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式洗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11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式洗沙机,包括洗沙箱、该洗沙箱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洗沙轮,该转轴一端与旋转动力源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洗沙轮包括内筒、第一环片、第二环片、第三环片、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该内筒固套于所述转轴上;该第一环片固套于该内筒一端,该第二环片固套于该内筒中部,该第二环片固套于该内筒另一端;该第一环片和第三环片外缘上均具有多个叶齿,该第一隔板固设于第一环片与第二环片之间,该第二隔板固设于第二环片与第三环片之间,该第一隔板外端设有若干第一梳槽,该第二隔板外端设有若干第二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洗沙效率快,同时更加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式洗沙机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轮式洗沙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建筑行业用砂采用洗砂机将砂中的泥土块清洗掉以提高建筑用砂的质量等级,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现有技术轮式洗沙机基本由电机、洗沙箱及洗沙轮组成,该沙石进入洗沙箱内,在洗沙洗轮带动下翻滚,并相互研磨除去覆盖沙石料表面的杂质,同时破坏包覆砂粒的水汽层;同时加水而形成强大水流,可及时将杂质及比重小的异物带走,并从洗沙箱内溢出口排出。而现有轮式洗砂机在洗砂的过程中存在工作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地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式洗沙机,具有洗沙效率高,能耗低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式洗沙机,包括洗沙箱(1)、该洗沙箱(1)内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洗沙轮(3),该转轴(2)一端与旋转动力源(4)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洗沙轮(3)包括内筒(3-1)、第一环片(3-2)、第二环片(3-3)、第三环片(3-4)、第一隔板(3-5)及第二隔板(3-6);该内筒(3-1)固套于所述转轴(2)上;该第一环片(3-2)固套于该内筒(3-1)一端,该第二环片(3-3)固套于该内筒(3-1)中部,该第二环片(3-3)固套于该内筒(3-1)另一端;该第一环片(3-2)和第三环片(3-4)外缘上均具有多个叶齿(2-4),且各多个叶齿(2-4)沿该内筒(3-1)周向分布;该第一隔板(3-5)固设于第一环片(3-2)与第二环片(3-3)之间,该第二隔板(3-6)固设于第二环片(3-3)与第三环片(3-4)之间;该第一隔板(3-5)外端设有沿内筒(3-1)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梳槽(3-51),该第二隔板(3-6)外端设有沿内筒(3-1)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二梳槽(3-61)。采用上述方案,第一,由于洗沙轮(3)的第一环片(3-2)和第三环片(3-4)外缘上均具有多个叶齿(2-4),且各多个叶齿(2-4)沿该内筒(3-1)周向分布,该第一环片(3-2)和第三环片(3-4)同时可对沙子摩擦清洗,相比于现有单环片(3-2)对沙子摩擦清洗,可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以实现降低能耗;第二,由于该第一隔板(3-5)固设于第一环片(3-2)与第二环片(3-3)之间,该第一环片(3-2)与第二环片(3-3)之间形成的环槽经第一隔板(3-5)隔成多个第一凹腔槽,当该内筒(3-1)转动时,该第一凹腔槽会带动沙子翻转搅拌,可进一步提高了洗沙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地降低能耗;同理,该于该第二隔板(3-6)固设于第二环片(3-3)与第三环片(3-4)之间,该第二环片(3-3)与第三环片(3-4)之间环槽也会经该第二隔板(3-6)隔成多个第二凹腔槽,当该内筒(3-1)转动时,各第二凹腔槽会带动沙子翻转搅拌,可进一步提高了洗沙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地降低能耗;另外,由于该第一隔板(3-5)外端设有沿内筒(3-1)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梳槽(3-51),当第一隔板(3-5)在对沙子翻转搅拌时,动态的洗沙水可经若干个第一梳槽(3-51)内间隙流过以降低搅拌阻力,可进一步降低能耗;同理该第二隔板(3-6)外端设有沿内筒(3-1)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二梳槽(3-61),当第二隔板(3-6)在对沙子翻转搅拌时,动态的洗沙水可经若干个第二梳槽(3-61)内间隙流过以降低搅拌阻力,再进一步降低能耗,因此具有洗沙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3-5)具有多个且沿该内筒(3-1)周向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3-6)具有多个且沿该内筒(3-1)周向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3-5)具有N个且沿该内筒(3-1)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隔板(3-6)具有N个且沿该内筒(3-1)周向均匀分布,且各该第二隔板(3-6)和各第一隔板(3-5)之间呈错位分布,其中,该N为大于2的正整数。由于各该第二隔板(3-6)和各第一隔板(3-5)之间呈错位分布,因此该第二隔板(3-6)和各第一隔板(3-5)错位搅拌,相邻的第二隔板(3-6)与该第一隔板(3-5)之间搅拌时可产生沿内筒(3-1)轴向上的分向流动力,使搅拌效率更好。作为第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动力源(4)采用伺服电机。作为第二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动力源(4)包括电机(4-1)、带传动组件(4-2)、变速箱(4-3)、齿轮传动组件(4-4),该电机(4-1)输出端通过带传动组件(4-2)与变速箱(4-3)输入端连接,该变速箱(4-3)输出端通过该齿轮传动组件(4-4)与所述转轴(2)一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技术由于洗沙轮的第一环片和第三环片外缘上均具有多个叶齿,且各多个叶齿沿该内筒周向分布,该第一环片和第三环片同时可对沙子摩擦清洗,相比于现有单环片式地对沙子摩擦清洗,可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以实现降低能耗;第二,本技术由于该第一隔板固设于第一环片与第二环片之间,该第一环片与第二环片之间形成的环槽经第一隔板隔成多个第一凹腔槽,当该内筒转动时,该第一凹腔槽会带动沙子翻转搅拌,可进一步提高了洗沙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地降低能耗;第二,本技术由于该于该第二隔板固设于第二环片与第三环片之间,该第二环片与第三环片之间环槽也会经该第二隔板隔成多个第二凹腔槽,当该内筒转动时,各第二凹腔槽会带动沙子翻转搅拌,可进一步提高了洗沙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地降低能耗;第四,本技术由于该第一隔板外端设有沿内筒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梳槽,当第一隔板在对沙子翻转搅拌时,动态的洗沙水可经若干个第一梳槽内间隙流过以降低搅拌阻力,可进一步降低能耗;同时该第二隔板外端设有沿内筒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二梳槽,当第二隔板在对沙子翻转搅拌时,动态的洗沙水可经若干个第二梳槽内间隙流过以降低搅拌阻力,可再进一步降低能耗。第五,本技术由于各该第二隔板和各第一隔板之间呈错位分布,使各该第二隔板和各第一隔板错位搅拌,而相邻的第二隔板与该第一隔板之间搅拌时可产生沿内筒轴向上的分向流动力,可改善搅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转轴与洗沙轮之间装配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3:一种轮式洗沙机,包括洗沙箱1、该洗沙箱1内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洗沙轮3,该转轴2一端与旋转动力源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该洗沙轮3包括内筒3-1、第一环片3-2、第二环片3-3、第三环片3-4、第一隔板3-5及第二隔板3-6;该内筒3-1固套于所述转轴2上;该第一环片3-2固套于该内筒3-1一端,该第二环片3-3固套于该内筒3-1中部,该第二环片3-3固套于该内筒3-1另一端;该第一环片3-2和第三环片3-4外缘上均具有多个叶齿2-4,且各多个叶齿2-4沿该内筒3-1周向均匀分布;该第一隔板3-5固设于第一环片3-2与第二环片3-3之间,该第二隔板3-6固设于第二环片3-3与第三环片3-4之间;该第一隔板3-5外端设有沿内筒3-1轴向等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梳槽3-51,该第二隔板3-6外端设有沿内筒3-1轴向等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二梳槽3-61。优选地,该第一隔板3-5两侧端分别与第一环片3-2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式洗沙机,包括洗沙箱(1)、该洗沙箱(1)内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洗沙轮(3),该转轴(2)一端与旋转动力源(4)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洗沙轮(3)包括内筒(3‑1)、第一环片(3‑2)、第二环片(3‑3)、第三环片(3‑4)、第一隔板(3‑5)及第二隔板(3‑6);该内筒(3‑1)固套于所述转轴(2)上;该第一环片(3‑2)固套于该内筒(3‑1)一端,该第二环片(3‑3)固套于该内筒(3‑1)中部,该第二环片(3‑3)固套于该内筒(3‑1)另一端;该第一环片(3‑2)和第三环片(3‑4)外缘上均具有多个叶齿(2‑4),且各多个叶齿(2‑4)沿该内筒(3‑1)周向分布;该第一隔板(3‑5)固设于第一环片(3‑2)与第二环片(3‑3)之间,该第二隔板(3‑6)固设于第二环片(3‑3)与第三环片(3‑4)之间;该第一隔板(3‑5)外端设有沿内筒(3‑1)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梳槽(3‑51),该第二隔板(3‑6)外端设有沿内筒(3‑1)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二梳槽(3‑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洗沙机,包括洗沙箱(1)、该洗沙箱(1)内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洗沙轮(3),该转轴(2)一端与旋转动力源(4)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洗沙轮(3)包括内筒(3-1)、第一环片(3-2)、第二环片(3-3)、第三环片(3-4)、第一隔板(3-5)及第二隔板(3-6);该内筒(3-1)固套于所述转轴(2)上;该第一环片(3-2)固套于该内筒(3-1)一端,该第二环片(3-3)固套于该内筒(3-1)中部,该第二环片(3-3)固套于该内筒(3-1)另一端;该第一环片(3-2)和第三环片(3-4)外缘上均具有多个叶齿(2-4),且各多个叶齿(2-4)沿该内筒(3-1)周向分布;该第一隔板(3-5)固设于第一环片(3-2)与第二环片(3-3)之间,该第二隔板(3-6)固设于第二环片(3-3)与第三环片(3-4)之间;该第一隔板(3-5)外端设有沿内筒(3-1)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一梳槽(3-51),该第二隔板(3-6)外端设有沿内筒(3-1)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二梳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正固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