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材防霉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竹材防霉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竹材中含有较高的淀粉、糖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同时由于含有大量的羟基,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是竹材尺寸不稳定,易霉变、生物降解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了竹材的开发利用。竹材热处理在木材热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主要通过氮气、水蒸汽和油为介质在160℃至260℃范围内对竹材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竹材的尺寸稳定性和耐腐性,改善木材的视觉性能,已成为一种高效高值化利用竹材的物理加工手段。然而,研究发现单一的热处理方法并不能有效提高竹材的防霉性能。虽然霉菌对竹材的侵害值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其值仍较高,几乎无防治作用。纳米无机抗菌材料因其具有抗药性、缓释长效性、安全性、广谱性等显著优点,在塑料、纺织品、涂料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铜系抗菌材料作为一类价格低廉的无机抗菌剂,受到广大抗菌领域研究工作者的青睐。铜系抗菌剂在使用过程中会缓慢释放出Cu2+并吸附到细菌表面,对细菌的细胞膜造成损伤导致细胞内容物泄露,然后与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中存在的氨基和琉基等反应,使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材防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浸渍液配制:以氢氧化铜、二乙醇胺、聚乙二醇和水为原料配制成含铜化合物浸渍液;S2、浸渍液注入:将烘干的竹材置入压力灌中,压力罐中注入所述步骤S1中制得的含铜化合物浸渍液,再采用真空加压方式将步骤S1中得到的含铜化合物浸渍液浸渍到竹材中;S3、热处理:将浸渍后的竹材进行干燥处理,待竹材含水率降至6%~7%时,开始升温,对竹材进行热处理;S4、冷却处理:将步骤S3中热处理的竹材,降至60℃取出,并进行调湿处理,将竹材的最终含水率调至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材防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浸渍液配制:以氢氧化铜、二乙醇胺、聚乙二醇和水为原料配制成含铜化合物浸渍液;S2、浸渍液注入:将烘干的竹材置入压力灌中,压力罐中注入所述步骤S1中制得的含铜化合物浸渍液,再采用真空加压方式将步骤S1中得到的含铜化合物浸渍液浸渍到竹材中;S3、热处理:将浸渍后的竹材进行干燥处理,待竹材含水率降至6%~7%时,开始升温,对竹材进行热处理;S4、冷却处理:将步骤S3中热处理的竹材,降至60℃取出,并进行调湿处理,将竹材的最终含水率调至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防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含铜化合物浸渍液由氢氧化铜、二乙醇胺、聚乙二醇和水按质量比为1:2:1:1.5配制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材防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铜化合物浸渍液的配制方法为:将氢氧化铜溶解于二乙醇胺中,再加入水形成铜氨溶液,最后添加聚乙二醇制得含铜化合物浸渍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防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首先将竹材烘干至含水率为5%,再置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洲,李延军,丁涛,程大莉,陈登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