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合治具、贴合方法及裸眼3D手机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贴合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治具、贴合方法及裸眼3D手机套。
技术介绍
随着裸眼3D技术的发展及普及,成本更低的手机外挂式裸眼3D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但此方案需将3D膜片贴合在手机套凹槽内层,目前常用的贴合膜机分为两种:图1所示的软对硬式贴合机和图2所示的网箱式贴合机,上述两款设备通过滚轮100实现膜片101与产品102的贴合,但是上述两款设备只能贴合表面为平面且为开放式的产品,其对于半包围式结构产品(四周为非开放式,如手机套等)无法贴合。而且上述两款设备在软对硬贴合时,起始端易产生压痕及起始端气泡,影响贴合效果,降低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治具及贴合方法,能够对对半包围式结构的贴合套进行膜片的贴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裸眼3D手机套,采用上述贴合治具及贴合方法,能够实现对3D膜片的贴合。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贴合治具,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仿形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第二仿形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上;贴合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仿形体和第二仿形体之间,并在所述第一仿形体和第二仿形体之间的立体空间内升降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仿形体和所述第二仿形体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贴合平台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作为优选,所述贴合平台包括:中间体;两个支撑体,设置于所述中间体两端,并通过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接触连接使所述贴合平台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上。作为优选,所述贴合治具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贴合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第一仿形体(3),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1)上;第二仿形体(4),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2)上;贴合平台(5),设置于所述第一仿形体(3)和第二仿形体(4)之间,并在所述第一仿形体(3)和第二仿形体(4)之间的立体空间内升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第一仿形体(3),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1)上;第二仿形体(4),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2)上;贴合平台(5),设置于所述第一仿形体(3)和第二仿形体(4)之间,并在所述第一仿形体(3)和第二仿形体(4)之间的立体空间内升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体(3)和所述第二仿形体(4)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贴合平台(5)的第一支撑面(312)和第二支撑面(4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平台(5)包括:中间体(51);两个支撑体(52),设置于所述中间体(51)两端,并通过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312)和第二支撑面(412)接触连接使所述贴合平台(5)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312)和第二支撑面(4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治具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贴合平台(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贴合平台(5)在所述第一仿形体(3)和第二仿形体(4)之间的立体空间内升降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两个支撑体(5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312)和第二支撑面(412)接触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8),分别与所述第一仿形体(3)和所述第二仿形体(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仿形体(3)沿与所述第一基座(1)接触的表面移动,或者/和驱动所述第二仿形体(4)沿与所述第二基座(2)接触的表面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体(3)包括:第一支撑体(31),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1)上,包括第一侧端面(311)和第一支撑面(312);第一仿形结构(32),包括第一弧形曲面(321)和与所述第一弧形曲面(321)连接的第一端面;其中,所述第一端面包括:第一上端面(322),与所述第一支撑体(31)的第一支撑面(312)垂直连接;第一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支撑体(31)的第一侧端面(311)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仿形体(4)包括:第二支撑体(41),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2)上,包括第二侧端面(411)和第二支撑面(412);第二仿形结构(42),包括第二弧形曲面(421)和与所述第二弧形曲面(421)连接的第二端面;其中,所述第二端面包括:第二上端面(422),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1)的第二支撑面(412)垂直连接;第二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体(41)的第二侧端面(411)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同,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上端面(322)与距离最近的一个所述支撑体(52)的相对的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二上端面(422)与距离最近的一个所述支撑体(52)的相对的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均大于0.1毫米且小于0.5毫米。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平台(5)的尺寸与待贴合的膜片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弧形曲面(321)和第二弧形曲面(421)之间限定的立体空间体积与待贴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原良峰,袁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