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呈达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24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窗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固定座、活动钩、弹性复位装置、定位装置和固定钩构成,固定座的底部为长形空腔,有一侧板设有一槽,上下侧板的下端设有支承座和定位装置,活动钩设有钩头、弧形把手柱状结构。弧形把手可穿过槽,柱状结构可转动地套在支承座上,活动钩把手与固定座侧板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表更加美观大方,操作更安全简便,装配十分方便快捷,成本低。(*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推拉窗用的窗锁,属于门窗锁的改进。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97209765.1),公开了一种自动窗锁,它由固定座、活动钩和固定钩组成。固定座上设有带底板的空腔,底板一侧开有长形孔,活动钩设有钩头和把手,活动钩通过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固定座上,活动钩钩头部分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本技术无需穿过转动轴嵌入弹簧,装配方便,但存在下列缺点1.活动钩的把手为片状结构,外表不美观,且容易出现夹伤操作者的手指的事故;2.活动钩通过轴固定在支承座上,因活动钩与轴为分体结构,加工与装配不便;3.成本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关窗或开窗一次动作完成的自动窗锁,同时具有外表美观,操作更安全,装配更简便快捷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由固定座、活动钩、弹性复位装置、定位装置和固定钩构成。固定座的底部为长形空腔,左或右侧板有长形槽,上下侧板的下端分别设有支承座和定位装置。活动钩两端分别为钩头和弧形把手,中部背面设有柱状结构。所述活动钩的柱状结构套在固定座的支承座上,可使活动钩转动。弧形把手可穿过槽。弹性复位装置位于固定座侧面板槽下方与弧形把手背面之间。上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孔和定位块。定位孔可制成圆形、四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形状,定位块的形状与定位孔相配合且穿于孔内,起到固定活动钩的作用。上述弹性复位装置可采用扭力弹簧,其圈部套在柱状弹簧座上,两端分别在固定座的侧板和活动钩把手上,或者一端固定在固定座的侧板上,另一端固定活动钩的钩头部背面上。上述弹性复位装置,可采用压力弹簧,在活动钩的弧形把手背面设有小槽,在固定座侧面板相对应于活动钩小槽处设有另一小槽,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嵌入小槽内即可。上述弹性复位装置,可采用V形弹簧片,其顶端制成圈部并可套在弹簧座上,两脚分别置于固定座的侧面板槽的下方和活动钩把手背面之间。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把手为弧形结构,使外表更加美观大方,且操作更加安全简便;2.弹簧直接套在活动钩的弹簧座上,装配十分方便快捷;3.活动钩的柱状结构可直接固定在支承座上,使整体结构简单;4.原材料消耗少、降低生产成本。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结构和特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B-B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由固定座1、活动钩2、弹性复位装置3、定位装置4和固定钩5构成。固定座1上设有长形空腔6,在其右侧板上设有长条状的槽7,它的大小与活动钩2的把手相配合,可使把手穿过。在空腔6的上下侧板的下端分别设有支承座8和定位装置4。活动钩2设有钩头9、把手10和柱状结构11,其中钩头9可与固定钩5相配合,形成扣紧状态;把手10为弧形结构,使整体更为美观,且可避免把手为片状结构时出现的夹手指事故,使操作更简便,更安全;所述活动钩2的柱状结构11位于活动钩2中部的背面,它可套在支承座8上,且可使活动钩2转动。弹性复位装置3包括柱状弹簧座12和扭力弹簧13。柱状弹簧座12位于活动钩2的背面(可与柱状结构11为同一结构),柱的周围有小槽,扭力弹簧13的圈部套在柱状弹簧座12上,两端分别在固定座1右侧板槽7的下方和活动钩2的把手10背面上。定位装置4包括定位孔14和定位块15,定位孔14分别位于空腔6的上下侧板的下端,其形状制成梯形,也可为圆形、三角形、四方形。定位块15的形状和大小与上述定位孔1 4的形状相配合,它穿过定位孔14时,可起到定位作用使活动钩2转动不会产生移位。装配时,先将活动钩2的柱状结构11穿过支承8上,然后将扭力弹簧13装到柱状弹簧座12上,使其一端固定在活动钩2的把手10背面,转动活动钩使把手穿过空腔6上的槽7,最后,将定位块15穿过定位孔14即装配完毕。操作时,用手按弧形把手10,可使活动钩2的钩头9与固定钩5相分离,继续用力即可开窗;关窗时,当钩头9与固定钩5相接触时,活动钩2转动,弹簧受压缩,关好窗时,受弹力的作用,活动钩2复位,使钩头9与固定钩5相互配合,实现锁窗的目的。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弹性复位装置采用V形簧片,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V形簧片的顶端的圈部套在柱状弹簧座12上,另外两脚分别位于固定座1的右侧面板上槽7的下方和活动钩2的把手10背面上。实施例3如图5、图6所示,弹性复位装置采用压力弹簧17,其它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另外,在活动钩2弧形把手10的背面设有小槽18,固定座侧面板相对应于小槽18的位置上设有另一小槽19,将压力弹簧17的两端分别嵌入小槽18、19中。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窗锁,由固定座(1)、活动钩(2)和固定钩(3)组成,其中固定座带有长形空腔(6),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空腔(6)有一侧面板上设有槽7,上下侧板的下端分别设有支承座(8)和定位装置(4),活动钩(2)的两端分别为钩头(9)和可穿过槽(7)的弧形把手(10),中部背面设有柱状结构(11),所述柱状结构(11)可转动地套在支承座(8)上,弹性复位装置(4)位于固定座侧面板槽(7)的下方与活动钩(2)的弧形把手(10)背面之间。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窗锁,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4)包括定位孔(14)和定位块(15),定位孔(14)可制成圆形、四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形状,定位块(15)的形状和大小与定位孔(14)相配合且可穿在孔内。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窗锁,其特征在于弹性复位装置(3)采用扭力弹簧,它的圈部套在柱状弹簧座(12)上,两端分别在固定座(1)的侧板槽下方和活动钩的弧形把手(10)上,或者一端固定在固定座(1)的侧板上,另一端固定活动钩(2)的钩头(9)的背面上。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窗锁,其特征在于弹性复位装置(3)采用V形弹簧片,其顶端制成圈部并可套在柱状弹簧座(12)上,两脚分别置于固定座的侧面板槽(7)的下方和活动钩弧形把手(10)背面之间。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窗锁,其特征在于弹性复位装置(3)采用压力弹簧(17),在活动钩的弧形把手(10)背面设有小槽(18),在固定座侧面板相对应于活动钩小槽(18)处设有另一小槽(19),压力弹簧(17)的两端分别嵌入小槽(18)、(19)内即可。专利摘要一种自动窗锁。本技术由固定座、活动钩、弹性复位装置、定位装置和固定钩构成,固定座的底部为长形空腔,有一侧板设有一槽,上下侧板的下端设有支承座和定位装置,活动钩设有钩头、弧形把手柱状结构。弧形把手可穿过槽,柱状结构可转动地套在支承座上,活动钩把手与固定座侧板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本技术外表更加美观大方,操作更安全简便,装配十分方便快捷,成本低。文档编号E05C19/00GK2351519SQ98246989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呈达 申请人:李呈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窗锁,由固定座(1)、活动钩(2)和固定钩(3)组成,其中固定座带有长形空腔(6),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空腔(6)有一侧面板上设有槽7,上下侧板的下端分别设有支承座(8)和定位装置(4),活动钩(2)的两端分别为钩头(9)和可穿过槽(7)的弧形把手(10),中部背面设有柱状结构(11),所述柱状结构(11)可转动地套在支承座(8)上,弹性复位装置(4)位于固定座侧面板槽(7)的下方与活动钩(2)的弧形把手(10)背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呈达
申请(专利权)人:李呈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