定位座4的厚度,且两者经过渡斜面4-4过渡。在本实例中,驱动装置带动转动轴12转动,使转动轴12上环形阵列的定位套7绕转动轴12周转,当定位套7处于收缩面4-2相对处时,限位板6-1与定位套7间的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弹簧5通过限位板6-1推动伸缩杆6使其触动头6-2接触在收缩面4-2上,当转动轴12继续转动,定位套7经过过渡斜面4-4后,过渡斜面4-4顶升触动头6-2,使限位板6-1继续压缩弹簧5,伸缩杆6带动插杆8做出一插入动作,且此时该定位套7正处于管件传送带10出口处,插杆8插入减震筒9内壁,转动轴12继续转动,带动定位套7离开管件传送带10,由于插杆8已插入减震筒9内壁,减震筒9被带离管件传送带10,触动头6-2在顶升面4-3上做弧形轨迹的滑动,转动轴12转动180°后,触动头6-2又经过过渡斜面4-4滑下至收缩面4-2,压缩的弹簧5恢复形变带动伸缩杆6复位,插销杆做出收回动作,减震筒9掉落进入收集装置11,完成插入、带离、收回的工作过程。因此,每个定位套7转动一周,伸缩杆6均做出一次伸出及收缩的动作,且触动头6-2在顶升面4-3则保持伸出动作,触动头6-2在收缩面4-2则保持收缩动作。本技术转动式地对减震筒9自动进行卸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实施例2:参见图1~5,一种转动下料装置,包括定位座4,定位座4为一圆盘,其轴线处设有一穿孔4-1,穿孔4-1内穿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一端穿出定位座4与驱动装置连接,另外一端穿出定位座4并在其伸出端安装有定位套7,定位套7至少为两个,且沿转动轴12轴线均匀环形阵列安装在转动轴12上,定位套7内穿有伸缩杆6,伸缩杆6一端朝向定位座4穿出定位套7并在其伸出端设有限位板6-1与触动头6-2,另外一端背向定位座4穿出定位套7并在其伸出端头部连接有插杆8,限位板6-1与定位套7间的伸缩杆6上套有弹簧5,定位座4朝向触动头6-2的一面由收缩面4-2及顶升面4-3组成,收缩面4-2及顶升面4-3均为一半圆面,收缩面4-2处定位座4的厚度小于顶升面4-3处定位座4的厚度,且两者经过渡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座(4),所述定位座(4)为一圆盘,其轴线处设有一穿孔(4‑1),所述穿孔(4‑1)内穿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一端穿出定位座(4)与驱动装置连接,另外一端穿出定位座(4)并在其伸出端安装有定位套(7),所述定位套(7)至少为两个,且沿转动轴(12)轴线均匀环形阵列安装在转动轴(12)上,所述定位套(7)内穿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一端朝向定位座(4)穿出定位套(7)并在其伸出端设有限位板(6‑1)与触动头(6‑2),另外一端背向定位座(4)穿出定位套(7)并在其伸出端头部连接有插杆(8),所述限位板(6‑1)与定位套(7)间的伸缩杆(6)上套有弹簧(5),所述定位座(4)朝向触动头(6‑2)的一面由收缩面(4‑2)及顶升面(4‑3)组成,所述收缩面(4‑2)及顶升面(4‑3)均为一半圆面,所述收缩面(4‑2)处定位座(4)的厚度小于顶升面(4‑3)处定位座(4)的厚度,且两者经过渡斜面(4‑4)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座(4),所述定位座(4)为一圆盘,其轴线处设有一穿孔(4-1),所述穿孔(4-1)内穿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一端穿出定位座(4)与驱动装置连接,另外一端穿出定位座(4)并在其伸出端安装有定位套(7),所述定位套(7)至少为两个,且沿转动轴(12)轴线均匀环形阵列安装在转动轴(12)上,所述定位套(7)内穿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一端朝向定位座(4)穿出定位套(7)并在其伸出端设有限位板(6-1)与触动头(6-2),另外一端背向定位座(4)穿出定位套(7)并在其伸出端头部连接有插杆(8),所述限位板(6-1)与定位套(7)间的伸缩杆(6)上套有弹簧(5),所述定位座(4)朝向触动头(6-2)的一面由收缩面(4-2)及顶升面(4-3)组成,所述收缩面(4-2)及顶升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恩典
申请(专利权)人:犍为恩典机械电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