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的除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49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的除屑装置,包括机床本体、外壳、排屑壳体、排屑螺杆、电机、水箱、冲洗泵、斜面、排屑装置、冲洗管一、冲洗头、冲洗管二、收集小车、过滤网、过滤板、导水板和排屑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这里首先给冲洗泵通电工作,而后水箱的液体被输送到冲洗管一和冲洗管二中,而后再通过冲洗头喷出到外壳内部表面上,从而能够有效的将外壳内部表面上的切屑从上向下冲洗干净,同时冲洗后切屑会流到到斜面上面,然后输送螺杆的旋转将堆积在斜面上面的切屑通过排屑口输送到排屑壳体右侧排屑槽中,而后再通过电机带动排屑螺杆旋转将切屑排出到收集小车中,从而避免操作员进入到机床内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的除屑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的除屑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以其加工精度高和加工效率高而著称,但在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切屑,对于这些切屑的清理,目前仍旧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除屑,即让切屑不断堆积,直到下班时由机床操作者提前抽出时间进行清扫;机床操作员在清理零件表面的碎屑污物时,采用高压风枪吹,使得碎屑污物四处乱飞,既造成地面、机床的污染又具安全隐患,碎屑容易飞入操作员的眼睛;而现有的数控机床中的除屑装置除屑时仍然需要操作员将堆积的切屑推入到排屑槽中后通过螺杆自动将切屑排出,虽然相对传统的清理方法有所改进,但是机床内部卫生状况依然比较差,从而严重影响到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另外也增加了操作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的除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数控机床中的除屑装置除屑时仍然需要操作员将堆积的切屑推入到排屑槽中后通过螺杆自动将切屑排出,虽然相对传统的清理方法有所改进,但是机床内部卫生状况依然比较差,从而严重影响到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另外也增加了操作员劳动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的除屑装置,包括机床本体(1)和外壳(9),所述机床本体(1)外侧设有外壳(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屑壳体(2)、排屑螺杆(3)、电机(4)、水箱(5)、冲洗泵(6)、斜面(7)、排屑装置(8)、冲洗管一(10)、冲洗头(11)、冲洗管二(12)、收集小车(13)、过滤网(14)、过滤板(15)、导水板(16)和排屑口(17);所述排屑壳体(2)固定连接在外壳(9)下侧中,所述排屑壳体(2)底部固定连接在水箱(5)上侧,所述排屑壳体(2)右侧内部活动连接有排屑螺杆(3),所述排屑壳体(2)左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排屑壳体(2)右下侧设有过滤网(14);所述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的除屑装置,包括机床本体(1)和外壳(9),所述机床本体(1)外侧设有外壳(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屑壳体(2)、排屑螺杆(3)、电机(4)、水箱(5)、冲洗泵(6)、斜面(7)、排屑装置(8)、冲洗管一(10)、冲洗头(11)、冲洗管二(12)、收集小车(13)、过滤网(14)、过滤板(15)、导水板(16)和排屑口(17);所述排屑壳体(2)固定连接在外壳(9)下侧中,所述排屑壳体(2)底部固定连接在水箱(5)上侧,所述排屑壳体(2)右侧内部活动连接有排屑螺杆(3),所述排屑壳体(2)左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排屑壳体(2)右下侧设有过滤网(14);所述电机(4)右侧输出轴端与排屑螺杆(3)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冲洗泵(6)固定连接在排屑壳体(2)左侧内部,所述冲洗泵(6)下侧入口与水箱(5)内部左下侧相连通,所述冲洗泵(6)出口通过水管与冲洗管一(10)内部相连通;所述冲洗管一(10)固定连接在外壳(9)内部左侧上面边缘处,所述冲洗管一(10)内部右侧与冲洗管二(12)内部左侧相连通;所述冲洗管二(12)固定连接在外壳(9)内部右侧上面边缘处,所述冲洗管二(12)和冲洗管一(10)底部均设有若干个冲洗头(11);所述斜面(7)为两个,所述斜面(7)分别设在外壳(9)内部左右两侧底面上,所述斜面(7)内侧均设有排屑口(17);所述排屑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美云周世瑞周午缙王宇翔黄兴佳孟棋董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