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袋输送装置及其分道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509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袋输送装置及其分道组件,软袋输送装置还包括机架及输送组件,输送组件的第二动力源驱动主动轴转动,软袋置于输送带上,随输送带的移动而移动。分道组件的第一动力源驱动摆臂转动,由于摆杆的一端铰接于摆臂上,且相对于第一动力源的输出轴偏心设置,摆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滑动板上,摆杆在摆臂的转动下产生摆动,带动滑动板沿着滑轨在垂直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带动推板往复移动。当软袋在输送带上移动至对应推板的位置时,推板往复移动会推动前一软袋向一侧运动,推动与之相邻的后一软袋向另一侧运动,因此将输送带上输送过来的软袋一分为两道,通过两道接料盒收集,提高工作效率,无需人工分道,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袋输送装置及其分道组件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
,特别是涉及软袋输送装置及其分道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软袋输送装置中,软袋输送通常通过人工干预方式进行,人工将输送皮带上前后相邻的两个软袋分别拨向左右不同的两侧,以对应左道和右道末端的接料盒。然而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增加人工成本的投入,浪费人力资源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减少人工成本的软袋输送装置及其分道组件。一种软袋输送装置的分道组件,包括:承载板,开设有窗口;第一动力源,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摆臂,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以相对于所述承载板转动;摆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摆臂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轴偏心设置;滑轨,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滑动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板上;及推板,垂直安装于所述滑动板上,且部分通过所述窗口伸出于承载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减速机及旋转座,所述第一动力源为电机,所述减速机位于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座之间,所述摆臂设置于所述旋转座上,随所述旋转座的转动而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隔套及第一鱼眼接头,所述第一隔套设置于所述摆臂上,所述摆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鱼眼接头铰接于所述第一隔套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隔套及第二鱼眼接头,所述第二隔套设置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鱼眼接头铰接于所述第二隔套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动板面向于所述滑轨的一侧,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能够与所述滑动板相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推板的其中一侧面;或者还包括两个挡板,所述两个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推板的相对两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罩设于所述承载板上,以与所述承载板形成一容纳腔,所述滑轨、所述滑动板、所述摆臂及所述摆杆均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一种软袋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组件,包括第二动力源、主动轴、从动轴及输送带,所述第二动力源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带绕设于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二动力源能够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轴通过所述输送带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及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分道组件,所述承载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跨设于所述输送带的相对两侧,所述推板能够沿垂直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护栏,所述护栏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输送带的相对两侧,所述护栏上安装有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位于所述分道组件的工位前方。上述软袋输送装置及其分道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输送组件的第二动力源驱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输送带带动从动轴转动,软袋置于输送带上,随输送带的移动而移动。第一动力源驱动摆臂转动,由于摆杆的一端铰接于摆臂上,且相对于第一动力源的输出轴偏心设置,摆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滑动板上,因此摆杆在摆臂的转动下产生摆动,摆杆摆动时带动滑动板沿着滑轨在垂直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推板沿垂直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当软袋在输送带上移动至对应推板的位置时,推板往复移动会推动前一软袋向一侧运动,推动与之相邻的后一软袋向另一侧运动,因此将输送带上输送过来的软袋一分为两道,并通过两道接料盒收集,提高工作效率,且无需人工分道,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软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软袋输送装置省去罩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分道组件的剖视图,其中滑动板位于滑轨的最右侧;图5为图4所示分道组件的俯视图,其中罩壳省去。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软袋输送装置10,主要用于将软袋20一分二进行输送。这里的“一分二”指的是将位于一道的软袋20分成左道和右道(左道和右道是根据图4所示的左右方向来举例说明,并不能作为限制)两道进行输送,以对应用于收集软袋20的两个接料盒,提高工作效率,以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本实施方式中,以软袋20为输液软袋作为举例说明。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软袋20还可以为其他符合条件的软袋。具体地,软袋输送装置10包括机架100、输送组件200及分道组件300。机架100主要用于承载和支撑输送组件200及分道组件300。机架100包括支撑架110及承载架120,支撑架1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支撑架110平行间隔相对设置,承载架120设置在两个支撑架110上。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单个的支撑架110包括两根支撑杆111及两根加强杆112,两根支撑杆111平行间隔设置,两个加强杆112平行间隔设置,且加强杆1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杆111上,加强杆112用于增大支撑架110的强度。支撑杆111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支脚130,以提高支撑架110的平稳性。输送组件200包括第二动力源210、主动轴220、从动轴230及输送带240,第二动力源210设置于机架100上。具体地,第二动力源210可以为电机,且第二动力源210设置于承载架120上。主动轴220、从动轴230及输送带240均设置于承载架120上,第二动力源210主要用于提供动力,以驱动主动轴220转动。输送带240绕设于主动轴220与从动轴230上,当主动轴220在第二动力源210的带动下转动时,主动轴220通过输送带240带动从动轴230转动,因此从动轴230随主动轴220的转动而转动,输送带240在主动轴220的转动下沿输送方向移动。具体地,输送带240可以为皮带。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分道组件300包括承载板310、第一动力源320、摆臂330、摆杆340、滑轨350、滑动板360及推板370。承载板310主要起承载和支撑作用,承载板310设置于机架100上。具体地,承载板310设置于承载架120上,且跨设于输送带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袋输送装置的分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开设有窗口;第一动力源,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摆臂,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以相对于所述承载板转动;摆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摆臂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轴偏心设置;滑轨,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滑动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板上;及推板,垂直安装于所述滑动板上,且部分通过所述窗口伸出于承载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袋输送装置的分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开设有窗口;第一动力源,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摆臂,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以相对于所述承载板转动;摆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摆臂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轴偏心设置;滑轨,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滑动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板上;及推板,垂直安装于所述滑动板上,且部分通过所述窗口伸出于承载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机及旋转座,所述第一动力源为电机,所述减速机位于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座之间,所述摆臂设置于所述旋转座上,随所述旋转座的转动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套及第一鱼眼接头,所述第一隔套设置于所述摆臂上,所述摆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鱼眼接头铰接于所述第一隔套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隔套及第二鱼眼接头,所述第二隔套设置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鱼眼接头铰接于所述第二隔套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动板面向于所述滑轨的一侧,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平张丁丁赵秀芬杨啟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怡翔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