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溶剂型自修复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溶剂型自修复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是一类主链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是由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和多异氰酸酯逐步聚合形成的多嵌段聚合物。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结构使聚氨酯比其他高分子材料有着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作医疗器械或用品的表面涂层。此外,聚氨酯优良的、可调控的物理机械性能也使其能够广泛地应用于表面涂饰。然而,聚氨酯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容易受到外界的机械损伤,缩短了其使用寿命,并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维修和替换成本。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使聚氨酯材料具有自修复能力则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关于自修复聚氨酯材料已有报道。一般而言,在聚氨酯链中引入具有可逆特性的动态可逆共价键或可逆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结构单元,是构建自修复聚氨酯的主要方法。然而,一方面,动态可逆共价键或可逆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结构单元在聚氨酯链中的引入,一般都需要在反应体系里面加入共溶剂来实现,这会导致自修复聚氨酯材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带来可挥发物(VOC)的释放及能耗和环境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溶剂型自修复聚氨酯,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聚氨酯预聚物 100份,活性稀释剂 0~100份硫辛酸 1~500份金属化合物 0.0001~10份其中,所述聚氨酯预聚物为两端均以碳碳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的平均分子量为500~6000;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一缩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烯丙基胺、2,2'‑二烯丙基双酚 A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化合物为氯化铁、氯化钙、氯化锌、乙酸锌、硫酸锌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溶剂型自修复聚氨酯,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聚氨酯预聚物100份,活性稀释剂0~100份硫辛酸1~500份金属化合物0.0001~10份其中,所述聚氨酯预聚物为两端均以碳碳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的平均分子量为500~6000;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一缩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烯丙基胺、2,2'-二烯丙基双酚A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化合物为氯化铁、氯化钙、氯化锌、乙酸锌、硫酸锌的至少一种。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型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1)聚氨酯预聚体制备将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催化剂混合,在60~120℃条件下搅拌反应1~8h,温度降至50℃以下;加入封端剂,于50~120℃条件下搅拌反应1~5h,得到聚氨酯预聚体;所述二异氰酸酯、多元醇和封端剂的摩尔比为2:(0.5~1.5):(0.5~1.5);所述催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新艳,刘云鸿,刘云晖,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三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