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泰冀专利>正文

两用式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75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用式背包,特别涉及一种可供用户携带及挂设于自行车上的两用式背包,该两用式背包在背包本体后侧面设有背带,且本体后侧缘利用一连接结构固设有一吊挂结构,该吊挂结构在一硬板体向外的侧面上缘固设有两挂钩,硬板体下缘固设有一限位结构,背包本体连结硬板体后,可挂设于自行车的行李架两侧,借此改善现有背包无法同时供用户携行及挂设于自行车上的问题,以提高使用背包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用式背包,特别是一种侧面有一吊挂,使背包可供用户携行或挂于自行车上的两用式背包。现有的背包本体主要在背面固设有两对应的背带或在本体顶端固设提把,以供用户携行,然而当遇到用户骑自行车时,由于这类背包很柔软,且其无任何可供挂设的结构,因此其并无法有效地固定于自行车的行李架上,即使强迫将背包挂设于行李架两侧,也会因背包的柔软性而影响到车轮的转动,故一般用户均是直接背于背上,这样不仅增加用户的负担,而且背包会在用户背上晃动,稍一不慎甚至可能影响到用户骑车的安全性;为便于用户骑自行车,有人设计出自行车专用的背包,其主要是在两背包间跨设有一连接片,而令背包可挂设于自行车的行李架两侧,但此种背包无法供用户携行,因此造成用户携带物品上的不便。由上述可知,由于现有的背包设计未臻完善,因此无法同时满足用户及自行车携行的需求,造成用户在运用上的不便,故如能开发出一种可同时供用户本身及自行携行的背包,则将提高背包的实用性和方便性,提高背包的经济性。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供用户携行及挂设于自行车的两用式背包,该两用式背包主要是在具有背带的背包本体后侧面设有一连接结构,并利用连接结构固设有一吊挂结构,其中吊挂结构在一硬板体相异背包的侧面上缘固设有多个挂钩,且硬板体下缘固设有一限位结构,背包本体可利用吊挂结构的挂钩及限位结构挂设于自行车的行李架上,而可供用户依自己需求自行携行或挂设于自行车上,以提高背包的方便性及经济性。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用式背包,其特征在于该背包在背包本体背面设有一连接结构,且背包本体利用连接结构与一由硬板体构成的吊挂结构可固设或分离地连接,背包本体背面还固设有可供携行的背带,吊挂结构在硬板体相异背包本体的侧面上缘固设有多个同一高度的挂钩,各挂钩可供挂设于行李架的横杆上,通过这样组合构成一两用式背包结构。在上述的两用式背包中,连接结构可由背包本体及硬板体相对侧面的周缘分别固设有一对应的拉链带而构成。在上述的两用式背包中,硬板体在相邻挂钩间可固设有一可相对粘合的公、母粘扣带,用以束紧于行李架的横杆上。在上述的两用式背包中,硬板体对应背包本体的侧面下方可设有一可供容置安全帽的弹性网,且弹性网与硬板体顶缘上分设有可相对扣合的公、母扣带,用以容置物品;在上述的两用式背包中,硬板体下缘可固设有一可扣设于行李架叉杆上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主要包括一具有多个卡齿的定位齿条及一滑设于齿条上的推块,其中推块上利用切缝形成有一可卡掣于齿条卡齿的弹性卡块,推块两侧形成有对应弹性卡块的按压块,且推块前缘凸伸有一具有限位凹槽的扣合片,用以防止背包晃动;而且,在上述的两用式背包中,硬板体下缘可固设有一可扣设于行李架叉杆上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是由一粘扣公带及一粘扣母带所组成,用以束紧于行李架叉杆上。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技术在背包本体背面利用连接结构与吊挂结构固设或分离,且吊挂结构可利用挂钩及限位结构挂设于自行车的行李架上,用户便可依自身需求分离背包本体的吊挂结构,而自行携带背包,或将吊挂结构连接于背包本体上,以供将背包挂设于行李架,并可供用户放置安全帽,增进用户运用的便利性,同时提高骑自行车的安全性,大幅提高背包的实用性及经济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本技术各组件的结构及其相对关系。图2是本技术吊挂结构的背面示意图,用以说明硬板体背面的结构。图3是本技术限位结构的断面示意图,用以说明限位结构的动作状态及其相对关系。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用以说明背包挂设于行李架上的状态及其相关位置。图5是本技术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用以说明置放安全帽的状态。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本技术是一种可供用户本身携行及挂设于自行车上的两用式背包,首先请参看图1所示,该两用式背包主要是在一背包本体10背面设有一连接结构20,且背包本体10可利用连接结构20与一由硬板体31构成的吊挂结构30固设或分离,使背包本体10可利用吊挂结构30挂设于自行车的行李架50上(如图4所示);至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则如图1、2所示,该背包本体10背面固设有两对应的背带11,以供用户背行,而背包本体10顶缘另外固设有一可供用户握提的提把12,而连接结构20主要是在背包本体10背面周缘固设有一拉链带21,且在吊挂结构30硬板体31对应背包本体10的侧面周缘固设有另一拉链带22,使背包本体10与吊挂结构30可利用连接结构20的两拉链带21、22相互连结或分离;上述的吊挂结构30在硬板体31相异背包本体10的侧面上缘固设有多个同一高度的挂钩32,各挂钩32可挂设于行李架50的横杆上(如图4所示),另外,硬板体31在相邻挂钩间固设有一粘扣公、母带33、34,防止吊挂结构30脱落,而且硬板体31下缘固设有一可扣设于行李架50叉杆51上的限位结构35,该限位结构35主要是由一具有多个卡齿37的定位齿条36及一推块38所组成,该推块38可滑设于齿条36上,且推块38上利用切缝形成有一可卡掣于齿条36卡齿37的弹性卡块380,推块38两侧形成有对应弹性卡块380的按压块381,藉以当按压块381压下时可使弹卡块380向上动作脱离卡齿37(如图3所示),使推块38可左右调整位置,而且推块38前缘凸伸有一具限位凹槽390的扣合片39,使推块38可扣设于行李架50的叉杆51上(如图4所示),以防止背包晃动;另外,硬板体31对应背包本体10的侧面下方设有一可供容置安全帽70的弹性网40(如图5所示),且弹性网40与硬板体31顶缘上分设有可相对扣合的公、母扣带41、42。通过这样组合构成一可供用户携行及挂设于自行车行李架50上的两用式背包结构。至于本技术的运用,则如图4所示,当用户需要自己携带背包时,则仅需令背包本体10与吊挂结构30间的连接结构20的拉链带21、22分离,即可使背包本体10与吊挂结构30分离,如此用户即可利用背包本体10背面的背带11或提把12自己携行背包,而当用户需要将背包挂设于行李架50上时,则仅需利用连接结构20的拉链带21、22即可将吊挂结构30固设于背包本体10背面,接着利用吊挂结构30的挂钩32将背包钩设于行李架50的横杆上,同时令粘扣公、母带33、34束紧横杆,以防止挂钩32脱落,接着将限位结构35的推块38向行李架50叉杆51推动,使推块38的扣合片39可扣设于叉杆51上,并利用扣合片39的限位凹槽390套设叉杆51,使背包获得定位且防止晃动,以免影响骑车安全性;且如图5所示,用户也可放开连接结构20的拉链带21、22,使背包本体10与吊挂结构30分离,而仅将吊挂结构30挂设于行李架50上,如此可利用吊挂结构30硬板体31的弹性网40放置自行车安全帽70,并利用公、母扣带41、42扣固,以方便用户携行自行车安全帽70。另外,本技术另有一实施例,其如图6所示,吊挂结构30的下缘设有一限位结构60,该限位结构60由粘扣公带61及粘扣母带62所组成,当吊挂结构30利用挂钩32勾设于行李架50的横杆上后,可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式背包,其特征在于:该背包在背包本体背面设有一连接结构,且背包本体利用连接结构与一由硬板体构成的吊挂结构可固设或分离地连接,背包本体背面还固设有可供携行的背带,吊挂结构在硬板体相异背包本体的侧面上缘固设有多个同一高度且可供挂设于 行李架的横杆上的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泰冀
申请(专利权)人:何泰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