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主轴自动化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085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主轴自动化车床,包括床身、设置于所述床身上的装刀固定架,所述床身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装刀固定架的两侧的夹持主轴、驱动所述夹持主轴水平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持主轴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持主轴的移动方向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主轴之间的同步对接,车床只要单次装夹、即可对工件两端车削,在兼顾高效的同时,提高车床对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主轴自动化车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主轴自动化车床。
技术介绍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公开号为CN10821346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床,包括由床头脚及其支撑的床头主轴箱,包括床尾脚及其支撑的尾座,包括接在床头脚和床尾脚之间的溜板,包括沿溜板移动的中拖板,包括位于中拖板上方跟随中拖板移动的刀架转盘,包括两个高度相同的加高垫,其一装在床头脚上方垫高床头主轴箱,其二装在床尾脚上方垫高尾座。上述车床采用主轴箱一侧夹持工件、尾座一侧顶紧工件的方法对工件进行夹持;这种方式有两种加工工艺:一是将工件在主轴箱的一端留出工艺夹头,待完成加工后再切除工艺夹头;二是将工件装夹好后先对工件一端进行加工,加工好后必须要将工件拆卸下来然后将工件换个方向进行装夹,刀具对工件另一端进行加工。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前者需要额外浪费材料并增加切割工序,后者的工件二次进行装夹其装夹的位置会有偏差,会导致工件两端的加工精度误差较大,造成工件两端同心度差别大,从而达不到加工精度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主轴自动化车床,包括床身(1)、设置于所述床身(1)上的装刀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装刀固定架(2)的两侧的夹持主轴(3)、驱动所述夹持主轴(3)水平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持主轴(3)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持主轴(3)的移动方向不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床身(1)上的第一托板(11)、固定于所述第一托板(11)上的第一丝杆电机(42)和至少两个第一滑轨(4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41)上的第二托板(12)、固定于所述第二托板(12)上的第一传动螺母(43),所述第一传动螺母(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主轴自动化车床,包括床身(1)、设置于所述床身(1)上的装刀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装刀固定架(2)的两侧的夹持主轴(3)、驱动所述夹持主轴(3)水平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持主轴(3)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持主轴(3)的移动方向不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床身(1)上的第一托板(11)、固定于所述第一托板(11)上的第一丝杆电机(42)和至少两个第一滑轨(4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41)上的第二托板(12)、固定于所述第二托板(12)上的第一传动螺母(43),所述第一传动螺母(43)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杆电机(42)的丝杆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托板(12)上的第二丝杆电机(52)和至少两个第二滑轨(5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51)上的第三托板(13)、固定于所述第三托板(13)上的第二传动螺母(53),所述第二传动螺母(53)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丝杆电机(52)的丝杆轴上,所述夹持主轴(3)固定于所述第三托板(1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主轴自动化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主轴(3)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三托板(13)的端面上的箱体(31)、穿设于所述箱体(31)上的电主轴(32)、转动连接于所述电主轴(32)靠近所述装刀固定架(2)的一端的电磁吸盘(33)、固定于所述电磁吸盘(33)的端面上的筒夹(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主轴自动化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夹(34)内开设有多个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其干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科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