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式微反应器、微流体混合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式微反应器、微流体混合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管式微反应器,如图1所示,微反应器导管1-1外是导热介质1-2,反应流体A和反应流体B同时导入微反应器导管1-1中,在其中行进的过程中完成扩散混合,并由管外的导热介质控制温度。事实上,此种混合形式,虽然通量高,但是最终形成的混合液体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混合,混合效果较差;而且微反应器导管中心距离外管壁,也就是距离温度控制介质较远,致使反应过程温度控制不准确,容易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微反应器、微流体混合方法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微反应器,包括:导热管和固定在导热管内壁和/或外壁的至少一条微反应通道。作为优选,所述微反应通道沿所述导热管的长度方向直线设置或者沿所述导热管的长度方向螺旋布设在所述导热管内壁和/或外壁上;以及所述微反应通道包括微反应通道单元;所述微反应通道单元包括:两个上下层叠设置的微流道,并且两微流道相互连通,以使两微流道内的流体相互混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管和固定在导热管内壁和/或外壁的至少一条微反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管和固定在导热管内壁和/或外壁的至少一条微反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通道沿所述导热管的长度方向直线设置或者沿所述导热管的长度方向螺旋布设在所述导热管壁上;以及所述微反应通道包括微反应通道单元;所述微反应通道单元包括:两个上下层叠设置的微流道,并且两微流道相互连通,以使两微流道内的流体相互混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两微流道之间设有一组对流孔,所述一组对流孔包括两个对流孔,以使两微流道内的流体往返交叉混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式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呈L型;以及在上下层叠的两个微流道中,位于上部的所述微流道的拐点处与位于下部的所述微流道的端部通过一对流孔连通;位于下部的所述微流道的拐点处与位于上部的所述微流道的端部通过另一所述对流孔连通。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式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呈L型,并且一微流道的流通尽头处设置有一个与另一微流道相互连通的引流端头,在上下层叠的两个微流道中,位于下部的所述微流道的流体适于通过一对流孔经引流端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俊,陈金燕,葛文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那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