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件修复的在位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352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39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件修复的在位加工装置,以覆盖式切削装置为基础结构,安装了可调式随型吸附足、加工功能装置、对刀装置和除尘装置。床身采用方型环设计,覆盖于待加工区域上;龙门式中空横梁安装于环形床身上,并由伺服电机与直线导轨副组成切削装置的X轴;筒型立柱与龙门式中空横梁连接,并由伺服电机与直线导轨副组成切削装置的Y轴;双摆头安装在筒型立柱上,并由伺服电机与直线导轨副组成切削装置的Z轴;电主轴安装于双摆头上,组成切削装置的A/C旋转轴。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随型固定于具曲面结构的复材制件上,安装使用方便;切削加工作业准确迅速,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满足宽范围尺寸复材制件修复中内补式结构的低损、精准、高效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件修复的在位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装置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制件修复用在位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刚度高、性能可设计、可整体制造等优点,已成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承力件制造的首选材料。使用该类先进复合材料制造航空器承力构件,可大幅提高装备结构效率,提升装备品质。一般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的制造过程为:铺放复合材料预制件、制件热压固化成型、加工装配构件以及贯穿全过程的质量检测。成型过程中极易产生孔隙、分层等多源、多形态的成型缺陷。同时,此类复合材料件在服役中,常会遭受低速冲击损伤、离散源损伤和环境侵入损伤等多种类型的破损。一旦此类缺陷或破损超出制造损伤容限,必须快速实施修复以恢复复合材料件的服役性能。尤其是主承力件,采用高质高效的修复技术恢复零部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以满足此类复材件的高质高效制造与再制造要求,对保障航空航天装备的高可靠服役和降低巨大的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件修复主要采用胶结的方式。内补片胶接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修复方式,在航空器制造与再制造中应用广泛。其过程为:切除缺陷或受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件修复的在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可调式随型吸附足调节固定装置、切削加工装置、对刀装置、除尘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可调式随型吸附足调节固定装置由仿生自吸吸盘、万向球头和可调支架组成,万向球头固定安装设置在可调支架底部,仿生自吸吸盘安装设置连接在万向球头上;所述切削加工装置是由环行床身、龙门式中空横梁、电主轴筒型立柱、双摆头和刀具组成的X/Y/Z/A/C五轴联动结构;所述环行床身沿水平横向设置有直线导轨副构成X轴,龙门式中空横梁安装设置在环行床身的导轨上,由伺服电机控制沿X轴移动;所述龙门式中空横梁沿水平纵向设置有直线导轨副构成Y轴,筒型立柱安装设置在龙门式中空横梁的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件修复的在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可调式随型吸附足调节固定装置、切削加工装置、对刀装置、除尘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可调式随型吸附足调节固定装置由仿生自吸吸盘、万向球头和可调支架组成,万向球头固定安装设置在可调支架底部,仿生自吸吸盘安装设置连接在万向球头上;所述切削加工装置是由环行床身、龙门式中空横梁、电主轴筒型立柱、双摆头和刀具组成的X/Y/Z/A/C五轴联动结构;所述环行床身沿水平横向设置有直线导轨副构成X轴,龙门式中空横梁安装设置在环行床身的导轨上,由伺服电机控制沿X轴移动;所述龙门式中空横梁沿水平纵向设置有直线导轨副构成Y轴,筒型立柱安装设置在龙门式中空横梁的导轨上,由伺服电机控制沿Y轴移动;所述筒型立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直线导轨副构成Z轴,双摆头安装设置在筒型立柱的导轨上,由伺服电机控制沿Z轴移动;所述电主轴安装设置在双摆头,构成A/C轴,由伺服电机控制沿A轴摆动、沿Z轴转动;所述电主轴固定安装设置刀具;所述可调式随型吸附足调节固定装置通过可调支架固定安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友亮王春秀张南刘墨迪慕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