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636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分左右术侧)以下以左侧为例;包括左钳、右钳、撑开板、拉钩、活动推板、结合销;左钳由左侧手柄、弹簧片、锁扣、左侧操作杆、左侧结合部、左侧夹持杆和左侧连接部组成;撑开板由左侧旋转卡扣、撑板连接杆、撑板组成;右钳由右侧手柄、弧形锁片、右侧操作杆、右侧结合部、右侧夹持杆和右侧连接部组成;拉钩由右侧旋转卡扣、拉钩连接杆、钩体组成;活动推板的中部设有滑动孔;结合销由销帽和销柱组成。其优点在于:能够充分暴露齿龈部切口入路时的术野,并有效保护患者齿龈部黏膜;方便术者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效率;将撑开板、拉钩、活动推板多种手术器械相结合,大大节省人力,使用方便,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上颌窦开窗术和上颌窦根治术,手术较为复杂。如上颌窦根治术要在口腔内切口,拉起上唇及面颊,凿除上颌窦前骨壁,暴露窦腔,清除病变后,再在上颌窦内侧壁凿除骨质,切开粘骨膜,进行上颌窦开窗引流,手术破坏性大,出血多,反应重,尤其对儿童患者,往往会影响颌面部发育,手术也难以配合。上颌窦开窗术,需要将下鼻甲骨前端折断,才能看清下鼻道外侧壁,再切开粘骨膜,凿除部分骨壁,用咬骨钳咬切,手术费时、费事,难度较大,损伤严重。目前需要一种需从齿龈部切口入路术式的撑开器。中国专利文献:CN101791243A,公开日:2010.08.04,公开了一种骶骨撑开器,为条状板,板面两端分别排布有钉孔。条状板可采用左右活动对接结构,活动对接可为铰接、螺纹旋接或槽板插接等型式。中国专利文献:CN103989526A,公开日:2014.08.20,公开了一种膝关节手术调节固定撑开器,包括:脚部位姿调整固定器,其能沿导轨前后方向位置无级连续调节与固定、并360度旋转;脚部-大腿间距快细调装置,其下端与脚部位姿调整固定器相连,上端与大腿位姿固定器相连,该装置能沿小腿上下方向实现脚部与大腿之间间距的快调和细调;脚部-大腿间距快细调装置包括下端固定于脚部固定靴上的快调杆机构,快调杆机构上部与微调机构相连,微调机构上端与大腿位姿固定器相连;大腿位姿固定器,其能够伴随脚部位姿调整固定器转动。中国专利文献:CN107260396A,公开日:2017.10.20,公开了一种长宽可双向调节的乳突撑开器,包括矩形的框架,框架长度方向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的长度可实现同时调节且在任意行程上均可通过第一锁止机构进行锁定,框架宽度方向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的长度均可实现同时调节且在任意行程上均可通过第二锁止机构进行锁定,一排第一钩子可折叠式布置在第一边框或第三边框上,另一排第二钩子可折叠式布置在第二边框或第四边框上。但是关于本技术的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上颌窦乳头状瘤、颞下窝病变、中颅窝底病变及海绵窦病变等疾病的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撑开器分左右术侧使用,且对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以左侧为例):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所述的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包括左钳(1)、右钳(2)、撑开板(3)、拉钩(4)、活动推板(5)、结合销(6);所述的左钳(1)由左侧手柄(11)、弹簧片(12)、锁扣(13)、左侧操作杆(14)、左侧结合部(15)、左侧夹持杆(16)和左侧连接部(17)组成;所述左侧手柄(11)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操作杆(14);所述左侧操作杆(14)上安装有弹簧片(12)和锁扣(13),在所述左侧操作杆(14)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结合部(15);所述左侧结合部(15)上设有内螺纹(151),在所述左侧结合部(15)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夹持杆(16);所述左侧夹持杆(16)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连接部(17),在所述的左侧连接部(17)上铰接有撑开板(3);所述的撑开板(3)由左侧旋转卡扣(31)、撑板连接杆(32)、撑板(33)组成;所述的左侧旋转卡扣(31)和左侧连接部(17)连接,在所述左侧旋转卡扣(31)上固定连接有撑板连接杆(32),在所述撑板连接杆(32)的头部固定连接有撑板(33);所述的右钳(2)由右侧手柄(21)、弧形锁片(22)、右侧操作杆(23)、右侧结合部(24)、右侧夹持杆(25)和右侧连接部(26)组成;所述右侧手柄(21)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右侧操作杆(23);所述右侧操作杆(23)上安装有弧形锁片(22),在所述右侧操作杆(23)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右侧结合部(24);所述右侧结合部(24)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右侧夹持杆(25),所述右侧夹持杆(25)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右侧连接部(26);所述的右侧连接部(26)上铰接有拉钩(4);所述的拉钩(4)由右侧旋转卡扣(41)、拉钩连接杆(42)、钩体(43)组成;所述的右侧旋转卡扣(41)和右侧连接部(26)连接,在所述右侧旋转卡扣(41)上固定连接有拉钩连接杆(42),在所述拉钩连接杆(42)的头部固定连接有钩体(43);所述的活动推板(5)呈“∽”型,在所述活动推板(5)的中部设有滑动孔(51);所述的结合销(6)由销帽(61)和销柱(62)组成;在所述销帽(6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销柱(62),所述销柱(62)的侧面设有外螺纹(621);所述的左钳(1)和右钳(2)通过左侧结合部(15)和右侧结合部(24)相连接,所述的结合销(6)穿过左侧结合部(15)、右侧结合部(24)、滑动孔(51),将左钳(1)、右钳(2)、活动推板(5)相结合。所述的内螺纹(151)和所述的外螺纹(621)相吻合。所述的锁扣(13)和所述的弧形锁片(22)相吻合。所述的活动推板(5)可以在左钳(1)、右钳(2)上前后滑动。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能够充分暴露齿龈部切口入路时的术野,并有效保护患者齿龈部黏膜;方便手术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效率;2、本技术的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将撑开板、拉钩、活动推板多种手术器械相结合,大大节省人力,使用方便,适合推广。3、本技术的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的左钳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的左钳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的右钳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的撑开板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的拉钩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的活动推板、结合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的左钳、右钳、撑开板、拉钩结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左钳11、左侧手柄12、弹簧片13、锁扣14、左侧操作杆15、左侧结合部151、内螺纹16、左侧夹持杆17、左侧连接部2、右钳21、右侧手柄22、弧形锁片23、右侧操作杆24、右侧结合部25、右侧夹持杆26、右侧连接部3、撑开板31、左侧旋转卡扣32、撑板连接杆33、撑板4、拉钩41、右侧旋转卡扣42、拉钩连接杆43、钩体5、活动推板51、滑动孔6、结合销61、销帽62、销柱621、外螺纹实施例1请参照附图1,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是分左右术侧的,即连接撑开板(3)的一侧是接触患者的齿龈部,以此区分左右术侧。所述的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包括左钳(1)、右钳(2)、撑开板(3)、拉钩(4)、活动推板(5)、结合销(6);请参照附图2、附图3,附图2、3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的左钳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左钳(1)由左侧手柄(11)、弹簧片(12)、锁扣(13)、左侧操作杆(14)、左侧结合部(15)、左侧夹持杆(16)和左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包括左钳(1)、右钳(2)、撑开板(3)、拉钩(4)、活动推板(5)、结合销(6);所述的左钳(1)由左侧手柄(11)、弹簧片(12)、锁扣(13)、左侧操作杆(14)、左侧结合部(15)、左侧夹持杆(16)和左侧连接部(17)组成;所述左侧手柄(11)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操作杆(14);所述左侧操作杆(14)上安装有弹簧片(12)和锁扣(13),在所述左侧操作杆(14)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结合部(15);所述左侧结合部(15)上设有内螺纹(151),在所述左侧结合部(15)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夹持杆(16);所述左侧夹持杆(16)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连接部(17),在所述的左侧连接部(17)上铰接有撑开板(3);所述的撑开板(3)由左侧旋转卡扣(31)、撑板连接杆(32)、撑板(33)组成;所述的左侧旋转卡扣(31)和左侧连接部(17)连接,在所述左侧旋转卡扣(31)上固定连接有撑板连接杆(32),在所述撑板连接杆(32)的头部固定连接有撑板(33);所述的右钳(2)由右侧手柄(21)、弧形锁片(22)、右侧操作杆(23)、右侧结合部(24)、右侧夹持杆(25)和右侧连接部(26)组成;所述右侧手柄(21)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右侧操作杆(23);所述右侧操作杆(23)上安装有弧形锁片(22),在所述右侧操作杆(23)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右侧结合部(24);所述右侧结合部(24)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右侧夹持杆(25),所述右侧夹持杆(25)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右侧连接部(26);所述的右侧连接部(26)上铰接有拉钩(4);所述的拉钩(4)由右侧旋转卡扣(41)、拉钩连接杆(42)、钩体(43)组成;所述的右侧旋转卡扣(41)和右侧连接部(26)连接,在所述右侧旋转卡扣(41)上固定连接有拉钩连接杆(42),在所述拉钩连接杆(42)的头部固定连接有钩体(43);所述的活动推板(5)呈“∽”型,在所述活动推板(5)的中部设有滑动孔(51);所述的结合销(6)由销帽(61)和销柱(62)组成;在所述销帽(6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销柱(62),所述销柱(62)的侧面设有外螺纹(621);所述的左钳(1)和右钳(2)通过左侧结合部(15)和右侧结合部(24)相连接,所述的结合销(6)穿过左侧结合部(15)、右侧结合部(24)、滑动孔(51),将左钳(1)、右钳(2)、活动推板(5)相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柯-陆氏进路自持撑开器包括左钳(1)、右钳(2)、撑开板(3)、拉钩(4)、活动推板(5)、结合销(6);所述的左钳(1)由左侧手柄(11)、弹簧片(12)、锁扣(13)、左侧操作杆(14)、左侧结合部(15)、左侧夹持杆(16)和左侧连接部(17)组成;所述左侧手柄(11)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操作杆(14);所述左侧操作杆(14)上安装有弹簧片(12)和锁扣(13),在所述左侧操作杆(14)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结合部(15);所述左侧结合部(15)上设有内螺纹(151),在所述左侧结合部(15)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夹持杆(16);所述左侧夹持杆(16)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左侧连接部(17),在所述的左侧连接部(17)上铰接有撑开板(3);所述的撑开板(3)由左侧旋转卡扣(31)、撑板连接杆(32)、撑板(33)组成;所述的左侧旋转卡扣(31)和左侧连接部(17)连接,在所述左侧旋转卡扣(31)上固定连接有撑板连接杆(32),在所述撑板连接杆(32)的头部固定连接有撑板(33);所述的右钳(2)由右侧手柄(21)、弧形锁片(22)、右侧操作杆(23)、右侧结合部(24)、右侧夹持杆(25)和右侧连接部(26)组成;所述右侧手柄(21)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右侧操作杆(23);所述右侧操作杆(23)上安装有弧形锁片(22),在所述右侧操作杆(2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玮钦苓刘全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