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泛指的是做饭后所产生的垃圾,泛指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剩饭。厨余垃圾一般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骨、扇贝。厨余垃圾是有机垃圾的一种,可作为农、渔、牧业的废弃物或下脚料。有机垃圾量含量约占一般垃圾的三成以上,但厨余垃圾含大量水份(厨余最高含水量约85﹪以上),极易腐败变质,污染环境。目前家庭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将厨余垃圾用垃圾袋送至小区的垃圾桶内,再由物业统一送至垃圾处理站,而厨余垃圾在垃圾桶内存放时容易发臭,滋生蚊、蝇、虫、蟑等病媒,给小区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夏天的卫生隐患尤其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急需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直接处理每个家庭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以改善小区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隔板、直管、外筒、干燥腔和发酵 ...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结构,其顶面的中部和底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外接的进料管连通;第一隔板,其水平内接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壳体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第一隔板的中部设有第三开口;直管,其竖直设于所述下部空间内,所述直管的上端通过套接在其外壁上的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三开口转动连接,下端的内部内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隔板,下端的外壁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浆片,所述两个第一浆片之间设有与所述直管内连通的第四开口;外筒,其套接在所述直管的下端的外部,所述外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五开口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结构,其顶面的中部和底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外接的进料管连通;第一隔板,其水平内接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壳体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第一隔板的中部设有第三开口;直管,其竖直设于所述下部空间内,所述直管的上端通过套接在其外壁上的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三开口转动连接,下端的内部内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隔板,下端的外壁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浆片,所述两个第一浆片之间设有与所述直管内连通的第四开口;外筒,其套接在所述直管的下端的外部,所述外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所述外筒的顶面与所述直管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一浆片位于所述外筒内并与其内壁抵接,所述外筒的底面与伸入所述第二开口的出水管的上端固接,所述外筒的底面位于所述直管内的部分设有与所述第二隔板固接的第一电机,以驱动所述直管转动,所述外筒的底面位于所述外筒与所述直管之间的部分设有多个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通孔;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其均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竖直设于所述下部空间内,所述第三隔板的前端与所述直管、所述外筒和所述出水管的后侧均固接,后端与所述壳体的后侧面固接,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壳体固接,所述第四隔板的前端与所述壳体的前侧面固接,后端与所述直管、所述外筒和所述出水管的前侧均固接,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壳体固接,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将位于所述直管的左右两侧的所述下部空间分为互不连通的干燥腔和发酵腔;其中,所述干燥腔的上部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所述干燥腔的底面敞口设置,右侧面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第七开口,所述第七开口处设有筛网,所述第七开口的下方内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设有一与所述干燥腔的前后侧面转动连接的转动棒,所述转动棒由设于其后端的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转动棒上固接有一与所述干燥腔的底面尺寸相适应的转动板,所述干燥腔的后侧面设有与所述壳体外部的电源接头电连接的单向气缸,所述单向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固接有一与所述干燥盒的前侧面尺寸相适应的竖直设置的压板;所述发酵腔的上部与所述第六开口连通,所述发酵腔的底面设有第八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腔的右侧面上设有圆形的与外连通的第九开口,所述发酵腔内还设有搅拌机构,其包括:套管,其为水平设于所述壳体右侧的中空结构,所述套管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右侧面的固接;伸缩杆,其水平套接在所述套管内,所述伸缩杆包括位于外侧的外套杆和位于内侧的内套杆,所述外套杆的左右两端均敞口设置,所述外套杆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套管连通的第十开口,所述外套杆的左端穿出所述套管的左端并通过所述第九开口伸入所述发酵腔内,所述外套杆的左端位于发酵腔内的部分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二浆片;所述外套杆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内套杆通过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卡接,并由设于所述套管右侧面的第三电机驱动;传送带组件,其设于所述伸缩杆的下方,并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传送带组件由位于所述套管内的第四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组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