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高效剥离层状磷酸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475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高效剥离层状磷酸锆的方法,以质量份数计,将1~30份生物缓冲剂、0~20份表面活性剂和100~4000份溶剂混合,使用酸调节pH为7~10,向上述溶液中加入80~240份的层状磷酸锆,震荡均匀,超声分散15~60分钟,得到剥离后的单层磷酸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生物缓冲液作为剥离剂剥离层状磷酸锆,不使用有机强碱,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工艺简单,剥离持久性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好,所得剥离后的磷酸锆可以应用于高性能液晶制备、酶的固定、纳滤膜的制备、高分子的阻燃改性、防腐涂料、注水采油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高效剥离层状磷酸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状磷酸锆,特别是涉及一种层状磷酸锆的剥离方法,是一种绿色高效剥离层状磷酸锆的方法;属于二维材料的剥离与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2004年石墨烯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本的看法,以原子组成的二维材料成功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科学界对石墨烯的热情也逐渐拓展到了其他的二维材料上,越来越多的二维材料被发现。其中,层状无机材料是一种具有二维层状空间结构的化合物,其层间距处于分子水平,一般只有几纳米甚至几埃,并且可以通过剥离手段“自上而下”地得到单原子层的二维材料。其中,层状磷酸锆是最早被人工制备得到的层状磷酸盐,由Clearfield等于1964年合成,也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层状磷酸盐材料。层状磷酸锆具有层状化合物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特性,如制备较易,层状结构稳定;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很高;表面电荷密度较大,可以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从而引入各种官能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剥层反应。一般来说,人们都会使用极性的有机胺来对磷酸锆进行剥离。根据胺的类别可以分为:1、有机小分子胺。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710418570.6公布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高效剥离层状磷酸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将1~30份生物缓冲剂、0~20份表面活性剂和100~4000份溶剂混合,使用酸调节pH为7~10,加入80~240份的层状磷酸锆,震荡均匀,超声分散15~60分钟,得到剥离后的单层磷酸锆;所述的生物缓冲剂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三(羟甲基)甲基甘胺酸、三羟甲基甲胺基丙磺酸和三羟甲基甲胺基乙磺酸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高效剥离层状磷酸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将1~30份生物缓冲剂、0~20份表面活性剂和100~4000份溶剂混合,使用酸调节pH为7~10,加入80~240份的层状磷酸锆,震荡均匀,超声分散15~60分钟,得到剥离后的单层磷酸锆;所述的生物缓冲剂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三(羟甲基)甲基甘胺酸、三羟甲基甲胺基丙磺酸和三羟甲基甲胺基乙磺酸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高效剥离层状磷酸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锆为α-磷酸锆和γ-磷酸锆的一种或两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高效剥离层状磷酸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锆的片径为0.2~3.6微米,厚度为2~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心亚黄浩炜莫锐彬汪辉辉董德轩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