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堂专利>正文

带定位结构的翼扇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60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翼扇控制器,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性能好的能定位的翼扇控制器,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由上、下链叶、上、下套栓、传动杆、定位结构、复位弹簧、驱动套、固定套和固定座组成,上、下链叶经上、下栓套、驱动套、固定套和固定座组装在传动杆上,复位弹簧套在传动杆上并位于下栓套和驱动套之间。定位结构由置于传动杆径向盲孔内的弹簧,钢珠和下栓套扩孔内壁上轴向弧形槽组成。(*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翼扇控制器,特别是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翼扇控制器。习用的翼扇控制器,如门、窗、翼扇用铰链和关门器,通常由上、下链页、套管、传动杆、驱动管和复位弹簧组成,这种自动复位的翼扇控制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由于无定位结构,致使无固定点,若遇多人进出,开关频繁,或遇搬物时须另一人控制该控制器,使用多有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性能好的带定位结构的翼扇控制器。本技术由上、下链页、上、下套栓、传动杆、定位结构、复位弹簧、驱动套、固定套和固定座组成,上、下链页呈平板状,上链页内侧上部设有上环套,其上设有下部带扩孔的六角中心通孔,下链页内侧下部设有下环套,其上设有上、下部带扩孔的六角中心通孔,在下环套上部扩孔紧固装有带六角中心通孔的套筒;上、下套栓为一端带圆柱凸台的六角体,上套栓设有带扩孔的四方中心通孔,下套栓设有带扩孔的中心通孔,扩孔段内壁设有轴向弧形槽,上、下套栓的扩孔皆位于带凸台端;传动杆的一端依次设有与上、下套栓的扩孔配合的凸台段和与上套栓四方中心通孔配合的四方柱,传动杆的另一端依次设有与下套栓中心通孔配合的圆柱段、带不自锁螺纹的螺纹段和圆柱固定段,在凸台段设有径向盲孔;定位结构由置于传动杆径向盲孔内的弹簧、钢珠和下套栓上的轴向弧形槽组成;复位弹簧套在传动杆的带螺纹端并置于下链页套筒的六角中心通孔内;驱动套为带有不自锁内螺纹的与下链页套筒的六角中心通孔配合的六角体,其上内螺纹与传动杆上螺纹啮合;固定套为带中心螺孔的六角体,并置于下环套的六角中心通孔内;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与固定套中心螺孔啮合的外螺纹,其另一端设有置于下环套下部扩孔内的凸台,中心设有套在传动杆圆柱固定段的中心通孔。由于本技术由上、下链页,上、下套栓、传动杆、定位结构、复位弹簧、驱动套、固定套和固定座组成,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由于具有置于传动杆径向盲孔内的弹簧、钢珠和下栓套扩孔段轴向弧形槽组成的定位结构,翼扇开启时,当传动杆转动至定位结构的钢珠嵌入下套栓扩孔段轴向弧形槽内时,翼扇定位在定点,维持开启角度,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面图。图6为图5中C-C剖面图(关闭状态)。图7为图5中C-C剖面图(开启定位状态)。图8为本技术作为闭门器结构示意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作为闭门器在普通门扉上安装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本技术由上、下链页1、2,上下套栓3、4、传动杆5、定位结构6、驱动套7、固定套8、固定座9和复位弹簧10组成,上、下链页1、2呈平板状,其上设有安装孔11、21,上链页1内侧上部设有上环套12,上环套12上设有下部带扩孔121的六角中心通孔122,下链页2内侧下部设有下环套22,下环套22上设有上、下部带扩孔221、222的六角中心通孔223,在上部扩孔221上紧固装有带六角中心通孔231的套筒23;上、下套栓3、4一端为圆柱凸台31、41,另一端为六角体32、42,上套栓3设有带扩33的四方中心通孔34,在扩孔33端形成轴向突缘35,下套栓4设有带扩孔43的中心通孔44,在扩孔43端形成与上套栓3上突缘35吻合并形成游动空隙的轴向突缘45,在扩孔43段内壁设有轴向弧形槽46,上、下套栓3、4的扩孔33、43皆位于带凸台31、41端;传动杆5的一端依次设有与上、下套栓3、4的扩孔33、34配合的凸台段51和与上套栓3四方中心通孔34配合的四方柱52,传动杆5的另一端依次设有与下套栓4的中心通孔44配合的圆柱段53、带不自锁螺纹的螺纹段54和圆柱固定段55,在凸台段51处设有径向盲孔511;定位结构6由置于传动杆5上径向盲孔511内的弹簧61、钢珠62和下套栓4上的轴向弧形槽46组成;上套栓3置于上链页1的上环套12内,并使圆柱凸台31和六角体32分别位于扩孔121和六角中心通孔122内和经其上四方中心通孔34、扩孔33安装在传动杆5的四方柱52、凸台段51上;下套栓4的圆柱凸台41和六角体42分别位于上链页1的上环套12的扩孔121内和下链页2上的套筒23的六角中心通孔231上端和经其上扩孔43、中心通孔44安装在传动杆5的凸台段51和圆柱段53上,上环套12套在套筒23端部外周,并在上、下环套12、22之间设有垫片24;驱动套7设有带不自锁螺纹的螺孔71和扩孔72,其外周为与套筒23的六角中心通孔231配合的六角体73,驱动套7径螺孔71安装在传动杆5的螺纹段54上并位于套筒23的六角中心通孔231内;复位弹簧10套在传动杆5上位于下套栓4和驱动套7之间,并与传动杆5一起置于套筒23的六角中心通孔231内;固定套8设有中心螺孔81,其外周为与下环套22的六角中心通孔223内并套在传动杆5的圆柱固定段55上;固定座9的一端设有与固定套8的螺孔81啮合的外螺纹91,其另一端设有置于下环套22的扩孔222内的凸台92,固定座中心设有套在传动杆5的圆柱固定段55并使传动杆5的圆柱固定段55端头铆在其上的中心通孔93。使用时,将组装好的本技术的上、下链页1、2籍其上安装孔11、21分别安装在门扉101和门框102上,推动门扉101顺时针转动开启,使上链页1经上环套12、上套栓3带动传动杆5亦顺时针转动,与其啮合的驱动套7由于受制于套筒23的六角中心通孔231,不能转动,只能顺传动杆5向上移动,压缩复位弹簧10,若释放外力,驱动套7在复位弹簧10弹力作用下下移,杆使传动杆5逆时针转动,并经上套栓3、上环套12带动门扉101逆时针转动,自动关闭门扉;当门扉101顺时针转动至转动杆5上定位结构6的钢珠62位于下栓套4的轴向弧形槽46处,钢珠62卡住、定位,使门扉101固定在固定点,用力转动门扉101,便使钢珠62从弧形槽46内脱出,门扉101即可自动复位,上、下套栓3、4上的轴向突缘35、45起限位作用。当本技术作为普通门的关门器用(如图8、图9所示)时,其上链页103呈板条状,并将组装的本技术的下链页2籍其上的安装孔21安装在门框104上,上链页103自由端设有安装在门扉105上的固定钩1031,便可利用本技术自动关闭门扉105。上链页103中部可设挂钩106,以便挂物品。权利要求1.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翼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上、下链页、上、下套栓、传动杆、定位结构、复位弹簧、驱动套、固定套和固定座组成,上、下链页呈平板状,上链页内侧上部设有上环套,其上设有下部带扩孔的六角中心通孔,下链页内侧下部设有下环套,其上设有上、下部带扩孔的六角中心通孔,在下环套上部扩孔紧固装有带六角中心通孔的套筒;上、下套栓为一端带圆柱凸台的六角体,上套栓设有带扩孔的四方中心通孔,下套栓设有带扩孔的中心通孔,扩孔段内壁设有轴向弧形槽,上、下套栓的扩孔皆位于带凸台端;传动杆的一端依次设有与上、下套栓的扩孔配合的凸台段和与上套栓四方中心通孔配合的四方柱,传动杆的另一端依次设有与下套栓中心通孔配合的圆柱段、带不自锁螺纹的螺纹段和圆柱固定段,在凸台段设有径向盲孔;定位结构由置于传动杆径向盲孔内的弹簧、钢珠和下套栓上的轴向弧形槽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翼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上、下链页、上、下套栓、传动杆、定位结构、复位弹簧、驱动套、固定套和固定座组成,上、下链页呈平板状,上链页内侧上部设有上环套,其上设有下部带扩孔的六角中心通孔,下链页内侧下部设有下环套,其上设有上、下部带扩孔的六角中心通孔,在下环套上部扩孔紧固装有带六角中心通孔的套筒;上、下套栓为一端带圆柱凸台的六角体,上套栓设有带扩孔的四方中心通孔,下套栓设有带扩孔的中心通孔,扩孔段内壁设有轴向弧形槽,上、下套栓的扩孔皆位于带凸台端;传动杆的一端依次设有与上、下套栓的扩孔配合的凸台段和与上套栓四方中心通孔配合的四方柱,传动杆的另一端依次设有与下套栓中心通孔配合的圆柱段、带不自锁螺纹的螺纹段和圆柱固定段,在凸台段设有径向盲孔;定位结构由置于传动杆径向盲孔内的弹簧、钢珠和下套栓上的轴向弧形槽组成;复位弹簧套在传动杆的带螺纹端并置于下链页套筒的六角中心通孔内;驱动套为带有不自锁内螺纹的与下链页套筒的六角中心通孔配合的六角体,其上内螺纹与传动杆上螺纹啮合;固定套为带中心螺孔的六角体,并置于下环套的六角中心通孔内;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与固定套中心螺孔啮合的外螺纹,其另一端设有置于下环套下部扩孔内的凸台,中心设有套在传动杆圆柱固定段的中心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堂
申请(专利权)人:黄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