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雾状降尘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125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式雾状降尘喷洒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底座和支撑板,装置主体的镂空部位设置有电机,电机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部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齿条,齿条与底座固定连接,齿条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导向齿轮,导向齿轮与齿条活动连接,限位挡板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装置主体活动连接,齿条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导向齿轮,导向齿轮与齿条活动连接,导向齿轮是通过使用者控制箱将电机启动后,电机通过线路传输使导向齿轮上的转动轴运行,转动轴使导向齿轮在齿条上进行滚动,导向齿轮以自身的滚动方向来带动支撑板运行,使装置主体进行移动式的降尘喷洒,打破了现有的固定喷洒的使用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式雾状降尘喷洒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洒装置
,具体为一种轨道式雾状降尘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雾状降尘喷洒装置,是一种将水喷洒的雾状,以此来降低尘物污染空气的装置。但现有的雾状降尘喷酒装置,不具有轨道和导向齿轮来带动装置主体进行移动式的喷洒,由于喷酒装置体重大,即便安装轮子,在施工现场使用人工进行推动雾炮机进行降尘,浪费了人工成本,而且效率极低,普通的雾状降尘喷酒装置,不具有自动控制水泵,当水箱内没水时水泵不能进行自动停泵,常常出现水箱内没水后空机运行,造成机器损坏的现象,降低主体的使用寿命。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轨道式雾状降尘喷洒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式雾状降尘喷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有轨道,效率低和不具有自动控制水泵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式雾状降尘喷洒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底座和支撑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镂空部位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前面左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底座紧密贴合,所述底座的顶部前面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式雾状降尘喷洒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底座(2)和支撑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镂空部位设置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的前面左侧设置有控制箱(3),所述控制箱(3)与底座(2)紧密贴合,所述底座(2)的顶部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齿条(4),所述齿条(4)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限位挡板(7),所述限位挡板(7)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7)的内部设置有传感装置(701),所述传感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雾状降尘喷洒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底座(2)和支撑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镂空部位设置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的前面左侧设置有控制箱(3),所述控制箱(3)与底座(2)紧密贴合,所述底座(2)的顶部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齿条(4),所述齿条(4)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限位挡板(7),所述限位挡板(7)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7)的内部设置有传感装置(701),所述传感装置(701)与限位挡板(7)嵌入连接,所述限位挡板(7)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与装置主体(1)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8)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挡板(9),所述挡板(9)与支撑板(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设置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与支撑板(8)活动连接,所述水箱(10)的顶部设置有活动顶盖(11),所述活动顶盖(11)与水箱(10)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顶盖(1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出水管道(12),所述出水管道(12)与活动顶盖(11)嵌套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中间部位设置有水管支架(14),所述水管支架(14)与装置主体(1)活动连接,所述水管支架(14)的外围设置有喷洒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丰君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