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80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和方法能够提高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整体反应效率,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零排放处理,并能除去垃圾渗滤液中的磷、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技术方案是:一种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单元、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反应器单元、碳化罐单元、反硝化池单元、螺旋藻‑硝化池单元、沉淀池、膜过滤系统单元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反应器单元包括短程硝化池单元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单元;所述螺旋藻‑硝化池单元包括螺旋藻池单元和硝化池单元;所述膜过滤系统单元包括微滤器、纳滤器和超滤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填埋和堆放过程中自身降解、内部含有、地表径流进入、地下水渗入及其他形式产生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高且难降解、氨氮和重金属含量高、水质和水量变化大且有色有味。填埋10年以上的垃圾产生的滤液被划为晚期垃圾滤液,其特点为氨氮含量高,C/N(碳氮比)较低。国内卫生填埋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目前国内大部分垃圾填埋场已处于晚期。因此,如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减少其对地下水、河流以及生活用水的污染,已经成为污水治理领域的难题。处理垃圾渗滤液常见工艺“预处理+A/O+膜处理”。A/O生物处理阶段通过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作用实现。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好氧段,NH3(NH4+)→NO2-→NO3-;含NO3-的硝化液回流至厌氧段,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NO3-→NO2-→N2。该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硝化阶段需要曝气,消耗大量能源;(2)垃圾渗滤液中的C/N较低,脱氮效率只有10%,需要外加大量碳源以保证厌氧段反硝化作用的高效运行;(3)A/O阶段产生大量的活性污泥,容易堵塞过滤膜,减少过滤膜使用寿命。与传统A/O工艺相比,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好氧段,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不再生成硝态氮,即NH3(NH4+)→NO2-;在厌氧环境下,厌氧氨氧化菌以氨氮为电子供体,以亚硝态氮为电子受体,将氨氮氧化成氮气,即NO2-→N2。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具有明显优势:(1)在硝化阶段可节省25%的需氧量,降低了能耗;(2)厌氧氨氧化阶段无需有机碳源的供应,降低成本;(3)厌氧氨氧化菌种生长缓慢慢,污泥产率低,节约污泥处理费用。虽然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具有上述优点,但是目前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1)厌氧氨氧化菌种生长代谢缓慢,倍增时间长,因此工艺启动时间长;(2)厌氧氨氧化阶段,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N2,容易造成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上浮,从而导致污泥颗粒携带菌种流失;(3)短程硝化阶段,硝化细菌的最适温度为25℃,在有氧条件下,硝化细菌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因此需要外加冷却塔来降温;(4)厌氧氨氧化阶段,厌氧氨氧化菌的最适温度为37℃,通常需要外接加热器来维持反应温度;环境温度的变化容易减弱菌种活性,延长反应时间;(5)厌氧氨氧化反应条件严格,需要以氨氮和亚硝态氮为直接基质(NH4+-N:NO2--N=1:1.32),因此需要短程硝化提供稳定NO2-的来源;(6)菌种易受各类污染物的抑制,影响厌氧氨氧化菌的持留和扩增,同时降低其活性;(7)在实际的应用中,厌氧氨氧化阶段无法100%脱氨氮,且垃圾渗滤液中磷、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含量较大的污染物还需要后续工艺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和方法能够提高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整体反应效率,提高垃圾渗滤液净化能力,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零排放处理,并能除去垃圾渗滤液中的磷、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具有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单元、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反应器单元、碳化罐单元、反硝化池单元、螺旋藻-硝化池单元、沉淀池、膜过滤系统单元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反应器单元包括短程硝化池单元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单元;所述螺旋藻-硝化池单元包括螺旋藻池单元和硝化池单元;所述膜过滤系统单元包括微滤器、纳滤器和超滤器;所述调节池单元、短程硝化池单元、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单元、碳化罐单元、反硝化池单元以及螺旋藻池单元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螺旋藻池单元通过进水孔与硝化池单元连通;所述硝化池单元、沉淀池、微滤器、纳滤器以及超滤器依次通过管道连通后达标排放清水;所述微滤器、纳滤器和超滤器还分别通过管道与碳化罐连通以回流浓缩液;所述沉淀池的上部通过管道与碳化罐单元连通以回流硝酸盐;所述沉淀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调节池单元连通以回流污泥;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通断的进水阀和进水泵。所述调节池单元包括调节池和伸入至调节池内部以均匀混合垃圾渗滤液的第一搅拌器;所述碳化罐单元包括碳化罐和伸入至碳化罐内部的第三搅拌器;所述反硝化池单元包括反硝化池和伸入至反硝化池内部的第四搅拌器;所述硝化池单元包括硝化池和伸入至硝化池内部的第五搅拌器。所述短程硝化池单元包括投加有硝化污泥颗粒的短程硝化池、设置在短程硝化池底部的第二搅拌器、安装在短程硝化池的内壁且设置有若干曝气孔以调节短程硝化池中溶解氧浓度的微孔曝气器以及设置在短程硝化池中用于检测溶解氧浓度的DO测定仪。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单元包括内嵌于短程硝化池中且密封布置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安装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且由搅拌电机驱动的若干菌室搅拌桨以及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相连通以收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氮气的气体收集器;所述菌室搅拌桨包括由钢板组成的外壳、设置在外壳中且内部投加有厌氧氨氧化菌污泥颗粒的滤网和安装在菌室搅拌桨中用于检测厌氧氨氧化菌活性的菌种活性检测仪;所述菌室搅拌桨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钢板打开或闭合的活动钢板控制器;所述菌室搅拌桨还连接有用于投放菌种活性恢复剂的投料存储装置;所述菌种活性恢复剂包括培养活化好的厌氧氨氧化菌污泥颗粒、活性炭和硝酸亚铁溶液,厌氧氨氧化菌污泥颗粒、活性炭和硝酸亚铁溶液的重量比例为2:8:1,硝酸亚铁溶液浓度为0.1mmol/L;所述碳化罐单元通过管道与厨余垃圾发酵液存储池连通,以便为反硝化反应提供碳源。所述螺旋藻池单元包括分隔成若干格室的螺旋藻池、固定在格室中的滤网架、安装在滤网架上且内部投加有螺旋藻包埋颗粒的螺旋藻滤网;所述格室之间依次通过上下交错的进水孔相连通;所述螺旋藻包埋颗粒包括螺旋藻、活性炭、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螺旋藻、活性炭、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的重量比例为1:1:3:6。所述进水泵、进水阀、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第三搅拌器、第四搅拌器、第五搅拌器、微孔曝气器、DO测定仪、搅拌电机、菌种活性检测仪和活动钢板控制器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为计算机或手机。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侧面和底面的内外层均设置有导热效果良好的石墨烯材料。采用上述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进行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垃圾渗滤液注入调节池,打开第一搅拌器将垃圾渗滤液混合均匀,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0.5~1天;2)经步骤1)得到的垃圾渗滤液注入短程硝化池,打开第二搅拌器,使垃圾渗滤液与硝化污泥颗粒充分接触进行短程硝化反应,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态氮;同时DO测定仪和微孔曝气器实时控制短程硝化池中的溶解氧浓度,其中垃圾渗滤液的氧气溶解度小于1.5mg/L时微孔曝气器启动;垃圾渗滤液的氧气溶解度大于1.5mg/L时微孔曝气器关闭,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0.6~0.8天,保证出水氨氮与亚硝态氮的质量浓度比为1:1.1~1:1.4;3)经步骤2)得到的垃圾渗滤液注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活动钢板控制器控制其中一个菌室搅拌桨的活动钢板打开,其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单元(1)、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反应器单元(2)、碳化罐单元(3)、反硝化池单元(4)、螺旋藻‑硝化池单元(5)、沉淀池(6)、膜过滤系统单元(7)和智能控制系统(8);所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反应器单元包括短程硝化池单元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单元;所述螺旋藻‑硝化池单元包括螺旋藻池单元和硝化池单元;所述膜过滤系统单元包括微滤器(7.1)、纳滤器(7.2)和超滤器(7.3);所述调节池单元、短程硝化池单元、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单元、碳化罐单元、反硝化池单元以及螺旋藻池单元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螺旋藻池单元通过进水孔(5.6)与硝化池单元连通;所述硝化池单元、沉淀池、微滤器、纳滤器以及超滤器依次通过管道连通后达标排放清水;所述微滤器、纳滤器和超滤器还分别通过管道与碳化罐连通以回流浓缩液;所述沉淀池的上部通过管道与碳化罐单元连通以回流硝酸盐;所述沉淀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调节池单元连通以回流污泥;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通断的进水阀和进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单元(1)、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反应器单元(2)、碳化罐单元(3)、反硝化池单元(4)、螺旋藻-硝化池单元(5)、沉淀池(6)、膜过滤系统单元(7)和智能控制系统(8);所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反应器单元包括短程硝化池单元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单元;所述螺旋藻-硝化池单元包括螺旋藻池单元和硝化池单元;所述膜过滤系统单元包括微滤器(7.1)、纳滤器(7.2)和超滤器(7.3);所述调节池单元、短程硝化池单元、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单元、碳化罐单元、反硝化池单元以及螺旋藻池单元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螺旋藻池单元通过进水孔(5.6)与硝化池单元连通;所述硝化池单元、沉淀池、微滤器、纳滤器以及超滤器依次通过管道连通后达标排放清水;所述微滤器、纳滤器和超滤器还分别通过管道与碳化罐连通以回流浓缩液;所述沉淀池的上部通过管道与碳化罐单元连通以回流硝酸盐;所述沉淀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调节池单元连通以回流污泥;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通断的进水阀和进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单元包括调节池(1.1)和伸入至调节池内部以均匀混合垃圾渗滤液的第一搅拌器(1.2);所述碳化罐单元包括碳化罐(3.1)和伸入至碳化罐内部的第三搅拌器(3.2);所述反硝化池单元包括反硝化池(4.1)和伸入至反硝化池内部的第四搅拌器(4.2);所述硝化池单元包括硝化池(5.4)和伸入至硝化池内部的第五搅拌器(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硝化池单元包括投加有硝化污泥颗粒的短程硝化池(2.1)、设置在短程硝化池底部的第二搅拌器(2.5)、安装在短程硝化池的内壁且设置有若干曝气孔以调节短程硝化池中溶解氧浓度的微孔曝气器(2.3)以及设置在短程硝化池中用于检测溶解氧浓度的DO测定仪(2.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单元包括内嵌于短程硝化池中且密封布置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2.2)、安装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且由搅拌电机(2.11)驱动的若干菌室搅拌桨(2.7)以及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相连通以收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氮气的气体收集器(2.8);所述菌室搅拌桨包括由钢板组成的外壳(2.9)、设置在外壳中且内部投加有厌氧氨氧化菌污泥颗粒的滤网(2.10)和安装在菌室搅拌桨中用于检测厌氧氨氧化菌活性的菌种活性检测仪(2.4);所述菌室搅拌桨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钢板打开或闭合的活动钢板控制器(2.12);所述菌室搅拌桨还连接有用于投放菌种活性恢复剂的投料存储装置(2.13);所述菌种活性恢复剂包括培养活化好的厌氧氨氧化菌污泥颗粒、活性炭和Fe(NO3)2溶液,厌氧氨氧化菌污泥颗粒、活性炭和Fe(NO3)2溶液的重量比例为2:8:1,Fe(NO3)2溶液浓度为0.1mmol/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罐单元通过管道与厨余垃圾发酵液存储池(3.3)连通,以便为反硝化反应提供碳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排放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藻池单元包括分隔成若干格室的螺旋藻池(5.1)、固定在格室中的滤网架(5.3)、安装在滤网架上且内部投加有螺旋藻包埋颗粒的螺旋藻滤网(5.2);所述格室之间依次通过上下交错的进水孔(5.6)相连通;所述螺旋藻包埋颗粒包括螺旋藻、活性炭、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螺旋藻、活性炭、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建川朱瑞倩杨金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伍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